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古传技击术释名

2017-04-21 14:06尊我斋主人
少林与太极 2017年3期
关键词:又名少林八卦

尊我斋主人

一技有一技之特别名称,及其遗传习惯之词语。苟不详为解释,茫昧从事,顾名而不知其义,此亦见笑于方家者也。至其名称之同异,有为少林之专称者,有为各家所通称者,雅俗各别,名词互异。兹取其寻常通行者,略记如下。其过于俚俗,如江湖卖技者之信口呼称者,不取焉。

按:江湖卖技者流,称拳向上冲,为朝天一炷香。两手上下摆列,称为狮子大开口。骈二指而出,则称为双龙出洞。如是等等,真难记其数。唯其太俗,故不取焉。

一、地盆

注:少林之名称,列于首方,至各派之称,附之于下,后即仿此。

通称马步,又称骑马桩。有八字马、川字马、一字马之别。

二、呼吸

少林又名练息法。北派称提气,湘、黔称提桶子劲。

三、指法

1.少林一指称金刚指,通称金针指。

2.两指称金剪指。

3.三指称三阴指,又称鼎足指。

4.四指齐出称金铲指。

四、掌法

1.五指紧排,称柳叶掌,又称般禅掌。

2.出掌时指尖向下(即翻掌),称托叶掌。

3.五指曲钩,称虎爪掌,又称金豹掌。

五、阳手阴手

1.阳手(即手掌朝上之式)。

2.阴手(即手背朝上之式)。

六、牵缘手(又名阴阳回环手),剪手(又名金叉手),通称双阳踏手。

七、马不动而身稍折为吞法,手从外推为吐法。

八、右手三指平握,食指大节锐出,称灌拳;外四指平握,中指突出,称点拳。

九、与人搏斗,正中直进,称踩洪门;左右取势称侧锋,又称踩边门。

十、右足直立,左足曲而高起,两手作鹤嘴式,平膀合抱(相距五六寸),努目直视,称英雄独立。

十一、左手前照作拦势,右手排掌向后一扫,称乌龙摆尾。

十二、前足曲而后足直,步法大开,身朝前扑,两手作虎爪掌前推,称黑虎推山手。

十三、足照上式,两掌作欲推势,称白虎望路手。

十四、矮馬,右足伸长,头向前望,两手朝后照抑,称白虎反沙手,又名寻豹儿手。

十五、演拳时,踏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等方,为踩八卦。

十六、半马(即身稍蹬下,两足分开,如长三式)称子午桩。

十七、击肩窝之合缝凹处,称灌穴。

十八、用双掌斫敌人之膀肉,称双刀斩鼠法;击尺脉后之脉根,称斩龙手。

十九、击敌人之腰肾穴,称为踢灯(肾为命门之火,故名踢灯,以用足力故也)。

二十、击两太阳穴,称金钱穴。

二十一、动手即先用足踏敌人之足尖,称倒树法。

二十二、以掌刷击敌人之眼目,称铁帚手。

二十三、闪至敌后,拍击或斫击敌之脑后穴,称换枕手。

二十四、击敌之尾脊穴,称曰沉海手;击肾阴,称日托阴手。

二十五、灌击敌人之耳根,称曰照风手。

二十六、踏丹田气海穴,称曰踩八卦。

二十七、胸膛直入,称曰大撞碑手。

二十八、击人中,称破瓜手。

二十九、插咽喉,称独蛇寻穴手。

三十、灌腋窝,称曰贯膛手;击肋下空处,称挝边手。

以上不过略就寻常称谓,稍为释之。其余一切微近俚俗者,则从阙焉。或有问日:其中之名称,有近于似者,固亦确有至理存焉。至如踏丹田气海称踩八卦,未免名不副实,此何意也?答日:以名实而论,其中不副者甚多,不仅此一端为然耳。但以个中人多用此称谓,几成习惯,所谓积习既久,未能免俗者此也。是编乃数十年前之旧抄本,其间鲁豕鱼亥,讹误甚多。兹为改订而略加润色,亦以留当年之雪泥纪念焉尔。

(编辑/高翔)

猜你喜欢
又名少林八卦
“龙生九子”都有谁?(下)
少林小罗汉拳(十)
微有声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葫芦瓜
少林武术之技术体系
甄嬛演义等3则
王培生八卦散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