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番的底气

2017-04-22 11:09王兰
汽车观察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汽车座椅主机厂座椅

王兰

李尔在全球共有240个基地,其中81个基地在亚洲。

不仅有自適应巡航智能汽车,还有自适用智能汽车座椅。

不仅在财富500强当中排名第154位,而且品牌额远远超过星巴克、雅诗兰黛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不仅是所有汽车零部件中仅次于发动机成本的第二大零部件,还是汽车中最重要的安全件之一。

不仅全球350款车型中使用了其产品,还能在一辆车中占比2万美金的成本价格。

这就是,全球领先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

李尔共有汽车电子电气与汽车座椅两大事业部,全球共有13.6万名员工,在全球36个国家共有240个基地。其中,81个基地在亚洲,因此亚洲市场是李尔重要的海外市场。

李尔公司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Jay Kunkel)强调,汽车电气电子与汽车座椅实现融合后,智能化座椅将会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各大零部件巨头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实际上李尔在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更高,其中北美市场占比43%,欧洲、非洲、亚洲合计占比50%以上。如果加上李尔在中国以及在亚洲非并表合资企业的销售额,亚洲市场占比高达32%。

“亚洲是对我们来说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尤其中国市场更是亚洲重镇。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市场,李尔业务的增速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速。”蒋·孔克将其归结为:技术上保持持续的领先性和适应性、产品保持高性价比和高价值以及设计和生产的本地化思路。

中国市场在李尔亚洲市场中占比高达62%,且从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李尔在中国市场实现快速发展——销售额从年约3亿美金上升为约40亿美元,座椅工厂数目10家增长至30家。同时,电子电气工厂也从10年前的2家增长到去年的8家。

蒋·孔克补充说:“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中国已经站稳脚跟的城市数也由10个增加到22个。在中国的李尔员工数也从2005年的5千多名增加为2015年的2万2千余名,增长4倍多。”

事实上,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李尔公司一直深耕中国市场,并在汽车座椅以及电子电气方面实现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李尔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昌宏顺表示,李尔公司已连续7年在销售和股市收益上创新高,而对此作出最大贡献的正是中国。未来5年,李尔中国计划在今年销售额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

鉴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李尔今年6月份正式对外宣布了在华的新规划:2018年李尔将在上海新园区完成建筑面积为2万8千平方米的新亚太地区总部及技术中心。“这会大大加强李尔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力量,该亚太技术中心将与李尔慕尼黑技术中心、底特律技术中心相比肩,实现真正的世界一流的设计和技术研发中心。”蒋·孔克说。

据了解,李尔以福特、通用等美系汽车主机厂为第一大客户,总之在全球有350款车型都使用了李尔的汽车座椅。蒋·孔克说:“李尔座椅无论是A级、B级、C级,还是在豪华车市场都有不错的销售表现。”据介绍,一些跑车、豪华车的座椅在碳纤维等新材料应用、座椅包裹性等方面都有非常严密的要求。李尔在匹配法拉力全系列的车型、加利福尼亚车型、玛莎拉蒂以及奔驰运动型轿车领域均实现了技术突破。

“我们为丰田高性能跑车限量版供应的定制化座椅,主机厂就在座椅碳纤维和皮革方面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且成本相当高,一个座椅成本约为4千美金。”蒋·孔克总结李尔座椅是一家在全球座椅领域实现垂直整合最出色的一家厂商,也是汽车皮革领域最大的一家供应商,更是拥有业界最领先的剪裁和缝纫能力的企业。总之,李尔不仅能够为主机厂客户提供早期设计方案,也能提供定制化内饰设计。

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近两年,凭借半自动以及全自动驾驶的东风,汽车座椅不仅主打舒适性及安全性,也将智能化作为重要的设计因素。

蒋·孔克对《汽车观察》记者说:“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后,我们的座椅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如果一家人出去游玩,将汽车设定为自动驾驶之后,司机能与后排的家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进行其他娱乐活动。”

他说:“座椅也可以变的越来越高科技,比如我们正在研究的主动式姿态调整这一功能,通过传感器技术来感知座椅上重量、压力分布以及热量集中程度等,通过对座椅进行主动调整让驾驶员更健康。”

据了解,通过传感器可以非常及时的了解驾驶者的姿态和相关生物信息。可以通过心率、血压的高低以及眨眼次数来判断疲劳度,采集数据之后对智能座椅进行主动、智能调整,并辅以震动、警示闪光等警示功能提醒。

此外,针对日趋明显的汽车轻量化趋势,李尔公司率先推出了新一代ECO座椅骨架。该骨架是李尔拥有专利的一款产品,在座椅、空调、加热、制冷以及按摩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李尔亚太区座椅工程副总裁Steve Gamache补充说:“碳纤维虽然在成本来说比传统材料贵出很多,但是性能也高出不少。比如说能够实现50%-60%的减重,是非常突出的轻量化材料,再者在轻薄性方面,以及在横向的支撑包裹性方面也非常出色,对于高性能跑车来说是绝好的一款材料。”说明,无论是轻量化设计、安全性设计还是智能化设计,汽车座椅的技术发展速度丝毫不逊色于汽车整体发展速度,李尔更是如此。

支撑李尔座椅连续增长的内因则是背后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不管是人力配备还是设备配备我们都做出了巨大投入,确保不仅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同时将在中国从事高科技的研发。” Steve Gamache这样说。

跟随李尔的工作人员,《汽车观察》记者参观了李尔的试验中心,现场有无数个假人模仿各种乘坐工况进行试验。“通过模仿各种环境,验证李尔座椅是否在抗皱、抗磨、耐高温等方面达到主机厂的标准要求;通过模仿车祸状态下座椅对人的保护作用来验证安全等级。头枕太硬会加重对人的伤害,头枕太软起不到支撑保护作用,为了达到最佳平衡点,我们需要进行不计其数的试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一套新开发的座椅从试验到测试到量产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Steve Gamache表示,汽车座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骨架、滑轨、发泡、面料、舒适性等方面全套的整合能力。在亚洲,李尔的骨架研发已实现模块化和灵活性架构,是一种可以能实现跨区域、跨细分市场的通用性的架构。

无疑,汽车座椅作为成本仅次于发动机的汽车重要安全件之一,它的产品品质对于整车来说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汽车座椅主机厂座椅
轿车座椅靠背塌陷解析
主机厂销售返利运用及会计实务处理探讨
主机厂憋出的技术
经销商管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奥秘精灵的话
防酒驾汽车座椅
座椅秒变车锁的自行车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五要素助配套厂赢得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