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资格中高职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研究

2017-04-18 14:45贺丽花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中高职职业资格考核

贺丽花

摘要:依据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资格要求,结合现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现行的职业资格支撑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进步、规范考评体系、注重能力与过程的考核,达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资格;中高职;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序言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成为社会的必须。中高等职业教育顺应这一时代需求而进行改革,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满足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职业道德。目前,中高职教育办学的规模与数量快速发展,输出大批学生的同时,我国企业还是存在缺乏高技能人才的现象。中高职学生无法很好的滿足企业的需求,出现了高技能人才输出较少,企业需求较大的不均衡状况。在此环境下,如何培养企业青睐的人才成为中高职研究的重点,对于中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试图结合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结合中高职的培养目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社会对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认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提高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基于职业资格中高职课程设置

江苏省教育厅自2012年开始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调整,通过实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实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在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下,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均进行了调整。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分为中、高职阶段,每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实现该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下表为职业资格证书及其支撑课程:

通过上表中的中、高职阶段的不同课程的学习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要求。同时配以相应的课程为支撑,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便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职业能力。

三、基于职业资格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物流师四级》、《物流管理》等课程,作为物流管理师获取的支撑课程,采用的多为试卷形式,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无法体现对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考核。考试之前会出现部分老师提供范围更窄的知识点提示,这样会使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考试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学习的动力,出现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无法实现中高职对于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培养的要求。

2.忽略了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的三阶段的综合测评,平时学生的作业情况、出勤状况;期中的知识点测试;期末的知识点测试,虽然这个考核设置体现出了对于学生平时考核,体现了过程考核,但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过程的考核只是一种形式。学生的作业情况、出勤状况的考核无法落实到实处。学生的平时作业多采用小组作业的形式,经常出现一人做多人得分的现象,较多的是多知识点的整理过程,容易出现抄袭、知识堆积的现象,而没有达到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掌握消化的过程。

3.考核实施过程不规范

近年来,中高职阶段对于课程考核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表现为过程考核。考核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任课老师作为授课主体和考核主体,容易出现考核的面相对狭窄,评价的结果欠公平与全面性。这种模式企业零参与或参与度极低,致使学校和学生对于用人单位的需求无法获得,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时不利于学生职业资格的获取。

四、基于职业资格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的研究以江苏省采购供应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3+3)项目为依据,其人才培养注重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在全面分析生源和目前有关职业资格的支撑课程的评价情况下,建立科学的职业资格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必须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构建的总原则是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养为基础,依托最新的教学大纲和新兴职业考核标准,在中高职教育考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职业资格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1.改变教学和评价标准

强调以能力为导向,结合职业、工作岗位分析来组织教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对传授的知识进行甄别,弱化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能力的培养不等于技能本位,而是结合工作本质,注重知识的运用,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人才。

2.落实多样化评价模式

基于职业资格中高职的考核评价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的并重考核。摒弃只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采用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流程展示等形式;技能操作模块采用过程考核,采用情景模拟、流程实验设计等形式,同时结合专业的特点,灵活的选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评价学生。

3.规范化考核过程

依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设置考核内容,尝试课程评价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和技术等级考试相接轨的方法,规避教师授课、评价均为一人的不合理现象。此做法还可以推动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变,刺激教师增加实践环节,主动的按照不同的级别培训学生考证,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评价的社会认可度,大大增强学生就业的机会,真正体现中高职教育的目标。

总之,基于职业资格中高职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的研究,积极推进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改进,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高芳,李洪昌,周同根.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农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12).

[3]胡宏,邹洁.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方法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5).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项目“3+3分段培养:‘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525。

猜你喜欢
中高职职业资格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