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校园欺凌“雾霾”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7-04-18 03:49杨艳红
新一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校园欺凌

杨艳红

摘 要:为学校正常办学秩序,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关注校园欺凌和暴力刻不容缓。校园欺凌和暴力的产生有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大因素,全社会要共同制止校园欺凌和暴力。

关键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产生原因;预防计策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因此,不论是从维护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角度看,还是从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关注校园欺凌和暴力,研究校园欺凌和暴力,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就目前教育现状来看,校园欺凌和暴力的产生其实是有其原因的

(一)学校因素。当前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学校德育工作;更为严重的是,有许多学校对校园欺凌和暴力“家丑不外扬”,不愿将其向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也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仍停留在批评、处罚的传统模式上,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

(二)家庭因素。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确实有问题。一次和一位低年级的家长交流的时候,这位家长跟我反映她孩子班上一个男同学喜欢欺负女同学,我找到男孩子的奶奶交流(父母不在本地),说这只是孩子年级小,掌握不住玩笑的程度。但奶奶的反映却让我大吃一惊,她认为她的孙子肯定没有问题,别的同学被欺负肯定是惹了她孙子,活该。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最后恐怕社会要教育他的。尤其是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的孩子更是让人无法教育,发生欺凌和暴力的可能更大。

(三)社会因素。现在孩子接触到的文化,大有问题,打打杀杀,宫心计看得太多,孩子玩“智力”,容易导致矛盾爆发。孩子特喜欢看暴力影视,玩暴力游戏,这些在电视和游戏中学会如何欺凌其他同学的学生,往往不是“主动学习”,而是“潜移默化地”了解了欺凌手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暴力”的思维。另外有些孩子有特权意识,依仗家长的地位和金钱,也会造成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苗头。

(四)个人因素。现在孩子的权力欲望是相当强烈的。我观察过担任小学班干部的孩子,说话盛气凌人程度让人咋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小“干部”会自己造成校园欺凌,你不服管,我非要管。另外被管理的孩子如果反“压迫”方式不当,勾结外界勢力,也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

二、基于校园欺凌和暴力产生的种种因素,结合笔者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一起聊一聊从班级管理角度和学生个人角度如何面对和预防园欺凌和暴力

(一)从班级管理角度来说,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有效遏制。掌握班级气氛、同学间的互动联系,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多给予学生赞美及获得成功与肯定的机会,避免彼此间的摩擦或疏离感的产生。与欺凌学生个别谈话时,应能积极倾听,并能表示关怀接纳,耐心教导、守法观念。并加强其对法律的认识,修正其逞英雄、找刺激、立即享乐来获得满足与肯定的不当观念。发现学生有欺凌和暴力倾向时,应主动向校方反应及与家长联系,共同防范。随时检查自己的管教态度,是否在言语上威吓或放话处,造成学生与老师、学校的对立或不把师长放在眼里的情形,努力减少不公、不当的管教方式与态度。加强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及遇到欺凌和暴力时应及时求救,并使学生具备危机意识,避免结交不良的朋友及行径阴暗的小巷或偏僻的地方。不公开责备及加上坏的标签,当学生被羞辱套上坏的标签之后,如坏孩子、笨孩子、问题孩子等,很可能会导致恶果。班主任要与学生父母多沟通,同时教育学生要与父母多沟通,父母的督导及支持程度对青少年的欺凌和暴力行为有抑制作用。对施暴学生不要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以此方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二)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首先不能“怕”字当头。对受害者,在遇到欺凌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要勇敢说“不”。因为这些欺凌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欺凌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欺凌者,就会带来更不良的后果。其次要及时报告。欺凌、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要及时向老师、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欺凌和暴力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会在无形中助长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欺凌、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再次要搞好人际关系,慎重择友。要对孩子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不容易成为欺凌、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对已经受到欺凌和暴力侵害的同学要多安慰,但不应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最后学生应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文化影响,杜绝观看暴力影视,杜绝玩暴力游戏。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班级里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班干部不可能高人一等,更不能以权欺人。

总之,要消散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雾霾”,亟须学校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建立起长效的治理机制和育人机制,使学生沐浴着温暖、和谐的阳光,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校园欺凌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