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劳务派遣员工法律认知情况研究

2017-04-19 21:44严露妮
卷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劳务派遣高校

严露妮

摘 要: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杭州下沙某高校后勤管理处的32名劳务派遣管理人员与147名劳务派遣一线员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劳务派遣员工的法律认知主要集中于《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与自身权益关系较为紧密的法律法规,部分员工有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强烈意识,而对于其他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较差;劳务派遣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法律认知情况整体上差别较大,这可能与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等因素有关。同时,对如何提高劳务派遣人员的法律认知,开展普法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劳务派遣;法律认知

1 引言

作为高等院校校园建设和后勤保障的重要力量,高校后勤的管理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据中国知网统计,截至2016年11月7日,以高校后勤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共有16,964篇,但绝大部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后勤的改革与发展,其中仅有31篇涉及高校后勤劳务派遣人员,研究内容以用工管理为主,关注其生存与发展现状的文献极少,但实际情况是,受关注程度较低的劳务派遣人员,恰恰是高校后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而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尤其是 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发布实施之后,作为高校后勤人数最多的群体,提高劳务派遣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认知,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权益的保护,也是高校后勤依法办事,做好法律普及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编制了高校后勤劳务派遣员工法律认知情况调查问卷,以杭州下沙某高校后勤管理处的150名劳务派遣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管理人员35名,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为91.4%;一线员工150名,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为98%,整体有效率为96.7%。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人口学信息调查,第二部分是被试对《宪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知及法律意识的调查,第三部分是对单位依法用工情况的调查。

2.2 数据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输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 管理岗位劳务派遣员工

管理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较为稳定,流动性较小,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岗位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96.15%,在本单位工作5年以上达到53.85%。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相对较好。

通过表1可以发现,管理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对于《宪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整体认知情况一般。尤其是对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宪法》的认知,完全不了解和比较不了解占总比的57.69%。对于《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的一般了解以上则分别达到65.37%、72.88%。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在工作过程中有53.85%的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过劳动纠纷,而在处理劳动纠纷的过程中,管理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相关法律。调查中也发现,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运用的频率最高,因此管理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对于这两项法律法规认知情况较好。而在对于《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的保护对象的问题上,61%的被试认为同时保护单位和员工,远高于一线员工的7.7%,说明管理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更为全面和深入。

高校后勤劳务派遣员工中,女性员工所占比例较高,大约为69%,在法律认知中特将《妇女权益保护法》列入调查范围,本次问卷中女性管理者占80.77%,但是数据显示69.23%表示不大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管理岗位员工基本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没有机会处理或接触相关法律条文。

关于法律意识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员工认为法律在显示生活中“非常有用”“认为应该了解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选项中,所有的管理者认为自身需要多了解《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妇女权益保护》,而对于《宪法》、《民法》的需求仅50%;“了解法律法规后给您带来哪些影响”选项中,80%以上人员认为跟单位沟通更加顺畅、平等;90%以上人员认为会用法律思维考虑问题,更加周全,不片面;“认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做些什么”选项中,80%以上人员认为需要熟悉和遵守劳动法律规范、逐步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逐步增加员工的保险福利、完善双方沟通机制、完善规章制度。而对法律法规了解渠道,有65.4%的被试主要是通过单位内部的宣传。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发现,管理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的法律意识较好,但对具体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一般。

3.2 一线岗位劳务派遣员工

与管理岗位的员工相比,一线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的文化程度较低,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达到94.76%,甚至有34.41%的员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其法律认知情况见表2:

根据表2显示,一线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对《宪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的了解情况一般,大多数一线员工对这两项法律不够了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两项法律与自身的工作生活不直接相关。在对《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的认知上,一般了解以上占57.69%和49.15%。并且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以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为例,有42.31%的被试完全不了解,而有15.38%的被试比较了解;而有50%以上的被试比较不了解《工伤保险条例》,比较了解的比例也达到了26.92%,说明目前已有不少一线员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遇到问题时,会有意识的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总体上看,一线岗位的劳务派遣员工的法律意识依然较弱。

调查中发现,有42.31%的一线员工在工作中遇到过劳动纠纷,其中42.31%会选择通过本单位人事部门解决纠纷,而42.31%的员工则表示会选择“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在对于本单位处理劳动纠纷方式的调查中,88.46%的员工表示本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或者“协商一致执行”,仍有11.54%的员工认为本单位“消极处理或者不处理”。有73.08%表示认可本单位处理劳动纠纷的方式。可见目前杭州下沙某高校后勤管理处的法制工作和普法宣传工作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劳务派遣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法》,获得渠道主要通过单位内部宣传了解、劳动保障部门的宣传和咨询等,说明杭州下沙某高校后勤管理处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制工作和普法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勞务派遣员工不论管理岗位或一线岗位对《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了解程度普遍较差。部分员工有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强烈意识,而对于其他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较差;劳务派遣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法律认知情况整体上差别较大,这可能与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等因素有关。

4.2 建议

加强劳务派遣员工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法律认知对工作开展的重要影响,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定期开展对《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第二,做好身边案例的总结、分析、交流,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第三,重视管理岗位职工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和考核,以求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第四,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沟通机制,真正实现“依法办事”。第五,树立依法用工的概念。第六,加强对一线岗位员工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劳务派遣员工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强.依法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2016(03)

[2]张燕华 薛长礼.高校后勤用工法律问题探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期

[3] 董冬.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 山东劳动保障. 2009(01)

[4] 徐冬梅. 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广场. 2007(04)

[5] 张雅娟. 新法下高校后勤劳动关系的调整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猜你喜欢
劳务派遣高校
劳务派遣用工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
浅析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认定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