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民族认同形成与发展个案研究

2017-04-20 23:54赵海涛
智富时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少数民族

赵海涛

【摘 要】通过对一个少数民族研究生的深入访谈和追踪研究,了解其民族认同的发展脉络和形成过程,确认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时期、重要事件以及学校教育对于个体民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结论:儿童早期愉快的民族间交流经历有利于积极民族间态度的形成;中学时期是民族认同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混乱”(整合)时期;大学教育对辩证、理性地认知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形成成熟的民族认同和积极的民族情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

一、民族认同及民族文化认同

“认同”这一概念最初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1]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某个民族的文化认可并产生归属感的心理过程。包括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文字认同、艺术认同等。[2]本文主要探讨其对自身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个方面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的态度可分为团体态度和个体态度,文中重点考察个体态度。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调查方法主要是访谈法,对有关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故事、特殊时期和特殊事件进行详细了解。还对其部分朋友进行访谈,了解其有关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态度和情感,增加研究资料的可靠性。

研究对象为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男,白族,26岁。其和家人世居在白族聚居地,祖辈均为白族,具有代表性。为了便于表达,文中用Z来表示。

三、研究结果分析

白族主要聚居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接触汉文化较早,有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汉字。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民族语言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要素。Z从小使用白族语言,学前班开始学习汉字,小学除课堂教学外均使用白族语言,初中开始和汉族同学大量交流。“对于熟悉的语言和文字而言,于他已经是一种附着的存在——无法排斥,只能选择接受。这种坦然地接受反而促使他对于主流文化有更强的适应能力。”[2]Z对自身语言和文化的接纳也是顺其自然的过程,但很少显现出“无法排斥,只能选择接受”这样的无奈,而是更理所当然地认可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

刚进入初中,由于语言差异和口音问题,给Z造成了一些困扰,“因为我们在某些发音上的困难会被同学打击,但这让我更努力地学习汉语发音,无形中促使我提升了汉语发音能力。”Z的经历与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相似,他们在脱离本民族的语言环境进入新的语言环境时,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歧视,但大多并不严重。这种特定时期的困难和歧视,客观上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努力融入新的群体,更快地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当时我们班长是个女生,她的部分发音不太准确,受到同学的一些说辞,一度让她在课堂上一念到发音困难的字词就会当场脸红,我觉得这种经历对她的影响比我严重多了。”可见因为语言差异导致的歧视对个体造成的消极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中学时期除了汉族以外当地大多都是白族,在学校之外大多还是使用民族语言,因此没有引起Z对于民族身份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也较少去思考民族身份对于自己的特殊意义。进入大学,生活学习全面使用普通话,才真正给Z造成压力。“上大学后平时交流都是用普通话,我们宿舍的都是省内的,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也说普通话,一方面是因为各地方言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当做练习(普通话)……”

可见大学阶段的语言适应过程与初中时期有所不同,初中时期相对被动,而大学阶段显得更加主动。这种有意识的主动学习,客观上缩短了Z对主流汉文化的接纳和适应过程。中学时期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文史类课程的学习,伴随着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为大学后普通话的使用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而这无形中也变成了一种内化的习惯和需求,平时与同学交流,也会有意无意去注意自己的发音。这样的一种“主动靠近主流文化”的努力和尝试,不仅在心理上增强了Z对主流文化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也让Z更快地适应大学的语言环境。而“我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也可以很快甚至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暗示,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当能够比较自如地融入主流文化时,就不会介意甚至很乐意与别人讨论和分享有关自己民族的信息,从而不断加深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

Z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民族语言在消亡的一些迹象。“初中后很多时候都在学校度过,都使用汉语,时间长了发现白族语言中一些生僻的字词都不会说了。大学后这种情况更严重,偶尔回家遇到长辈,他们说的某些词语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如果放在平时自己肯定想不起来甚至不知道怎么说了。有时与父母交流中也会不自觉地夹杂着一些汉语词汇。”与此同时,当地很多白族人也更快地吸纳一些主流文化中的词汇,甚至出现直接用汉语词汇替代白族语词汇的现象。

从儿童时期几乎只能使用和依赖本民族语言,到中学开始使用地方汉语,再到大学主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Z对民族语言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亲近-疏远的反复变化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加之白族语言越来越多被汉化、被替代,甚至意识到可能有消亡的威脅,Z开始从情感和行动上出现回归本民族语言的需求,但这并不阻碍其继续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对于民族文化的其他成分,如民族风俗、节日、宗教信仰等的认同,对Z而言也经历了和民族语言认同相类似的过程:

小学及之前,身为少数民族天经地义,是一个自然而然认同和归属的过程。而对于一些民俗节日,内心充满期待,因为它意味着在这些特殊的日子,作为儿童的自己能获得“特别的关注和关怀”;

中学开始更多地与其他民族接触,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实用主义思想,加之青春期的叛逆,会对自身民族文化中一些繁琐、落后的内容产生排斥,特别是一些婚丧礼仪,“觉得没意思,太无聊,感觉不耐烦”。这个时期由于自身的局限,并不会从更深的层面去认识民族风俗代表的文化意义;

大学及研究生阶段,慢慢意识到自己作为少数民族的特殊身份和自身代表的民族形象,会自觉维护自身的民族形象,主动接触本民族历史文化,试图更深刻地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对自己作为少数民族感到自豪。

在这过程中,“甚至由于本民族的优势,出现一种自豪的民族热情,会对其他民族有一些偏见。”社会认同理论提出,过分的民族认同容易产生消极的民族间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过度(狭隘)的民族认同导致的“外群体歧视”有相似之处。到大学后期,狭隘的民族认同开始转变,能更加理性和全面看待自身的民族身份,同时去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时候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可以说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这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有个人的兴趣使然和主动探索,也与其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

四、结论及讨论

(一)儿童早期愉快的民族间交流经历,有利于积极民族间态度的形成

Z的儿童时期几乎都处在本民族的文化圈中,与其他民族接触的机会甚少。这种情况下,其民族认同意识可能会由于一些特殊的事件开始萌发,并对其之后的民族认同和民族间态度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的侄子来和我们上课,他是汉族,我和他有过一段愉快的交往经历,虽然只是一段短暂的时期,但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类似这样的一些特殊经历,对于Z的民族认同和民族间态度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可以这样推断,至少儿童时期这种愉快的民族间交流经历,对于Z在今后与其他民族交流中提升自信,形成正向、友善、宽容的民族间态度有积极影响。

(二)中学时期是民族认同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混乱”(整合)时期

中学时期有关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观念和态度表现出混乱(整合)的特点。一方面,在家庭中自身还处于本民族的文化圈中,经常接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接收到多元文化和信息,而个体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解和整合能力,对于民族文化出现既依赖又排斥的态度。这个过程持续整个中学阶段,表现为一种并不激烈但却相对持久的内心冲突,有时候也会表现在行为上,如在生活中对于长辈固守本民族传统而表现出的排斥和厌恶心理。但这大都被视为青春期的叛逆,并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

(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对辩证地、理性地认知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形成成熟的民族认同和积极的民族情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到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思修课程中,都能获得大量与民族教育相关的信息。而大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对于个体辩证地、理性地理解和分析自己民族身份的意义,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认识和了解,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此时的教育不再是为了应试,更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更加完整和全面,也更利于个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有关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更加成熟和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这个阶段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也更稳定,有利于个体理性、正确地看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与主流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

[2] 董云川,刘永存.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5期(总第123期).

[3] 尹可丽,尹绍清,黄希庭.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概念、预测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11,1800-1807.

[4] 崔建新.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5.

[5] 撒丽,高承海,万明钢.儿童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发展[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11月,第4卷第6期.

[6] 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Vol.17,No.6,1344-1348.

[7] 秦向荣,高晓波,佐斌.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社會心理科学,2009年第2期,总第102期,第24卷,总第155页.

[8] 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9] 万明钢,高承海,吕超,侯玲.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2,Vol.20,No.8,1152-1158.

[10] 桂芳玲,桑正杨.德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研究[J].科教导刊,2012年11月(上).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