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写作意识

2017-04-22 22:26方小君
教师·上 2017年3期
关键词:求真文字意识

方小君

一、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写作时心中有特定的阅读对象和明确的表达目的,以及有利于对象接受的表达方式,才能将无形的意念转化为有形的文字。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整个写作活动的结束,要把自己放到读者的位置,以读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作文,去反省写作的得失,进行二度创作。读者意识对学生写作具有极大的价值,它克服了学生写作的盲目性和应付式,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的目的、价值,使之不得不在写作时“瞻前顾后”,尽自己最大可能创作出表达自身意志的最佳文字,使“读者”与“作者”的沟通在二维角度的审视下得以完美。那么,学生在写作中如何才能具有读者意识呢?

1. 求真意识

文章要有真性情。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性格与品质,透过文字,我们应该给读者一个真实的自我。求真就是要尽量选择真实可感的材料,即便是虚构的内容,也要讲究逼真的效果。一次考试中出现十几二十篇写父母离异或孤儿的文章,那就很不正常了。求真还要在语言上下功夫,不能写些空洞、虚幻的字句,让人读之毫无收获或是一片茫然。叙事描写要使语言有画面感、场景感,让读者通过文字能还原一个真实、形象的场面。求真还表现在文章不隐藏作者,而是要借助文字“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作者,使之感到亲切、亲近,从而在阅读中能与作者直接对话。

2. 求善意识

求善意识主要针对主题而言。求善就是要在立意上表现出公正、平和、善良、高尚、美好的情感倾向。文章立意要辩正,避免走极端,要体现出公正客观的态度。对自己所反对、所批评的内容用语应体现作者的理性、平和的气度,对美好事物、高尚行为应该肯定、赞扬,体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审丑的前提是对美的期待。总之,透过文字让读者看到的应该是颗向善、向上的心,这样的文章对人才有教益,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愉悦。

3. 求美意识

只有美的东西能引起人的愉悦,而愉悦的情绪又反过来影响着人对外界事物的主观评价。评价一篇文章固然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但读者的主观感受是影响评分的重要因素。如果阅读成为一件艰难的事,那么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因而,我们应树立使自己的作品“美”起来的意识。要讲求结构的对称和完整,使文章在外形上趋于平衡协调。对称与圆满是东方人的审美习惯,而很多学生却忽略了这一点,虎头蛇尾、头轻脚重或是结尾残缺、分段不当,各部分文字分配比例不協调,丧失了外形美。因而,写作之前要列好提纲,理清思路,安排好开头、结尾以及各部分的文字比例,处理好分段及详略。如果在写作前能“胸有成竹”,那么写起来就能挥洒自如。

语言是思想的“衣服”,这件“衣服”要“新”要“艳”,就需要推敲锤炼,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运用语言还要克服思维习惯的惰性,克服“套路”,避免文字使用的“撞车”。在具体运用上,可以从诗词中汲取养料,从名家名句中借鉴精华,从口语中提炼味道。当然,外在形式的美取决于内在思维的清晰度,所以,锤炼篇章、结构以及语言,还得从思维这个根本上下功夫。

4. 求新意识

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的东西不会让人引起兴趣,写作要树立求新意识。首先,应在文章样式上别出心裁。在符合文律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的写作样式,如报告、书信、公函、日记、检讨书等,也可自己创新样式,其次,应在思路上求新。“文似看山不喜平”,毫无波澜的文章显然不能让读者激动。在思路上求新,一方面是选取最佳突出口,另一方面是采用变式的叙述方式。如倒叙、补叙、插叙来设置悬念,将相声中的“包袱”运用到写作中来,引起思维的跳跃。再次,要在立意上求新,要能言所不能言,言所未曾言,要体现作者思想的睿智,而不能让思想流于平庸,谈道理不痛不痒,抒感情不紧不慢,要尽力使读者在阅读中受到震撼或是引起深层的共鸣。最后,要在选材用例上求新,抓那些新出现的、典型的例子,选取生活中闪光的细节,让材料带动语言新起来。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要多开展课内外阅读。可是,很多学生仅仅停留在浏览或摘抄优美词句的层面上,这样的阅读其价值不大。我们应该更关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树立写作意识。所谓写作意识,是指阅读文章时,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揣测、想象、推敲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并透过文字表层深入思维层面,重构作者写作经过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能主动地转化成一种阅读视角去读懂、读好每一篇文章,也只有这样收获才能最大。基于学习的目的,阅读就是要将文章抽丝剥茧,理清文章的深层结构,看到文章在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思维独到之处,并对其作出评价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特点的文章往往是有思想深度或是结构新颖的,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借鉴学习的。因而,可以说读文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读思维。

在作文训练中,理应将读、写二者结合起来。摒弃过去读、写分离的单一训练,重视读写相互融合、渗透的思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写作意识。如此,学生写出一篇篇文情并茂的佳构妙作,完全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莆美阳下小学)

猜你喜欢
求真文字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张锦绣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