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练习的优化设计

2017-04-20 03:42林丽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3期

【摘 要】通过小学语文课外练习的优化设计,把练习融于形象的场景中,融于切实的综合运用,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练习;趣味型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人们一改过去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追求“语言文字训练课”,或一味追求“人文”教育,但是在这华丽的转型背后,却掩盖着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不落实,非语文的东西泛滥成灾的严重现象。因此,开展“趣味型课外练习设计”的研究,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乐意做的练习,把语文教学改革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在不断的学和用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開发学生课外学习潜能,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趣味型课外练习设计原则

(1)应注重实用性。实用性,简言之就是课外练习的内容应是课文要求掌握的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或题海战术,更不能主次不分,丢了西瓜拣芝麻,练比之于讲,内容上高度浓缩,力求精、新、实,设计和范围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②能体现一般规律性的结构特点。③新出现的理念、实践知识,用法有了变化的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知识。④未曾接触过但又是重点了解的知识,将上述有关内容分别精心设计到练习中去,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得牢固,为其他各科学习和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2)应选择灵活性。设计课外练习,尽量少与课文内容重复或照相方式再现。设计的题要尽量灵活多变,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下面举几种常用的设计。①变换形式,同一内容可用多种形式表现,由于形式一变,思路也变,就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性和趣味性。比如我们学了《风娃娃》一课,可用想象编的方式把自己想到的说给同学听,也可以用猜测还可能做什么好事和坏事。让课内外充分结合,引导想象,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②改易语境,语言现象千变万化,语言单位的组合也是交错复杂的,尽管这样,但它还是有一定规律,只有最恰当地组织才能表达最准确的意思。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改变语境的方法设计练习题上,就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最佳语言表达,或填空或选择或重组一段新文。③拓展延伸,教师讲授知识,毕竟是沧海之一粟,很多新知识有待学生自己去探索,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练习,架起创设空间知识桥梁,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知识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新拓展延伸的内容,不得漫无边际,不得无意义,违背规律,这样会把学生引向极端。

(3)应富有趣味性。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完全集中到做的题上去,能调动他们主动性,积极性。设计有兴趣的课外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完全集中到做的题上去,能调动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练习形式上应尽量百花齐放,师生互动,口笔并重。在练习内容上,精心设计一些习题,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自己到知识海洋中去畅游。

(4)要有多样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练习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使练习形式不拘于写,而是听、说、读、写有机融合,将演、评、画、游戏、参观。访问等形式与听、说、读、写巧妙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以“动”为主线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操作、游戏、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练习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趣味性课外练习设计类型

(1)情境型趣味课外练习设计。如何改革课外练习,使学生变苦做为乐做,由厌学为乐学呢?通过实践研究我认为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注重感性体验和实践的“情境型”趣味课外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享受自主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在设计“情境型”课外练习时要讲究内容、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去完成。如学了《北京》后可布置这样的一个练习:为北京这座城市设计旅游广告用语,看谁的广告用语最能吸引游客。注意要抓住北京城市的特点来写,让人一听就想想去游玩。这样,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巩固了有关北京的知识,同时达到了体验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效果。

(2)层次型趣味课外练习设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倍加呵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层次性趣味课外练习,如《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练习“a.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它请( )来帮忙。b.我们来讲讲植物播种的故事吧?”第一小题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小题让中等生、优等生用第一种句式结合自己的语言讲一个关于植物播种的故事。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更易接受。后进生多数在基础层次上练习,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跳一跳,尝试在变式情境中讲行实践和练习,可以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多方帮助下,汲取力量,排除焦虑,增强信心,促使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

(3)实践型趣味课外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即使是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在生活、工作、社会中面临需要拿出主意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现在虽增加一些探究、开放性练习,但这些练习大都局限于让学生做抽象的“大脑实验”,与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设计了实践性趣味课外练习,在布置课外练习时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如《农业的变化真大》练习中说到的“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看看,你认识哪些蔬菜?把蔬菜名称写下来告诉小伙伴吧!”亲自动手是学生欢迎的课外练习形式,学生对于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的练习内容更感兴趣,凡事要亲自动手才能获得真知,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总是更难忘记。通过这种练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带着体验成果走进语文,养成从实践开始认识自然,从实践开始深入思考的作风。

(4)开放型趣味课外练习设计。开放型练习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练习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练习。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往往忽视思维训练,把活生生的学生当作一台机器来使用,作业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针对这一现象,开放性趣味课外练习无疑是一方良药。如《我为你骄傲》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我的身边还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情,我想写一写。”“我为你骄傲”讲得是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努力去弥补自己过失的故事,知错能改还是个优秀的孩子,学生理解了主人公,学习以后也深受启发,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无视他人的情感和利益,社会交往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能够顾及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孩子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成员,这题拓展延伸到课外,学生收集身边的例子,又是主题的升华学生在完成这些开放性练习的过程中收集了许多信息,多项能力在这里得到了综合运用和展示。

参考文献:

[1]张丰.问题与建议[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0

[2]吴庆芳,彭建芳.小学生趣味语文[M].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6

[3]李晓红.做创造的教师[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0

[4]李云桥.小学语文课堂游戏[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2

[5]李云桥.学校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2

作者简介:

林丽(1984.11~),女,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现职称:小学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