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背景下的大学生信息行为初探

2017-04-22 12:34齐凤艳张烨杨钟强
图书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齐凤艳+张烨+杨钟强

[摘 要]以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调查分析为基础,将论文写作作为大学生信息行为研究的背景,分析了论文写作任务下的大学生信息行为,包括资源的来源与利用情况,主题构建、资料查询及教师的评价,从而发现大学生信息行为和写作中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最后本研究介绍了一个写作模型,以揭示写作任务的复杂性和影响写作的各种因素,包括资源、时间、重视程度、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行为;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1-0054-05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定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信息社会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和利用。在综合能力方面,论文写作能够培养和检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者要广泛参与资料收集、数据整理、证据提炼、文章构思、结构安排、论文修改等多种活动。信息查询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总是由某些更广泛的任务激发的。因此要理解信息行为,必须理解信息行为发生的任务背景。论文写作任务是引起大学生一系列信息行为发生的最常见的任务背景,为完成写作任务,查找信息、利用信息确立和修改论题,演进观点等。本文以信息行为和写作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依据,探讨论文写作背景下的大学生信息行为和论文写作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中以“论文写作and信息and大学生”和“论文写作and信息and研究生”为条件进行主题检索,经过筛选,得到相关文献54条。而关于高校学生信息行为的研究则有300多条,可见结合论文写作研究高校学生信息行为的研究是很少的。对这54篇论文进行分析,可以对目前大学生信息行为与写作相结合的研究状况总结如下:1)论文大部分篇幅的内容都是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需求、信息检索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所占篇幅很小。2)在与信息相关的研究内容中,多是从外部信息获取环境、图书馆如何服务方面来进行研究的,而对大学生具体的信息行为、信息活动中的认知过程、意义构建过程则基本没有涉及。3)在论文写作方面,从研究对象看,基本上是以毕业论文写作为主,其他论文研究缺失严重,从内容看,对论文写作过程中信息材料的利用、主题的提出、布局谋篇和写作中的递归特点论述很少。4)在研究方法上,问卷调查、采访等方法应用有限,而对于信息查询和写作这样涉及个体心智活动较多的研究领域来讲,问卷调查、采访等是研究问题的好方法。5)没有突出教师在文献资源查询、论文写作指导方面的作用。

1.2 国外研究现状

比较而言,国外将信息行为与论文写作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且比较深入,既有理论研究,也有调查分析。在此仅举几例。Jennie Nelson和John R. Hayes研究了大学一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进行信息查询时的一些情况,包括学生们使用了怎样的查询方法,制定了哪些检索策略,做出了哪些假定和目标,同时他们还研究了特定的课堂背景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写作的,等等。他们发现:如果学生们的目标仅仅是重新组织和再生产他人关于某个主题已经写了的东西,那么他们查询信息时,只要找到相关信息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学生们的目标是“论证一个新观点”或者“发现一个新角度”,那么查询时就要专注一个或多个问题,并且花更多的精力评价查到的资源的相关性和有效性[1]。Spivey将依靠材料的写作任务看作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担任着两个角色,一个是读者,从文本(资源)中构建意义,一个是作者,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文本。写作是一个认知过程,阅读各种资料的同时还要計划怎样将资源应用到要完成的文本中[2]。William Condon和Diane Kelly-Riley介绍了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发的两个大型评估项目,一个是写作评估项目,诊断学生刚入学时和中年级时在写作能力方面的变化,以决定写作课程内容的变化;另一个是批判思考项目,该项目开发了一个评估工具,评价学生的批判思考成果。这两个项目是有联系的,因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写作专家们相信,写作和批判思考紧密联系。一些著名的当代心理学家指出,高级认知功能,如分析和综合,似乎只有在语言系统尤其是书面语言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3]。Y Li的研究表明,虽然学生们常常将谷歌作为起始查询工具,学生们还是倾向于依赖谷歌图书和大学图书馆搜索引擎来查找学术资源[4]。

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本文将以调查和采访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相关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信息行为中的信息利用和以论文写作为背景的信息行为研究上,强调对情感和认知的研究,探索信息资源在写作中的作用,考察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应用信息资源,提出和建立论题,修正观点的状况;研究任务说明、教师要求、与他人沟通交流和主观认识等对完成任务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目前国内研究没有涉猎或涉猎较少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研究精心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大学生学术信息行为及论文写作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和《面向高校教师的大学生写作相关问题调查》,考察了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并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信息资源的来源及利用情况

调查显示,92.99%的学生认为充分的信息资源是完成学术任务的保障,当学生被问及在遇到学术任务需要查找信息,他们更偏好使用哪种信息源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越偏好某种资源,满分5分)时,结果如图1所示。

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对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4个常见原因评分,结果显示,最重要的原因是网络搜索“随时随地可以使用,非常方便”;而在调查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遇到的6大困难中,“学术信息太少”,是学生们认为最大的困难,第二大困难是信息的权威性难以辨识。所以,图书馆数据库、图书、期刊是大学生们完成学术任务时所必需的。并且,本研究对毕业论文和其他论文的调查显示,学生们引用的参考文献98%以上都来源于期刊或图书,而且以期刊为最多,显示了期刊论文对撰写论文的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一方面学生们偏爱网络搜索,而另一方面学生们撰写各种论文时参考的却大多是期刊和图书)呢?结合调查结果和对学生的采访以及多方面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写作任务的初始阶段,一般会涉及概念明晰或者专业发展概况方面的问题,此时网络搜索引擎会是学生们最常选择的信息查询渠道;2)本研究调查显示,学生们在撰写论文时,对于信息的可及性、新颖性、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五大特点,最看重的还是准确性和权威性,他们更相信期刊和图书的权威性;3)一些学术搜索引擎功能还是相当强大的,也能够查找到大量的全文资料,并且访问不像图书馆在线数据库那样受校园网域名限制。

那么,教师对大学生在写作任务中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利用情况的评价如何呢?教师认为大学生的信息查询能力和利用资源提炼主题的能力大部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如图2、图3所示。

3.2 主题构建、资料查询与心境方面

本研究调查了写作任务初始阶段学生在主题方面、资料查询方面所处的状态,包括写作主题是否明确、查询资料是否有信心、是否感到焦虑等。调查结果如圖4所示。

对图4进行分析可知:虽然有的大学生明确写作主题,但是也有的大学生不能够明确把握写作主题,两种情况的比例大体持平;对查到所需资料的信心也不是很充足,并且对写作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感到焦虑;而之所以缺乏信心和焦虑都是由于资源不充分,不足以建立一个对写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或者说,还没有找到焦点信息。根据库尔索的理论,用户在信息行为的整个过程中经历6个阶段的同时,还经历了思想、情感和行动三方面的相互作用(见图5)。而且信息查询焦点的形成是论文写作指导性观点形成的前提。

信息查询研究的一致观点是,用户的广泛任务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写作是一个涉及信息查询的广泛任务,用户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因而也就扮演了设计者的角色[5]。在任务的初期阶段,设计者要建立一个指导性观点,也就是一个既简明扼要又提纲挈领的观念或原则,后续设计行为都是围绕它进行组织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掌握的材料越来越多,可能会发现竞争观点或更有说服力的观点(信息偶遇),从而改变研究方向,将原来的观点放到一边,或者放弃。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意外浏览到与自己信息需求相关的不熟悉或从未接触过的内容时的情感状态,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新信息又引起另一轮信息查询以及由不确定到确定、由焦虑到充满信心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所以说,实践任务背景下的信息查询行为并非如库尔索信息行为模型所展现的那样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如图7所示。

3.3 比较研究方面

首先,本研究对比了本科三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在检索学术/专业信息求时信息源偏好方面的调查结果,如图8所示。

在检索学术/专业信息时信息源偏好方面的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1)虽然两类学生都重视图书馆数据库和网络搜索引擎,但是研究生组给予图书馆数据库的评分更高;2)在期刊与图书方面,研究生组更偏好期刊,而本科组更偏好图书;3)研究生组更善于利用社交网络,对学生的采访表明,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与教师和同学探讨学术问题的频率更高,并且他们在学术论坛发帖、回帖的次数也更多。

其次,对比研究还发现,50%的三年级本科生和88.24%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认为对写作任务的重视程度会影响整个写作过程和论文的水平。Nelson的研究[1]中,接受调查的两位学生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让一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写一篇关于智利总统阿连德被推翻期间智美关系的文章时,她解释说,如果她的专业是历史学,她会在论文中分析围绕这一事件的不同观点或各种事实展开生动详细的论述,并且觉得评价美国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将是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任务。然而,实际上她是工程专业而不是历史专业的,因此她会选择一个容易写的主题。对于这个容易写的主题,她可能会堆砌一些相关文献,之后在结尾部分插入一些分析性的引语了事,并且她打算在计算机终端直接撰写。而如果她是历史专业的,她就会谋划写一篇富有挑战性的论文,她会先迅速地拟几个草稿,然后认真分析参与和见证这个历史事件的人们的讲述。她解释说,后者比前者更有趣。而另一位计划毕业后成为教师的公共政策的学生说,他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与众不同的视角,他认真回顾自己的知识储备,那是形成基础假定的所必需的材料,并到图书馆查找资源以证明自己的假定。他常常在学术社区提出观点,并向专家请教。他想发现一个新角度,做出创新,并发表他的论文。因而他的计划和具体实施等自然不同。

Nelson的研究还显示,对论文写作任务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写作的投入情况。重视度低,投入少的学生往往认为任务非常无聊,觉得完成论文写作任务只不过是重述已经知道的信息而已。他们一方面花费的时间少,一方面却抱怨任务没有挑战性,毫无意义。而那些对写作任务重视度高,投入多的学生似乎太全力以赴了,没时间停下来评估任务。但是他们却评估了他们自己的工作过程、目标和标准,高投入的学生为每个过程都建立一个目标,根据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写作过程,而低投入的学生却没有做这些工作。

4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工作重点

4.1 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列举了19项衡量和评价学生写作情况的标准,教师们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前8项是:在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论点的可信度、引用的正确性、论据是否充分说明论点、是否清晰正确地再现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材料的质量是否可靠、是否有焦点或统一的思想、阐述的清晰度、行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教师们应用这些标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价。当教师们被问及对学生资料查询方面有哪些不满意时,教师们的评价可以分三个方面:一是资料查询的范围和深度都有限,不全面且效率低;二是不能很好地利用专业数据库;三是态度不认真,大部分学生没有用心查资料,敷衍了事,主动拓展调研比较少。在观点或主题提炼方面的不满意之处包括:主题混乱或偏离主题,内容不全面,人云亦云和抄袭等。

4.2 未来工作重点

4.2.1 注重在平时就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信息查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大学,一般不要求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但是学位论文是必须写的。黄振永、鄢永明、裴雪丹主编的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教材《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实用教程》指出:“学位论文是毕业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是检验毕业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科研能力、批判思维等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该书还具体列举了撰写学位论文的5点意义:1)有助于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规范,深刻体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2)有利于让学生巩固和升华课堂知识,深刻体会“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3)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灵活掌握研究方法;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综合能力;5)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磨炼坚毅性格、训练开拓创新精神[6]。从以上對学位论文的定义和意义的阐述中,可以看到论文写作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各种能力的一个契机。上面调查中教师指出的学生的各种问题都说明,有的学生一种或多种能力不足。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这些能力的培养,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材料搜集、主题提炼方面的作业,才能够使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和锻炼。如果没有平时的培养,写毕业论文时才强调,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4.2.2 加强对论文写作任务的重视。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与搜狐网的教育频道于2007年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2 243名调查参与者中,71.3%的人认为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这个调查说明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不够,教师们也认为他们撰写论文时敷衍、拼凑、缺乏主动性。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有的学生态度不端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论文写作时间短。他们一般是大四下学期才开始写毕业论文,短促的时间内就要完成选题、构思和写作,再加上大四下学期学生们又要四处奔波找工作,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被大打折扣。本研究的调查中有教师反映,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大多很被动。

因此,要提高对论文写作的重视,就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保障。只有时间充裕,才能够保证掌握资料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够深思熟虑地做好选题和章节组织工作,才能够有时间认真修改、加工和润色。所以,加强对论文写作任务的重视,必须首先从时间保障上开始,教师提前布置,并要求学生制定写作计划,要求学生按照计划严格实施。

4.2.3 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写作环境。

(1)能够迅速提供反馈。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们的资料查询情况和论文写作进度,积极回答学生们的提问,对学生的草稿或提纲提出反馈意见,能够指导学生的选题、选题发展,也能够为学生信息查询提供了线索。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们的信息查询能力、利用资源提炼主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处于中等偏差的水平,因而,教师的指导和意见反馈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有利于减低学生资料查询和写作过程中的焦虑,增加他们的信心。

(2)聚焦高水平目标。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促动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要使学生放弃低投入的只是资源信息再生产的目标,教师就不能只做检查者,就不能够只是查找形式和内容中的错误而已,而是要提出高水平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已有资源,形成自己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阐释。

[参考文献]

[1]Jennie Nelson,John R.Hayes.How the Writing Context Shapes College StudentsStrategies for Writing from Source[J].Technical Report,1988(16):1—26.

[2]N.N.Spivey.The Constructivist Metaphor. Reading,Writing,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M].1997,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

[3]William Condon,Diane Kelly-Riley.Assessing and Teaching What We Valu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Level Writ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J]. Assessing Writing,2004(9):56—75.

[4]Y Li.Undergraduate Students Searching and Reading Web Sources for Writing[J].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2012,49(3):201—215.`

[5]Simon Attfield,Ann Blandford,John Dowell.Information Seeking in the Context of Writing[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3(8):1—25.

[6]黄振永,鄢永明,裴雪丹.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101—1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