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互联系统潮流分布式仿真初探

2017-04-20 03:29魏仁杰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布式计算热网潮流

魏仁杰

(西安市铁一中学,陕西西安 710000)

0 引言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提出与建设,多种能源间的联系与转换更加频繁,能量传播的形式不仅局限于电能,还可以以热能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能源互联网作为一种多能流网络[1],涵盖了电、热等多种能源系统,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因此对不同能源系统进行联合的仿真与分析显得十分必要。探索能够代替传统计算模式的新方法显得十分关键[2]。

目前,分布式计算已在大型电力系统的分析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在数据分布广、模型结构复杂的电力系统中有着较高的适应性[3]。文献[4]和[5]都使用了基于网络分割的方法进行电力系统潮流的分解协调计算。文献[6]对分解协调的计算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把多能流网络中的不同能源系统看作上述工作中的子系统,并对其求解方式进行探究,给出一种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求解思路。

1 分布式计算基本模型

1.1 电-热互联系统切分

将一个电-热互联系统中的热网和电网剥离并分别建模,电网和热网通过电-热(CEH)以及热-电(CEH)转换装置进行连接(图1),该热电互联网络可由此等效成2个子网络S1和S2,分别对应于电网部分和热网部分。

图1 电-热互联系统

图1所示的电-热互联系统包括物理和信息2个层面。各个本地调度中心可以通过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进行通讯,并由上一级协调服务器进行协调。电网和热网的剥离是各自进行建模的基础。使用基于节点分裂法的切分方式,在图1中的B1和B2点进行分裂,从而将CEH放在电网侧,CEH放在热网侧。

1.2 边界方程的构建

节点分裂法将1个节点分裂成2个位于不同子系统中的边界节点,而在潮流收敛时,全网络中同一个节点的物理量是唯一的,因此各个子网络中相对应的边界节点的物理量相同。

图2给出了切分后的电-热互联系统边界节点的物理信息量为。为 B1节点处的物理量,对应于电网侧分区的节点电压和注入功率,其值可在电网侧S1内部计算得到;U,P,Q 是 B1节点处位于热网侧边界的物理量,是由CEH从热网转化而来的电网量。

图2 分布式计算与统一计算的等价条件

当给定边界变量初值时,各子系统可以独立计算,求解出新的边界量的值,并将更新后的边界变量发送至协调服务器。协调服务器形成两侧网络的边界量残差见公式(2)

式(2)中前三行对应电网侧的方程,后三行对应热网侧方程。实际求解时,常用已知部分的边界量计算其他未知边界量,并由(2)式计算出未知边界量的残差修正已知边界量的值,构成迭代过程。

电网侧选取电压U=V∠θ作为已知量,包括电压幅值(V)和相角(θ)两部分;热网侧则选择温度T和流量m作为已知量。因此对电网侧而言,给定边界电压U以及CHE的工作方式后,边界注入功率边界点压强PH,热功率φ将是关于V和θ的函数,见公式(3)。

同理,对于热网侧,给定T,m以及CHE的工作方式后,得公式(4)。

因此对协调侧可建立边界方程。见公式(5)。

令 y=[ΔP,ΔQ,ΔPH,Δφ]T,x=[T,m,V,θ]T。式(5)可记作 Y=f(x)。协调侧迭代求解(fx)=0,当Y的所有项均小于一个给定的收敛门槛时,方程有解,对应于(2)式成立,即分布式计算结果与统一计算结果等效。否则就对x进行修正,进行下一步迭代。

2 电-热系统潮流方程

假设各电-热互联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忽略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可能产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电网系统、热网系统稳态的潮流方程。

2.1 电力系统潮流的基本方程

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变量包括电压幅值V、相角θ,以及该节点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根据节点变量已知情况,可以将节点分为平衡节点,PV节点以及PQ节点。其中平衡节点又称Vθ节点,其电压幅值和相角已知,节点功率是待求量;PV节点对应于实际系统中的发电机,因此又称发电机节点,其节点有功功率P和电压幅值V已知,无功功率和相角待求;PQ节点又

称负荷节点,对应于实际系统中的负荷,其节点的注入功率P和Q已知,电压幅值和相角待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电力系统极坐标下的潮流方程,见式(6)。

式(6)中 θij=θi-θj,表示节点 i和节点 j之间的相位差。j∈i表示与i相连的所有节点。将不同类型的节点的相应已知量带入式(6),可求解出整个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的大小。

2.2 热网潮流的基本方程

热网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状态包括节点热功率φ、节点压强PH、管道流量m、供应温度TS、输出温度T0等。热力系统模型分为水力模型和热力模型两部分,水力模型针对热水管道进行建模,满足网络基本定律,即任意节点的注入流量等于节点的流出量,水在闭合管道中流动总的压头损失为0。其数学表达形式见式(7)。

式(7)中AS和BH均为反映供热网络结构的关联矩阵,为一定矩阵;mq为节点流出的流量,hf为压头损失向量。热力模型反映了系统中各个节点间温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公式见式(8)。

式(8)给出了热力网络中节点热功率的计算方法,其中Cp为水的比热容,供应温度Ts表示热水注入到负荷节点之前的温度,输出温度T0则表示热水流出负荷节点的温度。

通过求解热力系统模型,则可以得到整个热网络的潮流分布情况,从而得到需要的边界节点量。

3 边界方程的求解原理与流程

牛顿法是目前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诸如(fx)=0形式的方程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并略去二阶及以上的高阶项。牛顿法使用迭代方式进行求解,对待求方程逐级线性化,对自变量x进行不断修正。其迭代格式见式(9)。

式(9)中 f ('xk)是 f(x)对于自变量 x 的一阶偏导数矩阵,又称雅可比矩阵,一般记作J。k为迭代次数。

对图1所示的电-热互联系统进行分布式分析,求解其边界方程流程见图3。

图3 电-热互联系统分布式分析流程

通过对边界方程的分布式求解,当方程收敛时得到整个电-热互联系统的解。基于牛顿法的分布式计算不仅收敛性较高,而且可以解决电网、热网统一计算求解中模型、数据不一致的难题,打破信息沟通的障碍,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改进空间。

4 结论

在能源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大背景下,构建电-热互联系统潮流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框架。通过使用基于牛顿法的分布式求解方法,初步实现对相互耦合的不同类型能源系统的求解,利用各能源系统的本地优势资源,解决由于能源类型不同造成的数据与模型不一致的难题,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1]董今妮,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热电联合网络状态估计[J].电网技术,2016(6):1635-1641.

[2]廖胜利,刘晓娟,刘本希,程春田,蔡华祥.省地县一体化电力调度管理系统分级用户权限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8):88-92,135.

[3]张海波,蒋良敏,陶文伟,郭子健,张鹏飞.实用化分布式动态潮流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9):67-71,76.

[4]朱永兴,张步涵.电力系统潮流分解协调并行计算[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5):97-101.

[5]张步涵,王凯,方华亮,毛承雄.基于网络分割的电力系统潮流分解协调计算[J].高电压技术,2007(7):173-176.

[6]张伯明,张海波.多控制中心之间分解协调计算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2):1-5.

猜你喜欢
分布式计算热网潮流
热网异常工况的辨识
新建热网与现状热网并网升温方案
基于动态三维交互的二级热网仿真系统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
云计算中MapReduce分布式并行处理框架的研究与搭建
潮流
潮流
潮流
面向异构分布式计算环境的并行任务调度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