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2017-04-18 02:33陈贵全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灸法评量综合征

张 勇,陈贵全**,严 爵,罗 婧,甘 露,王 锋,吴 节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痛、骨骼肌肉疼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1]。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其防治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现代医学对CFS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灸法在CFS临床防治中的作用,其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国内采用灸法治疗CFS的临床试验日益增多,但目前关于灸法治疗该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尚缺乏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灸法治疗CFS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证据评价,以明确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或半随机对照研究(q-RCT),不管是否采用盲法。②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确诊为CFS患者,无性别及病例来源限制。诊断标准包括:1994年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DC)修订的CFS诊断标准[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医内科学》[5]中关于CFS的诊断标准。③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灸法(对灸法的类别及治疗部位不加以区别);对照组不采用灸法。④结局指标:随访期末和(或)治疗结束时的痊愈率、总有效率、疲劳量表-14(FS-14)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复发率、不良反应等各项指标。

1.2 排除标准

治疗组干预措施未使用灸法、非随机对照研究。

2 文献检索及资料收集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词为艾灸、灸法、热敏灸、隔姜灸、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检索时间为建库~2016年10月30日。

3 评价方法

3.1 资料提取

由2名研究员独立评阅文献和筛选,有分歧的,则通过协商决定或由第3名研究员协助解决。

3.2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估

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并交叉核对结果。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Ⅰ2≤50 %时,其异质性可以接受。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尽可能分析异质性的原因,并进行亚组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度(RR),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区间估计采用95 %可信区间(95 %CI)。必要时,做敏感性分析。

5 结 果

5.1 检索结果

5.1.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初检得到相关文献68篇,经过逐层筛选,最终共纳入12篇[6~17]中文文献,816例患者。纳入文献基本情况见表1。

5.1.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共5项研究[10,12,14,15,17]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1项研究[8]采用SAS软件随机分组,1项研究[11]按分层区组随机,1项研究[13]按就诊顺序号抽签,其余的研究均仅提及随机字样。所有试验均未提及分配隐藏,1项试验[11]对疗效评价者和数据统计者实施盲法。4项试验[8、10、13、14]报道了病例脱落情况,但均未采用意向性分析。1项试验[10]报道了随访。文献整体偏倚风险百分图见图1。

图1 偏倚风险百分图

5.2 Mate分析

5.2.1 按同一疗效评定标准

纳入2个试验[6,17]疗效根据Christensen计分[18]的减分率进行评价;4个试验[7,12,13,14]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7个试验[7,8,10,11,14,15,16]疗效评价参照《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探讨》[19]拟定。1个试验[9]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自拟。因文献[7,9,10,12,13]中痊愈率判定标准相同,故一并进行Mate分析,文献[7,8,9,10,11,12,13,14,16]中总有效率判定标准相同,故一并进行Mate分析。当观察“总有效率”时,将各标准之“无效”以外合并为“有效”;当观察“痊愈率”时,将“痊愈”、“治愈”归纳为“痊愈”。

表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5.2.1.1 痊愈率分析

2个试验[6,17]疗效根据Christensen计分的减分率进行评价,异质性检验P=0.63;Ⅰ2=0 %,具有同质性,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1.64,95 %CI(1.00,2.70),Z=1.94(P=0.05),表明试验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因试验[7,9,10,12,13]中痊愈率判定标准相同,故一并进行Mate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98;Ⅰ2=0 %),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1.95,95 %CI(1.23,3.10),Z=2.85(P=0.004),表明试验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见图2。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RR=1.92,95 %CI(1.22,3.05),Z=2.79(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结论一致,说明Meta分析结果可靠。

图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痊愈率比较

5.2.1.2 总有效率分析

2个试验[6,17]疗效根据Christensen计分的减分率进行评价,异质性检验P=0.19;Ⅰ2=42 %,具有同质性,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1.25,95 %CI(1.07,1.45),Z=2.87(P=0.004),表明试验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因试验[7,8,9,10,11,12,13,14,16]中总有效率判定标准相同,故一并进行Mate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38;I2=7 %),合并效应量RR=1.35,95 %CI(1.23,1.47),Z=6.68(P<0.00001),表明试验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图3。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RR=1.31,95 %CI(1.20,1.43),Z=5.9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结论一致,说明Meta分析结果可靠。

图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总有效率比较

5.2.2 疲劳量表-14(FS-14)评分比较

3个试验[8,10,12]进行了疲劳量表-14(FS-14)评分比较,Meta分析显示各研究间不具有同质性(P<0.00001;Ⅰ2=98 %),选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WMD=-2.56,95 %CI(-4.72,-0.40),Z=2.32(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试验组疲劳量表-14(FS-14)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见图4。

图4 试验组与对照组疲劳量表-14(FS-14)评分比较

5.2.3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

2个试验[10,12]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Meta分析显示各研究间不具有同质性(P=0.009;I2=86 %),选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WMD=-1.72,95 %CI(-9.34,5.91),Z=0.44(P=0.66),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改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见图5。

图5 试验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

5.2.4 其他量表评分

1个试验[11]进行了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跟对照组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WMD=-27.87,95 %CI[-39.46,-16.28])。1个试验[12]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跟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WMD=-3.76,95 %CI[-7.02,-0.50])。

5.2.5 不良反应

5个试验[8、10、11、13、14]观察了不良反应,结果均提示无不良反应发生。

6 讨 论

基于纳入的12个临床试验系统分析,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优势,除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外,临床治疗的痊愈率、总有效率、疲劳量表-14(FS-14)评分、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均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但总体研究质量不高,所有研究均未提及分配隐藏,5个研究观察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道随访,1个研究采用盲法,目前CFS尚没有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因此,本研究纳入的证据强度较弱,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今后仍需要开展更高质量的,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姚 斐,赵 毅,蒋诗超,等.从足太阳膀胱经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依据[J].中国针灸,2015,35(3):295-298.

[2] 徐 纬,周日花,李 磊,等.盘龙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3):205-208.

[3] Fukuda K,Straus S E,Hickie I,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International Chronic Fatgue Syndrome Sdudy Group[J].Ann Intern Med,1994,121(12):853-959.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6;378-382.

[5]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13-321.

[6] 陈秀玲,徐 凯,周 杰,等.艾灸关元、气海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2):109-110.

[7] 邹佑云.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94;166.

[8] 肖淦辰,崔 瑾,熊芳丽,等.艾灸五脏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18-1221.

[9] 郭爱松,顾一煌,金宏柱.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9-30.

[10] 石 娇.扶阳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11] 田 亮,王金海,雒成林,等.膏肓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1):1127-1130.

[12] 赵洪斌.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13] 郑 智,文 胜,蔡章健.功能保健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6):59-61.

[14] 汪 瑛,肖 伟,汪 节.雷火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0):827-828.

[15] 隋月皎,马铁明,刘 峻,等.麦粒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4):313;344.

[16] 饶晓明,罗昭娜,王秀玲.热敏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3例[J].江西中医药,2011,42(341):66-67.

[17] 李 哲.热敏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68):643-644.

[18] Christensen T,Bendix T,Kehlet H.Fatigue and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following abdominal surgery[J].Br J Surg,1982,69(7):417-419.

[19] 刘 倩.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6):15.

猜你喜欢
灸法评量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Chandler综合征1例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考前综合征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