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画相通

2017-04-19 11:29邢桂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线条意境

邢桂真

摘 要:书法绘画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都有着悠久独特的历史,他们二者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探究过二者的相通之处,本文就浅谈一下书画为何能够相通。

关键词:汉字起源;线条;情感的抒发;意境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追溯于汉字起源的时期,“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上的原始刻画符号,马家窑文化彩陶器上发现用黑色颜料画的符号。”[1]这些原始的刻画符号都被认为具有了原始文字的雏形。“宋人米氏父子之画犹书中之有行、草也;元人王叔明、黄子久之画猶书中之有蝌蚪、篆、籀也。”[2]从中可见书画本身却有相通之处。本文就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一下“书画为何相通”。

一.书画本同源

书画同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汉字起源时期。文字和图形在汉字起源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从人类第一次有意识用符号记录文明开始,这些原始的刻画符号就被认为是原始文字的雏形。这时,文字和图形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这些说法中不但能粗略地推算出文字起源的年代,同时可知文字形成的基础是“依类象形”,其实本质乃是原始的绘画。

最早的书画同源说乃是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3]张彦远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画的区分来自于各自的目的的不同,书为传意,画为存形。书画同源还体现在二者都是线的艺术,书法有三大基本要素乃是线条,结体和章法,而中国画的技法也讲究“勾”,其中“勾”就是勾勒线条,中国画的这种对线条的勾勒就是从书法中发展而来的,书法中的永字八法横竖撇捺钩在中国画画竹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运用。所以二者都为线的艺术,对线的运用成为二者相通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书画有着相同的美学思想—情感的表达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必然与其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人文地理环境,民俗文化传统,哲学伦理观念,有着既定的密切联系。

中华艺术是重主观情感抒发的艺术,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里面能得到有效地确认。《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4]也就是艺术创作的源头起源于“人心”对外物的感受,有了对外物的造化万象的感受和理解,才有了艺术创作的冲动,故才能发声。中华艺术正是在这种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的熏陶下,形成了以抒发“内心情感和主观感受”为中心的民族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艺术,书家的内心情感多通过“书法”这门艺术来表达出来。引用孙过庭书谱里的一段话:“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啴缓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5]人开心时,面带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书家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都“汇集于胸”“心手合一”酣畅淋漓得用线条挥洒出来,通过字里行间的肆意挥洒的笔墨,把书家蕴含其中的“心动”的情感都表达了出来。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通篇情真意切,用笔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用来追祭其侄。

当然,中国画也是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观念的熏陶下,成了最能“情景交融”的艺术门类,昔日郑板桥画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6]“胸中之竹”就是创作主体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在心中提炼,加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与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一起陶铸成“胸中之竹”,成为了审美意象。由此可见,中国画也是画家在以造化万象为师的前提下,“见景生情”“情景并生”,虽被造化万象所感,却还是透露着主观感受的抒发。

三.书画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意境”

对“道”的追求,是中华艺术最根本的特征,“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家的“道”“有生于无”的思想催生了魏晋“玄学”,形成了中国哲学“贵无”的潮流,又与佛禅的“万象皆空”观念一道形成了中国艺术崇尚“空灵”“玄远” “虚静”平淡意境的风格,以及主张“境由心生”的审美思潮,继而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是追求“境外之境”“象外之象”。而“意境”也成为了艺术家和欣赏者所追求至高的境界。“意境”也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里,成为了中国美学特有的范畴,体现在具体的艺术门类中,无论是张旭还是怀素的狂草、王维的山水画,宋代的文人画,后代评价前人之画作,都把“意境”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意境”乃是中华艺术最根本的特征,中国书家画家都力求达到的至高的境界。

综上所述,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书法和绘画,还是有其相通之处,我们应该在探求两者的相通之处的前提下,更多地吸取彼此的优势,来凸显自身的艺术特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注释:

[1]中国美术简史.13-14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清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历代名画记》.卷一全部与卷二前2节.张彦远.唐大中年间.

[4]《礼记·乐记》.《礼记》第十九篇.刘德及门人.西汉.

[5]《书谱》.孙过庭.唐代.

[6]《中华艺术导论上册》.24页.李希凡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中华艺术导论上册.李希凡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现代艺术学导论.陈池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线条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线条之美
中國畫的意境
线条的秩序美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精致线条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