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突发事件及应对机制研究

2017-04-19 06:50曹俊红
卷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对机制突发事件构建

曹俊红

摘 要:建立和健全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对于有效预防中小学突发事件的发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促进中小学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些年中小学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的现状,对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构建做了些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经费保障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育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瑕疵也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校园突发事件中折射出的制度缺失和管理漏洞,更是牵动着家长和全社会的心。2010年3月至5月,在短短50天内,我国连续发生了6起学校安全恶性事件,脆弱生命的消逝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阴霾尚未散尽,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的重大踩踏事件又再次敲响了学校安全的警钟,这一系列事件在填满人们痛苦记忆的同时也迫使我们认真反思当前在学校安全上存在的问题,迫使我们要积极探索构建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有效途径,提升中小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现状及分类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生命安全与财产损失的火灾、台风、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由于我国中小学人员密集,校园环境相对封闭,中小学生年龄偏小,防护能力相对较差,在学校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受伤害的概率也远远大于成人,中小学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也更为严重。不仅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还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当前,中小学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一般指如暴雨、洪涝、台风、地震、火灾、泥石流等。中小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单位也不可避免遭受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地震、泥石流、冰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都给中小学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汶川、玉树地震中,惨痛的教训中暴露出的校舍建设、应急预案、疏散演练的缺失引起我们深思。

2.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类突发事件,主要指在校园内外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人身伤害事故。

3.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主要因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直接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地之一,有统计显示,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

4.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以及聚众闹事等群体事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开始将目光转向学校。3.14和7.5打砸抢烧事件中,不少中小学也受到暴徒的冲击。

5.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类突发事件,主要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群发性事件。2006年2月17日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校园惨案,被害者阿红因一点小矛盾与同学阿洁发生争吵,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2 中小学突发事件管理缺失的几种表现形式

1.校园安全观理念的缺失

长期以来,学校都被人们认为是环境简单、内部稳定性较高、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的组织,这也直接造成了学校管理者对应对突发事件不重视,管理理念落后,危机意识淡薄。学校缺少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使师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容易出现群体性的恐慌。同时学校更没有健全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特别是突发事件预防阶段的实践。

“校园安全观”的理念并不是指学校本身,而是将学校、学校所在的社区、相关的行政部门等都纳入进来的统一体系。目前我国在学校突发事件管理上,一般反应滞后、处理主体单一,没有形成学校、社区、相关行政部门一体化的突发事件联合应对机制。

2.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关注生命教育的缺失。近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凸显了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生命教育就是要告诉学生生命的意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关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都过分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就需要中小学校开展与此相关的课程和辅导。

3.突发事件实战教育缺失

2003年,莫斯科友誼大学学生宿舍发火灾造成中国留学生多人死亡,而同楼层的日本留学生却都成功逃生。日本的灾难逃生教育告诉我们,必须将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因此,我国中小学应更加重视突发事件的实战演练,让师生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境下做出及时正确的选择。

4.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机制缺失

一是管理方式落后。二是信息反馈滞后。三是组织队伍松散。四是应对主体单一。中小学突发事件的应对常被认为是学校自己的问题。事实证明,单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很难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学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方面,要形成“大校园安全观”的理念,要把学校、社区、相关行政部门都纳入到学校突发事件管理中来。特别是当面对一些超越学校范围的恶性事件时,更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联动。

3 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构建

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应该涵盖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恢复三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1.事前预防机制

桑枣中学师生汶川特大地震成功避险实践表明,应急疏散转移是一项能以最小代价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的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或环节,但其成功实施必须以事发前有效的预防与应急准备作为基础。突发事件的管理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处理,而是要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就要做大量的预防工作。

各中小学校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落实监测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对有关突发事件进行全天候监测。如有重要情况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

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中小学突发事件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学校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

2.事中应对机制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管理小组应当立即启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在处理过程中全权负责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控制,建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把每项管理活动所涉及的机构、岗位协调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来控制突发事件及其影响的蔓延,将事件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事后恢复与评估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的秩序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总结反思这次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暴露的一些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做的工作。通过总结可以更好的评估学校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并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突发事件管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要启动查究问责制、事故调查制、事件安置补偿制、启动事件科研学术研讨总结制和警示教育制。完成学校损失评估报告。

总之,建立和健全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对于有效预防中小学突发事件的发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促进中小学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突发事件构建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