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7-04-21 03:32张宏彦
黑龙江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业化县域经营

张宏彦

(中共肇源县委党校,黑龙江 肇源 166500)



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张宏彦

(中共肇源县委党校,黑龙江 肇源 1665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以期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农业政策

1 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县域经济是我国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各项功能都较为完备的区域性经济,可以说区域经济早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且对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县域机构目前发展已经相对完善,同时它也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区域平台。所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发展俨然已经成为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亦对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如若我们对区域内主导产业同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关联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阐述则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内主导产业互动关系Fig.1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2 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有利于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农业劳动力,其早已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济而发生了改变,所以,面对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改变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其农业劳动力分配也势必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渐推广,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给农业劳动人员创造了更多参与其他产业生产的机会,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保障,低廉的劳动力也将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有效缓解个别行业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使我国与发展国家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2.2 有利于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各个要素在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中势必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全新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构建,极大地满足了农业市场竞争需求,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2.3 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模式创新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单一、生产效率低下且对环境破坏较大,农业产业化极大地优化了这一问题。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围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的全新发展理念,以精品为依托,将优质作为生产理念,不断进行农业生产模式创新,推动县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重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政府也应推出相应的农业扶持政策,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大宣传力度,使其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使现代化农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更好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后,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优势,拉动县域经济产值的增长。

3.1 加快农业市场化发展进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逐步推广极大缓解了小农经济与市场化间的相互矛盾,加快了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与此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很大程度上直接保障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人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农户多以分散经营为主,缺乏对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正确判断,造成市场应变能力不足。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难以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难以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不可调节的矛盾。因此,应将树立龙头企业作为完善与改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强化与国内外市场间的联系,尽可能收集全面的农业市场信息并做好相应反馈工作,从而更好地提升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服务,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搭建一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桥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3.2 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产业发展

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备丰富资源的县域地区在农业产业上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可行性发展战略。县域地区资源优势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想要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产业发展,必须要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实现对县域经济的合理分配,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应将当地的实际资源优势放在首位,对生态、绿色等具有特色的资源产业链进行开发,提升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城乡发展环境。

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认清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科学合理地选择县域经济战略决策,发挥农业产业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逐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产值增长,有效解决县域经济中的“三农”问题,始终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县域地区可以根据地区优势,采取合理的招商引资策略,实施经济发展措施,集中力量、开拓视野,逐步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县域经济发展应以长远的眼光,坚持国内、国际市场共同开发,引入国内外资金投入,建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共同发展模式。加强农业产业基础建设,发挥现有农业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县域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有意识地培养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吸引外界资金流入,建立县域农产品市场,政府扶持农业支柱型产业,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4 结语

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我国提升国民经济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全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深入进行农业产业化分析,根据县域地区特色,开展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农业经济,营造良好的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实现农业产值的不断增长,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1] 刘永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域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常德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59-60.

[2] 张淼.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47-48.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ZHANG Hong-yan

(CPC Zhaoyuan County Party School, Zhaoyuan 166500, China)

China a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modern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ree rur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hop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County econom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policy

2016-10-05

张宏彦(1971-),男,大学本科,高级讲师。

F127

B

1674-8646(2017)02-0187-02

猜你喜欢
产业化县域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系统产业化之路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