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吃员

2017-04-19 03:55周惠民
世界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诸侯斯大林食物

周惠民

导语:

试吃人员是古代许多地方的一种职业,德国称之为Vorkoster,英语称为food taster,听起来都挺正常,但是日本人称之为“毒见”。

在食物不充足的时代,控制食物、分配食物是统治者权力的重要表现,天子可以拿食物祭天,犹太教的一些重要人物也举行燔祭,都是以食物展现权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喜欢在大家面前吃饭,让数百个人围观,要饮料、要手巾把都透过传呼,这种做法可真是危险,万一有人起意不良,放点毒药啥的,可不就得冤死?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细数世界各地,都有这种先例。罗马时期,用药物毒害执政者的案件屡屡发生,所以宫廷特意安排奴隶试吃。

中国历史上,大约也有许多食物下毒的案例。《礼记·曲礼,下篇》特别交代:“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是最早防止食物下毒的条例,可得牢记于心。战国时期,周天子及诸侯之间,彼此勾心斗角,必须有点防范之心,所以战国时期就出现尚书、尚衣及尚冠等职官,管理天子或诸侯的文书、服装仪容及日常生活。大秦朝还强调“尚食”官,也增设尚沐及尚席等职司,负责皇帝饮食起居,这时候起,中国的统治者大概不可能再吃些来路不明的食品。

在尚食官之下,设有司酝,掌理酿酒酿醋等工作,这种官职,倒也见于神圣罗马帝国。当时,皇帝会找个重要诸侯,担任Mundschenk,英文写做Cup-bearer,掌理国王酒庄,负责宫廷饮料事务,不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版司酝?但神圣罗马帝国的司酝官旨在拢络诸侯,赏给近臣名义,希望其效忠,并非真要他没是捧个酒壶,在皇帝身边侍候。

中国六尚倒是真得干活,从4世纪时的北魏开始设置六尚,是内庭重要职司,尚食管理尚食局,下頭设置司膳、典膳、掌膳,管做菜做饭;司酝、典酝、掌酝,管酿酒、做醋及酱汁;司药、典药及掌药管些熬药进补之事,司饎(音赤)、典饎与掌饎,负责炊爨,另外还有食医。六尚原本多由宫中的女官负责,与外界隔绝,不可能心生异想。后来尚书移到外朝,成了大官,但宫内职司仍为六尚,包括尚宫、尚仪、尚服(以典礼服装为主)、尚食、尚寝、尚功(服装针黹),以确保皇帝的饮食安全。清朝的内务府,还是沿袭这个体制。

这种制度也传到朝鲜,高丽时代始设置尚食局,负责国王饮食。到了15世纪以后的李朝,这种制度更加完备。日本也有食品试吃员,称为“毒见”他们必须确保主上吃的食物无毒、也没有腐败或其他问题。17世纪中,江戸时代的日本发生一起仙台藩幼主伊达纲村险遭对手下毒暗杀,引起一连串的动乱,伊达能逃过一劫,正是毒见之功。日本食品不安全,所以直到近代,天皇身边都还有“御试食”。

不过下毒技术越来越进步,还可以用细菌、用慢性毒,试吃人员再多也不易防范。袁世凯计划称帝时,有台湾的爱国志士为保持共和理想,计划除掉袁世凯,带了细菌前往北京,计划在其饮水中下毒,只是袁世凯经历清宫与朝鲜王宫生活,饮食卫生措施周全,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近代一起较重要的针对政治人物食物下毒案件应当是1953年俄国的斯大林事件。当时,斯大林计划排犹,引起多方不满,斯大林私人医生也牵连其中,遭到逮捕。此后,斯大林便不让医生接近,健康则每况愈下。1953年2月28日,斯大林和一些政治人物欢宴,客人走后,侍卫人员发现斯大林倒在餐厅,无法言语,呼吸困难,几天之后去世。根据官方说法,斯大林死于脑溢血,但有人指出斯大林遭人在饮水中下毒。

今天,饮食中到处藏着危机,农药残存量过高、核辐射子污染、瘦肉精、狂牛症。大家雇不起试吃员,得自已多注意才行。

猜你喜欢
诸侯斯大林食物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烽火戏诸侯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