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017-04-18 16:12邵非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参照系社会价值

摘 要:本文拟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本质角度,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及其组构形式,并且全面推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对中国现阶段历史走向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价值;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参照系

一、价值体系及其意义

(一)价值的产生

人类社会的价值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而且在阶段性历史中,价值的内涵意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谈及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时,我暂时使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所持有的观点,所谓暂时是指在这里将我自己有关社会历史阶段划分的主张暂略。)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求生存,众所周知这是因为受到生存环境和物质文明水平的局限,人类生存的现状——采集野果和狩猎动物,使得他们对价值内涵的认知是很粗浅的,而且完全是外在的。换句话说,他们只能认知某些物质的部分价值,即能使用或者能食用,诸如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知道石器可以做工具,野生动物可以食用,树木上的果实可以充饥等等。随着人类生存经验的世代积累和相传,他们对物质价值的认知逐渐由单一转向多层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开发出物质本身多样的使用价值。例如,野生动物除了食用以外,兽皮还能包裹身体用于取暖,兽骨可以磨制成针,甚至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在这个过程中,生存的最高价值已经得以实现和满足。进入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对价值认知的质的飞跃在于火的发现和使用。火的使用是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它的意义在于人类从此可以摆脱对外在物质价值的被动接受状态,进入主动掌控某些物质价值的新时代。历史上把这个阶段称为“青铜时代”。火的文明意义在于,首先它改造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即由逐水草而居的被动局面转而成为有选择性的建造家园;其次它拓展开发了人类的多方面能力,将生存的意义由活着转而变为在实践中创造生活;再次,它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自然选择的物种而转变成选择自然的物种,更重要的是,人类不但适应了自然,而且还由此开始了创造“第二自然”(即人造的自然)的伟大奇迹。

人类在进入了“青铜时代”后,真正的价值观才开始形成。抽离价值形成的历史过程,从价值构成的元素来看,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价值构成的客观元素来看,物质的价值在人类的价值观中是被转化了的事物,它原有的特性在注入了人类的转化过程之后才产生价值,同样是石块——如那些参与修建长城的石块,它们要不是存在于那长长的城墙之中,它们的价值就不会被认可。衡量客观物质元素价值的标准取决于物质的特性和人的主观需求的结合度,两者之间的结合度愈大,它的价值取向值就愈大。第二,从价值构成的主观元素来看,它的意义产生于在将主体主观意志与客观物质的特性相结合的同时,主观意志通过客观物质的特性得以升发,例如,陶器的制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青铜器产生之前,全人类都经历过制陶业的历史过程,它是青铜冶炼技术得以产生的前提,人们将黏土按照需求制出形状,再将其用火烧炼成坚硬的陶器:陶罐或陶盆,有些陶器上还绘有图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自我的需求和主观能力(技术的应用)、心理动机和审美意识全部灌注在一起,主体的主观价值就消解在制成的陶器之中,并通过客观物质特性的转化而同时得以转化。第三,从价值构成的形式来看,早期价值构成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单一的,一是改变或转化物质的形式,如石器时期的工具;二是改变原物质特质创造新形式,如陶器制造;三是创造新物质及形式,如青铜器制造;四是创造新形式,如青铜器和陶器上的图案及文字。尽管这些形式层次简单,但它们已经完成了价值存在的意义,即它们为价值提供了表达的状态和依存的栖息地,使得人们可以将主客观的价值存在通过这些形式的转化,得以体现和保留,构成直观的价值形态。第四,从价值构成的内容来看,早期的价值内涵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层次:

1.物质价值的原生态,即是指物质自身具有的客观特性被人类接纳于价值体系之中,如石器工具的质地所产生的使用价值;2、物质价值的符号形态,即是指物质的价值被赋予主观意念,如古代的图腾崇拜祭祀活动和兽头图腾,它们的价值是在实践的动态过程之中体现出符号的意味,并保留了价值内涵的鲜活和生动;3、物质价值的象征形态,即是指物质价值中包含了超越其特性本身的价值意义,它来自于人们将约定俗成的共识和“集体潜意识”“置放”在某些客观物体中。例如祭祀用的一些青铜器被当作神器,供奉的偶像被当作神明等;4、主观价值的形态化,即是指人们的需求、心理欲望、能力意志等通過外在的形态传达出来,一方面是物化的形态,如劳动创造物;另一方面是动态行为,如祭祀和歌舞;还有一方面是符号表呈,如岩画和图案等;5、主观价值的抽象化,即是指人们将存在于世的经验、智慧和思想观念等那些已经提炼成为价值的价值,用一种极为简约的抽象方式来表达,例如契形文字和《周易》中的卦爻等。在这五类价值内涵层次里,已将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构成以单向的形式作了完整的集合。

(二)价值体系的构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价值的形式、价值的内涵、还是价值的构成都不是简单的事物,它们之间交互作用和影响产生的综合效应在之后历史的发展中,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为了能够在理论上明确价值的意义,首先需要在理论上为它建立一个系统模型,以便统筹它的价值关系之间的逻辑要义。价值体系系统地构建需要把握价值的本质属性。价值的本质构成有三个要素:价值内涵、价值形式、价值构成方法。也就是说,某一价值与另一价值之间质的区别是由这三个方面来决定的;反之,这三个方面以不同差别作用于某一价值,就会改变该价值的本质。例如,石器、陶器、青铜器三者之间价值的差异,实质上来自于其价值内涵、价值形式、价值构成的差异。从价值内涵的角度来看,青铜器包容了陶器和石器的内涵共性;从价值形式上来看,青铜器汇集了陶器和石器的形式特征;从价值构成方法来看,青铜器综合了陶器和石器制造的技术手段——所以,它们之间价值的差异就是变动于价值本质构成的三要素的差异之中。所以价值的本质属性就是:以某种方式将主体的主观意愿与需求同事物的特性相结合,并统一呈现在特定的形式(或符号)中而成为某种客观存在。

价值构成是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它也一样有自己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它也一样是随同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获得内在和外在的丰富的。价值构成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实物实践,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生产”,即是运用技术通过对物质的加工改造创造(生产)出新的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多重的价值满足。第二种类型是事务实践,通常称之为文化活动。事务实践作为价值产生的另一方式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其价值结果也与前者大有不同。由于事务实践是一次性完成价值构成的,所以其价值显现也有即时性,并且其价值结果也随着实践过程的完成而结束使命,价值的享有体现出鲜明的既得性和短暂性。例如聚众的集体活动,祭祀或舞蹈等。需要指出的是,这类活动的价值虽然在行为完成后就解体了,但是它的价值意义却能够波及到活动参与者的内心感受中,并且不因活动的停止而消失,这是价值的传播效应。第三种类型是精神实践,马克思称之为“精神生产”,即是以现象和符号形式为前提进行的再生产(再创造)活动,这类实践所产生的价值成果往往是包含丰富内涵的符号形式,较之前两者它有三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其价值内涵的多重性远胜于物质生产和事务活动,二是在价值形式上表现的更为简明和抽象,甚至完全脱离了具体的实物和事务,三是在价值构成的技术与手段上也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受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从价值构成方式的三个大类中,可以找到建树价值体系系统的三个立足点,并由此可推导出它们之间彼此亲密的逻辑联系。

价值体系系统的建立模型概述纵向分为四个阶梯,横向分为十二个子系统:第一阶梯是自然物质价值系统,第二阶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价值系统,第三个阶梯是主观实践价值系统,第四个阶梯是主观符号形式价值系统,这四个阶梯系统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它的实质是描述了价值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结果。横向的十二个子系统是指这四个阶梯在横截面上的组构关系,由于每一阶梯都有价值构成、价值内涵、价值形式三个方面,但在横截面中它们又是彼此相连,交互影响的,因此构成价值体系中的交流关系、互与关系、对照关系、以及反衬关系等等,使得价值体系的存在充满活力。

二、价值存在与社会存在

(一)价值存在的意义

價值存在是一种完整意义的社会存在。价值存在首先是人类生活实践的结晶,它成为一种存在度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它的内涵广度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所有方方面面。第一,价值存在的本体意义在于它将人类存在与人类文明的衔接,人类在早期追求生存价值的历程中,启动了文明创造的机关,由最初的物质的价值追求到物质意义的追求,从客观的价值约束到主观的价值突破,从具象的价值形态到抽象的价值符号,从有形的价值创造到无形的价值提炼——价值存在的历史也书写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价值观引导了人类历史的正确目标。第二,价值存在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不但改造了历史和自然,更重要的是它改造了人类自身。人类原本是由自然界通过物竞天择遗存下的某种野生动物,人类进化的速度来自于生命主观意志的驱使力,也就是说,在动物的世界里人类是最能够驱使自我生命意志达成目标的生物,这种意志驱使结束了他们的原始动物性,在气候恶化的长途迁徙中,生命本能和主观意志的完美协调,使人类的祖先率先进入了价值存在的选择中,从天择变成了自择,完成了人类自身历史性的变革。由于价值存在关联着人类进化的历史,所以它塑造了人类的社会属性,人类通过生存实践完成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双重属性的过度。第三,价值存在的创造意义在于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目标,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明确的目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盲目的,更不是无序混乱的,彷佛冥冥之中拥有上帝之手在牵引。其实这只上帝之手就是人类自身对秩序和规则的价值追求的体现。秩序和规则的价值源于自然界的固有逻辑,人类在与自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并逐渐掌握了自然界的秩序与规则的某些奥秘,并且将其转化为一种实践中的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秩序与规则符号,例如时间符号、音阶符号、节奏符号等等。因此价值存在的创造意义直接繁荣了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类与自然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状态。第四,价值存在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提升了人类生存的品质与品格,将人类的生物本能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使得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和文明开发都具有审美的色彩。价值的审美是价值存在中较为高端的特性,一般意义的价值追求用度,是物质的刻度;价值审美是追求精神满足,实现的是心灵的自由,并带有个性化的自度,就是说自我规定心灵满足的尺度。所以价值的审美意义是对人类内在尺度的开发,对人类心灵和精神的疏导,与此同时它又是以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艺术作为其外在形态的,这一独特形式的选择又恰好与人类的自然本性融合的丝丝入扣,因此,通过作用于人类的自然本性而引导人类的审美品格是价值存在的审美意义的重要垂范。第五,价值存在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物质经验和精神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明方向,同它自身也构造了另一种历史,即文明的历史。文明历史的发展壮大无一不是基于之前的价值存在体系所提供的范本,只不过是做了某些加工和改造,在某些层面上进行了价值内涵、价值构成或价值形式的翻新。另一方面价值存在的历史意义,是培育了人类链接价值历史的使命感,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延续价值存在体系的功能,并营造新的价值意义。第六,价值存在的哲学意义在于价值存在体系不断的自我生成,所谓自我生成是指价值一旦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就会沿着它自有的秩序不断伸延和不断自我完善,形成自在自为的特性,它虽然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志世界而得到呈现,但是价值存在的规则在确立之后则要求主客观世界都遵循它的律例,从而形成某些规定性的普世价值,如若人类价值的追求偏离了这些既定的普世价值,就会被历史和文明所淘汰,所以,价值存在的哲学意义对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是中起着灯塔般的引航作用的。

(二)价值与社会存在

人类的存在方式有三种状态:一种是自然历史或者称生物历史,一种是价值历史或称社会历史,一种是精神历史或称符号历史,这三种状态综合交汇起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的存在。在第一个层面里,即人的自然本性拓展中,人类将主观自我意志与其生命本能欲求的协调达到了极致,这样的协调带来了自然生命状态的改观,即人类可以将自我意志投诸于其他生物甚至其他物质之中,这在宇宙的物质交互作用中是唯一有此能量的生命现象。不仅如此,这样的协调还能让人类认知宇宙,学习模仿自然的状态及其法则,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形成了彼此互动的良性循环。以第一个层面为前提,在第二个层面里人类在同自然宇宙的互动而渐渐形成产生了人的社会本性,人类社会本性的构成是由价值积淀而定性的,因为价值的根本意义对生命本体来说就是需求的满足,随着人的自然本性的繁衍和生发,人们的价值需求也变得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又由于人们自然本性的相通性和公约性,这些自我的价值需求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范式,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被当作经验规则传承和固定下来,又反过来成为约束人们行为和实践的模型,这样人类的社会属性通约就形成了。人类早期社会属性的建立如社会秩序、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等等,就是以如此方式完成了它当初的意义和使命,如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时期过度的部落形态,就是将人类最初的价值选择如物种改良、管理机制的建立这两种既包含自然本性又包含社会本性的价值取向统一完成在一个过程里。人类社会价值的历史是始终走在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高度统一的道路之上。综合前两个层面,在第三个层面里人类构筑精神符号的历史是源于追求价值存在的最大化。价值存在最大化是指价值作为一种存在的最高价值意义,也就是说,价值本身也有价值的高低之分,有些价值需求是低等级的,例如衣食住行的满足;有些价值需求是高等级的,例如对艺术和人文思想的渴望。而精神符号所构建的价值体系恰恰是提供对后者的满足,这一现象又与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价值判断相吻合。因为人类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发展而不断前行,并且以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着双重本性的筛选,其上升的趋势就是人类对自身本性和外在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他们在进行价值抉择时自然而然地将高等级的价值目标设定为选择目标,来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最大化。不仅人类个体是如此,一个国家的追求、一个民族的追求、一段历史的追求最终都会如此。

人类的价值存在和社会存在即是同构的、又是同向度的,它們实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价值存在可以转化为社会存在,而社会存在又可以转化为价值存在,两者不但互通有无还能为彼此提供构成元素,因此价值体系的建立及其好坏高低,决定着社会存在方式的建立及其好坏高低。人类价值体系的共性是满足全社会人们的共同需求,这一需求的满足不是个人实践所能完成的,它必须是以社会机构和公务机制的构成方式来实现。例如社会养老保险这一共有价值的实现,就必须通过社会公众共同认同的机构来统筹管理和操作执行,因此该社会机构能否有执行力,既取决于价值体系对于此类价值内涵与形式的规定性,也取决于社会需求的一方对执行机构的认同程度,这两者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操作执行的模式,又达到在执行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所以说社会存在方式的完善首先取决于价值体系的完善。社会存在方式的存在意义不仅是在于它框架的逻辑性和完备性,作为价值实现的途径更在于它的有效性。所谓逻辑性是指社会存在方式的框架模型具有自为的活力,即自我修复、自我改良缺陷的能力,同时它能运用强制的秩序规则达到自我目标的完成。社会存在方式框架的完备性是指它的系统的完善,即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和系统组织的各个环节以自觉自律的原则,无或缺地统合在一起,只有这样的系统才能在其运转过程中完成优化组合和优胜劣汰的调节功能。社会存在方式的有效性是将价值系统与存在方式系统交融的机制枢纽,这个枢纽的处置不利,整个价值体系的实现就会呈现负效应,它会出现两种质疑和叛逆,一种是对价值体系的质疑与叛逆,另一种是对存在方式的质疑与叛逆,所以妥善安置这个枢纽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最终决定着价值体系和存在方式之间能否实现良性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价值学说

(一)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学说

社会主义理论是站在以阶级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立场上对社会存在方式进行解读的一种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脱胎于一种完全平均主义的人类价值理念,即西方天赋人权思想在存在方式上的延伸,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理想的实践尝试。马克思在他的有关社会主义理论模型的创建中,非常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升华了人文主义价值需求的历史语境。也就是说,他所提倡的不是泛人道主义的逻辑,而是将抽象的价值理想纳入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学说。第一,马克思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环节入手,揭示了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秘密,发现了剩余价值——这个产生私有制社会存在方式的基因,从而也就指明了有史以来进入“阶级社会”时期阶级对立的根源。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马克思指出了社会价值需求的不平等现象和其局限性,也就是一部分人的社会需求其实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被剥削阶级),而另一部分人(剥削阶级)的需求满足超越了社会平均值的价值分配,这种现象与西方一直倡导的人文主义理想“自由、平等、博爱”的语境相差甚远。这是马克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模型、消除私有制社会存在方式的主要依据。第二,马克思依据他的哲学原理划分出社会存在方式,他引入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新型理念,丰富了阶级这个概念的逻辑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应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他所处的历史阶段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中期,马克思对当时社会价值分配的失衡十分不满,决意要以新的模型——社会主义来改变现实的状态。第三,为了将理论模型付诸价值实践,马克思提出了政党学说,即建立代表着本阶级利益的政党组织,来参与控制或者平衡社会价值分配的机制,当他的目的受到阻碍时,马克思提出了用暴力革命推翻敌对的阶级,建立全新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并消灭私有制,实现全社会价值的平均分配的理想。综前所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上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分配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对价值系统机制存在的偏差进行主动的调节,并为了实现其目的建树了一系列的相关学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是自觉地将价值存在转化为社会存在的实践,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状态中,自觉地运用价值存在与社会存在的意义进行良性调节,这实质上是推动文明的前行,这也是人类自身的使命,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使命感的思想家和社会实践者。

(二)社会主义价值学说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學说是从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型理论中提炼出来的价值理念及价值体系,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和内涵有必要分别解析一下。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包含着的逻辑上的四个层次:第一它是西方人权思想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延伸,具有鲜明的价值平均和人权平等的诉求;第二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存在方式模型,包含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因此具有广阔的尝试空间和暗含着多重途经的可能;第三它具有积极的实践动机,是一个将价值存在与社会方式自觉进行转化的修正机制;第四它给了现阶段历史一个确定的目标,引导着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并决定着社会实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的价值学说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这套价值体系满足着全社会整体及个体的共同利益;第二,该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可以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品质的过程;第三,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因其先进的理念而拥有自我推动、自我前行的动量;第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因其确定的目的而成为具备自我检测、自我调节的自为系统。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建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意义深远。 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既有难以融合的一面,又有相适应的一面。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来自西方的人文主义理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宗教精神的渗透,所以,它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一,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积习下的价值理念,自给自足,重农轻商;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国人重封闭忌开放,习惯关起门来治理;此外传统社会的宗法家国模式使得各个层次的管理机构都重人情,不重人性,重关系不重观念——这些都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有着鲜明的冲突。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来自于我们价值存在内涵的或缺,不但与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型理论相差很大,甚至不如一些现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模式。第二,中国经历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它接受的是马克思的经济逻辑:一是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二是由政党统辖并管理这种经济逻辑,推行平均主义价值观;所以毛泽东一方面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国有化改造,另一方面成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和农业生产国有化。但最为致命的一点是,社会主义完整的价值体系并没有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建立,政党的奋斗目标在阶段性结束之后陷入了迷茫,毛泽东作为政党的主席面对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总要有所作为,所以他将政党已经结束的使命派作新任务——继续阶级斗争。建国后一系列的阶级斗争将本来就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彻底摧毁,文革之后就是这样的局面。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把治理国家的重心依旧是放在经济逻辑的调整上,他倡导更为直接地遵循商业文明的发展规律,排除了机械运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治国的手段,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个阶段依然存在着价值体系缺失的问题,改革开放纳入了西方的现代文化与新型价值观,但是由于它们与中国很多古老的传统价值观念有差距,所以就出现了夹生的状态:一方面是传统文明在现代语境下的急剧萎缩,另一方面是西方当代文化的迅猛冲击,它们两者在很多方面又难以交融,所以造成目前中国再度陷入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与失衡状态,因此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是一个核心重任。在中国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在世界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实践,因为只有中国目前还是具有标本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它的尝试对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推进意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确立是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方式密切相连的,简要归纳一下即是:社会主义理论模型的五个层次正与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的五种内涵相对应,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方式是完全可以转化为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的。第一,社会主义存在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这是一个人人都获得身心自由平等的、完全能够行使自我意志的、自愿参与社会劳动与甘心奉献的、将自我价值满足方式与全社会价值满足方式相统一的、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高度圆满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完美和谐的理想世界。归纳起来这是一个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四个层面都高度协调统一的美好目标。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目标的原则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保证满足最高社会目标的制度体制,使得各项指标能够在机制的掌控和调节下趋向相同的价值目标,并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保证既定价值目标的有效实施。第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践过程是以运营高品质的民生社会为基础,不断满足整个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提升的价值需求,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造价值需求的品质,使整个社会存在与百姓众生价值品质的提升实现同步迈进。第四,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实践的手段是通过不断强化高等级的价值需求,来带动整个社会存在内涵的品格进步,改良社会存在方式的不良并补足或缺,协助推动民生运营品质的提升。第五,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的彻底实现还有赖于建立、并不断地修复和维护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各个内涵之间的逻辑渠道,使得以上四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节现象或者逻辑上的背离,以保证整个价值体系在实践过程中的系统运作的顺利和安全。因此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内涵就是从以上五个层面提炼归纳出来的。

目标圆满: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最高目的得以实现。(社会理想)

制度完善:与社会主义最高目标相匹配,互为依存。(国家政权)

改良民生:提倡民生运营的改良与机制品质的提升。(社会经济)

文化立世:强化文化内涵的品格促进人文素质提高。(中国文化)

和谐发展:引导规范各种社会思想理念的价值趋向。(整个社会)

作者简介:邵非(1962-12-25),女,生于包头,现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人文旅游学院任教,职称副教授。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参照系社会价值
人生要选好参照系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