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7-04-18 06:18卓燕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新课程

卓燕

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状况。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自我提升,实现人生价值,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是指初中数学教师以初中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以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成功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满足社会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数学教学活动。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下对教育者的要求

1.对教育管理者的要求。首先,贯彻实施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者要明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将新课程的实质贯彻下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其次,加大教学基本设施的投入。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状况对教学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多媒体、教具的使用都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强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

2.对一线教师的要求。首先,改变以量提质的教育观念。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性、抽象性等学科特征。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经常以大量的数学练习题来作为夯实课堂知识的手段。这种以量提质的教学手段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也会降低课堂效率。其次, 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拥有思考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对学过的知识能够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最主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把学生当作是发展中的个体。第三,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要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熟悉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長,都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要多理解、多帮助。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不足,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第四,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数学课程是集高抽象性与强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加上数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习题来达到知识巩固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很难提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提高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是处。

三、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下对学习者的要求

1.端正学习数学课程的态度。数学的学习一定要摆正态度,不要认为数学课程的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它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数学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只有学好数学课程,其他课程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2.树立学习数学课程的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影响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勤奋程度、学习情绪、谦虚品质、学习兴趣。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要主动从这些影响因素中找原因,正视自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对学习挫折的耐受力。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锻炼身体。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艰辛的过程,为使学习效果达到理想的程度,学生应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要主动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第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三,教师要合理创设情境。合理利用提问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第四,教师和学生要主动收集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知识,共同分享,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4.合理运用学习数学课程的手段。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的特征,因此,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好的学习方法会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掌握到学习数学的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数学方法的讲授,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要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新课程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