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2017-04-18 15:00荣凌云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学生德育

荣凌云

德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契机,尤其在语文学科中更为明显。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描绘壮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展现民族优良传统,或沤歌民族的精神,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如能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的熏陶,会使学生的自身素养不断提升。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增强德育教育性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針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

三、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

总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语文课堂既要教好学,也要教好人。语文教学只有坚持语言文字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辩证统一这一基本原则,才能结出学科教育之果,又可盛开品德教育之花,这才是成功的真正的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学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