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不断语境化

2017-04-18 02:06张伟丽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张伟丽

【摘 要】翻译过程研究目前呈现出多视角和多层面的特点。文章在梳理翻译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整体主义语境论和对翻译语境的理解,对翻译过程进行重新解读,认为翻译过程本质上是译者不断语境化的过程。

【关键词】翻译过程 翻译语境 语境化

一、翻译过程研究线索

翻译过程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忽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是造成议论研究不够健全的一个重要原因[1]。因此,翻译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对译者的翻译过程的解读提出了一些多样化的翻译过程模式。整体看来,已有的翻译过程模式具有多角度性和多层面性。

(一)语言符号角度

基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对深层结构浅层结构的论述,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1969)提出了著名的逆转换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简化为公式性的过程,分为四個阶段: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在分析阶段,译者需要确定原文文本意义,包括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意义;在转换阶段,译者将原语转换成目的语;在重组阶段,译者把在分析过程中剖析出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在检验阶段,译者对比原文和译文,确保意义对等。尽管该模式简单直观,本质上却是翻译操作步骤,“转换的心理机制至今是一个谜”[2],因而解释力具有一定的局限。

(二)社会语用角度

我国学者李占喜从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3],将翻译过程看作一种社会交际,基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及Verschueren 的顺应理论构建了译者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将翻译解读为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和动态的顺应过程,译者面对原文寻找最佳关联,面对译文进行动态顺应。这种翻译过程模式将译者认知和语境因素放在了中心位置,用不同的理论阐释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未对译者认知进行详细的探讨,只是笼统地冠以认知之名。

(三)经验认知角度

基于对人类心理认知的理解,西方翻译名家罗杰·贝尔(1991)将翻译过程看作心理认知过程,将其分为分析和综合两个阶段。在分析阶段,译者识别原文词汇,进行句法分析,在语义加工和语用处理后在认知中形成语义表征;在综合阶段,译者以语义表征为起点,经过语用、语义、句法和词汇层层整合得出译文。该模式描述了翻译过程译者的思维路径,阐述了译者的转换过程,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说明译者思维活动的基础。

译界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方向从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渐渐突出译者的作用,探索译者的认知过程。但是以上翻译过程模式均未解释翻译思维活动展开的基础和依据,无法给出翻译过程一般性、普遍性和整体性的解释。基于整体主义语境论和对翻译语境的理解,对翻译思维过程进行阐述,并给出思维过程展开的基础,正是本文的方法论旨趣所在。

二、不断语境化

1976年,英国语言学家约翰·甘柏兹在《语言与语境论集》一书中提出了“使语言语境化”的概念。基于这一概念,我国学者提出不同的语境化翻译过程的模式。在对翻译语境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彭利元将翻译过程理解为翻译语境在时空经纬网上的共时对话和历时对话,从而凸显翻译语境的中心地位[4]。此外,张向阳认为,翻译运作所考虑的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相关语境因素的解构与重构就是语境化的翻译过程。[5]尽管这些学者已经将语境化纳入了翻译过程研究,但是对翻译语境认识的局限将他们的语境化研究局限在语言文化层面,未能把握其实质和整体。

整体主义语境论认为,语境是影响与制约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因素[6],与人类文化过程同构[7]。在此基础上,翻译语境就是影响和制约翻译发生、发展、存在、变化的因素,贯穿了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在翻译中调用的一切语境都是个人化的经验体验的结果,是在与其他人、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之后产生的认知,因此具有本质上的关系性和形式上的认知性。翻译过程以翻译语境为基础,可以解读为译者不断语境化的过程。

(一)翻译理解过程

翻译理解阶段,就是译者对原著进行主动的解读,在翻译语境下不断地对原语文本呈现的信息进行解构和破译的过程。在解读原语文本过程中,翻译语境的关系性和认知性决定了翻译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译者对原文语境进行解构的依据正是翻译语境。也就是说,译者对原文的解构过程是以译者在长期的社会和自然活动中产生的自身经验体验和概念化了的知识为基础的,这些经验体验、认知知识决定了解构过程的方方面面。这种构建主要是从自下而上的,从语言域上升到社会域、文化域和认知域,形成非语言的认知性的意义表征。因此,翻译的理解实质上是译者对语言符号进行语境化的过程。

1.语境化提示语

语境化提示是某柏兹的又一重要学术理论,“语境化提示指有助于指示语境预设的任何形式,这些提示依据历史上给定的语库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不仅包括词汇、句法选择、表达形式选择、回话起始、结束和序次策略选择,而且还包括编码、方言和语体上的转换过程及韵律现象等”[8]。因此,语境化提示是交际者解构话语的外在必要条件。

译者面对原文,进入译者认知的正是一系列的语言符号形式,并不是语言符号映射在了译者的认知,而是译者主动将其摄取到认知中。在摄取语言符号之后,译者的感觉器官对刺激做出反应,即析解文字符号的基本意义。这些语言符号提示译者对应的解构途径和解构结果。由于对语言符号的熟悉程度不同,译者付出的努力并不一致。但是,无论译者对理解付出过多少努力,语境化提示均对译者的解构产生了作用。在一般性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接触的语境化提示多为语言符号形式。语境化提示语这一概念更能来指代翻译理解中提示译者解构途径和解构结果的语言符号信息,译者正是在语境化提示语的触发下对原文进行解构的。

2.理解中的语境化过程

理解的语境化过程就是译者在翻译语境的基础上,在语境化提示语的触发下,对刺激进行处理、解释、分析和整合的思维过程。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理解的思维过程提出过不同的假设模型,例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e)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型、框架语义学创始人费礼莫(Fillmore)的框架理论和荷兰学者凡·戴伊克(Van Dijk)的构建整合模型。尽管划分了不同的步骤,采用了不同的术语,但是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外来信息刺激并激活长时记忆或者先知识网络中相关内容,经过加工和处理,外来信息认同,否定或者重组激活的信息,从而产生加工结果,构建对信息的理解。

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语境化提示语进入译者的视觉,刺激并提示译者翻译语境中关于对应字符的内容。这些语境化提示语具有不同显映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帮助译者识别语言内容,缩小相应的语境范围。随着对其他字符的识别,译者以往与当下经验中相关度更高的内容得到凸显、否定和重组,帮助译者构建对原文的理解。可以看出,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在先知识基础上的组合和筛选,而是一种关系性的过程,一种在以往的关系性经验中不断关系的过程。翻译理解中语境化的产物是非语言的意义表征,该表征的完整程度取决于译者在语境提示语下激活相关语境的能力大小以及译者經验体验、感知认知储备的丰富程度。

(二)翻译表达过程

在解构原文获取意义表征之后,译者进入了翻译的表达阶段。在这个阶段,译者需要将意义表征用目标语传达出来。传达意义的过程就是译者根据对读者的预期用目标语构建意义表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并不是被动地传达意义,而是主动地对意义表征进行筛选和组合,从而传达原文所要传达的意图和意义。在此过程中,译者对读者的预期和对目的语的掌握都属于翻译语境的范畴,因此表达过程也以翻译语境为基础,是译者语境化的过程。相比翻译理解过程,翻译表达过程的语境化是逆向的,以自上而下的构建方式为主,将认知域、社会域、文化域的内容降落到具体的语言符号上,形成语言的、实存的意义表达。因此,翻译表达是逆向的语境化过程。

1.语境化提示信息

对应于语境化提示语,译者构建译文也是在一定的提示下实现的。由于这些提示的非语言性和认知性,我们将其定义为语境化提示信息。语净化提示信息存在于意义表征中,根据不同的显映程度要求译者付出不同的认知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原文在语言系统和文化系统上不同于译文,语境化提示信息的显映程度并不一定对应于该信息在译文构建中的凸显程度。因此,译语构建不是直接基于语境化提示信息进行对应性的转化。事实上,语境化提示信息刺激并凸显译者译语经验中的相关概念与语言形式,帮助译者选择恰当的语境组合和意义分配。

2.翻译表达中的语境化过程

经过翻译理解阶段的语境化,在意义表征生成之后,译者开始整合意义,构建译文。意义表征根植于译者的认知中,以语境化提示信息的形式参与译文构建。语境化提示信息刺激和凸显译者经验中对应的概念和范畴,对概念范畴的理解存在与翻译语境中,是译者长期经验的结果。之后,译者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确定相对应的范畴和概念,并基于此构建译文语篇。在同一种语言系统中,同样的范畴和概念通常具有多种语言形式。因此,基于确定的范畴和概念构建语篇的过程就是译者选择语言形式进行意义分配的过程。该过程同样是一个语境化的过程,是译者基于译语语言和文化经验确定语言形式和意义分配的过程。当然,译者在翻译表达中的语境化过程也是在翻译语境中进行的一系列关系过程。

三、结束语

翻译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意义的语际转换,也不只是文化的解构和重构,而是译者在翻译语境中关系性的过程,是不断语境化的过程。以不断语境化来解读翻译过程一方面可以涵盖翻译过程的整体性,避免将翻译过程理解为文化互动或认知推理的片面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翻译过程的动态性,避免将翻译过程理解为静态的多步骤机械化加工过程。

【参考文献】

[1]吴义诚.翻译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翻译,1997(02):2-6.

[2]郭建中.简评《西方翻译理论精选》[J].中国翻译,2000(05):66-67.

[3]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4]彭利元.论翻译中的语境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5]张向阳.论翻译中的语境化[J].株洲工商业学报,2005,19(03):120-122.

[6]韩彩英.语境本质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05):43-47.

[7]韩彩英.文化关系和文化过程:认识活动在语境中的语言—符号确定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01):44-49.

[8]约翰·甘伯兹.会话策略[M].徐大明,高海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