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闻人虞洽卿的传奇人生

2017-04-22 00:40潘真
检察风云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北租界宁波

潘真

初冬时节,在邢家桥南路虞洽卿老宅,见到虞洽卿的孙子虞家慎。70多岁的虞先生,退休环保工程师,从温哥华回上海小住。我听他的亲戚朋友称他“虞公”,交谈起来,方知是“虞工”。

“当年,有人说‘一角洋钿买十一个工程师,意思是你们工程师一钿不值!”虞先生不愿多回首不堪往事,却对“虞本正堂”的严厉家法、对孔孟之道满怀感恩,“我们虞家要求子孙后代好好读书,人人做‘师级干部——就是当工程师呀!”

今年早些时候,纪念虞洽卿诞辰150周年,海内外虞家后代汇聚到家乡慈溪。趁此机会,虞工在宁波、上海四处收集祖父的各种资料。后人们欢欣鼓舞,政府终于为虞洽卿正名了。

从“赤脚财神”到买办

虞洽卿幼年丧父,不到15岁即跟族人到上海谋生。在十六铺码头下船,撞上一场大雨,他心疼母亲纳的新布鞋,就脱了鞋提在手上,赤脚走进望平街上的瑞康颜料号,一进门,心急慌忙,脚下打滑,摔了个四脚朝天。老板见状,眉开眼笑,赶忙扶起他,非把他留下不可。原来,老板昨夜梦见一位“赤脚财神”进门,长得和眼前的少年非常像,而他进门即摔一跤,真像“活元宝”滚进门,不是应梦之人又是谁?

学徒工满师后,因个子高、长相周正,虞洽卿升任跑街。他态度诚恳,很讨人喜欢,和气自然生财,业务滚滚而来,一年里竟让瑞康赚了2万多两银子(为资本额800两银子的25倍),全店上下无不欢喜。十余年后,他入股成了瑞康的股东。

跑街让虞洽卿大开眼界,有一个重要发现甚至影响了他人生的走向:在十里洋场,要赚大钱必须与外商打交道,外语必不可少。每天工作之余,他跑到夜校读英语,坚持数年,就能跟外国人对话了。当时这样活络又能交流的中国人十分稀缺,外商都喜欢他。

虞洽卿顺势跳槽到德商鲁麟洋行,很快从经营颜料进口业务的跑楼(相当于副买办)升为买办,从此跻身上海滩的上流社会。他领着高薪,并从进口业务中获10%佣金、出口业务中获20%佣金,业余还兼做房地产、进出口生意。积蓄丰厚了,便花400多两银子向清政府捐了个候补道衔。20世纪初,他转任华俄道胜银行买办,又转任荷兰银行上海分行买办。38年的买办生涯积累下的经验、人脉等等,为以后创办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三北轮埠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租界当局交涉的“阿德哥”

法租界的宁波路(今淮海东路),因路旁有“宁波帮”的会馆四明公所而得名。1849年,法国公董局提出在此租地建造学校、医院,被公所全体董事拒绝。1874年,法方又要征地、迁坟、筑路,与宁波同乡会发生流血冲突。到了1898年,法方欲强行越界占地,开店的宁波人闻讯,率先罢市抗议,随后为其他各国外国人家里服务的宁波籍奶妈、大管家等全体响应罢工,直接影响到外国人的正常生活,迫使各国出面与法方交涉,法方只好灰溜溜偃旗息鼓。

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从发难到解决,历时达半年之久,在沪宁波同乡精诚团结,31岁的虞洽卿因外语好而参与谈判。他认为坚持罢市、罢工是最好的手段,“只需工商两界做我后盾,不怕法国人蛮横到底。”他鼓动洗衣业领袖沈洪赉率全市洗衣工不为法国人服务。罢工胜利,虞洽卿在上海的宁波同乡中崭露头角,被选为四明公所会董。有人觉得罢工赢在运气好,他否认,“这不是运气,乃是民气压倒洋气。”至于斗争成功的原因,他分析说:“同乡会多衣冠中人,诸事难办;四明公所皆短打朋友,忠厚多义。”

1905年初,上海又爆出“大闹公堂案”。官太太黎黄氏携十多名婢女经上海回广东,英租界巡捕以涉嫌贩卖人口拘捕了她。租界会审公廨审理此案时,英国陪审官侮辱中国会审官,激起公愤,大闹公堂,有国人放火焚烧巡捕房以泄愤。租界当局当即武力镇压,致使事态扩大。

此时的虞洽卿,已是上海知名官绅,与权贵阶层、社会名流、帮会头子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牵头发动了全市罢市,迫使租界当局惩凶让步。虞洽卿从此声名大振,时人尊称“阿德哥”,1930年出任工部局华董。1936 年,虞洽卿70大寿,宁波同乡会(位于西藏路480号)向租界当局提出,把北通苏州河、南接法租界、中间连通南京路和静安寺路的主干道西藏路,改名为“虞洽卿路”。租界当局破例批准,为这位上海“宁波帮”领袖改了路名。

“航运巨子”的家国情怀

虞洽卿心里,一直记着母亲的叮咛:“你大了如果发了财,应该对家乡做点有实惠的事情,不要专为自己享受。”

1913年,他开始回馈家乡——在余姚三北投资筑海堤、建码头,翌年创立三北轮埠公司,开设南北洋航线;并出资百万,在龙山脚下造码头,铺小铁路,办学校。30年后,又捐出自家天叙堂堂产田61亩,给山下小学作校产,当地《新浙东报》曾以“我抗日民主政府褒扬三北热心文教人士”为题详细报道。

因先前已与人合资创办宁绍轮船公司,并在上海发行股票,靠宁波同乡支持与外商轮船公司抗衡,虞洽卿经营起独资的轮船公司就有了相当的经验。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国轮船公司的船纷纷奉命回国备战、参战,致使中国沿海、沿江一带进出口货物积压,运费大涨,业务不断,三北公司因此发展迅猛,扩大为航运集团。到抗战前夕,三北航运集团已拥有轮船33艘,总吨位超过9.1万吨,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开辟上海至宁波、天津、福州及长江航运等航线,不仅远及长江中上游的四川,而且业务扩展到东南亚地区,居中国民营轮船公司之首。虞洽卿成了民国时代的“航运巨子”,当选为上海航业公会理事长。

早在辛亥革命期间,虞洽卿就腾出房子供同盟会秘密活动,派人保护同盟会上海支部负责人陈其美的安全,组织革命军饷征募队,捐款缓解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等。上海发动起义后,陈其美派他去苏州,成功游说江苏巡抚程德全易帜。革命军攻打南京,他代江浙联军向外国人购买枪械,并亲自押运子弹到南京天堡城下。

1915年,为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他在上海组织救国储金团,用以扩充实力,维护民族工业,打击日货。1931年,日本军方在朝鲜煽起排华反华浪潮,他又率先在上海组织反日援侨委员会,公开发表演说,痛斥日本军国主义暴行,还宣布与日本经济断交。抗日战争中,三北公司有3万吨船被政府征用炸沉,用来封锁江阴要塞;另有2万吨行驶长江的船,因江阴堵塞无法通行;留在上海的4万吨船,经意大利驻沪领事的同意,挂意大利国旗继续营业。身为上海难民救济会理事长的虞洽卿,募集大笔款项,冒着生命危险,与意大利商人泰米那齐合伙组织了中意轮船公司,从西贡、仰光运大米到上海,解救了租界内难民拥挤而缺粮的危机,公司获利颇丰。

日军占领上海后,曾威逼利诱虞洽卿充当上海伪政府市长。此时,蒋介石令宁波专员公署转来两份电报,其一劝虞洽卿到内地从事工商业建设,其二问他何日启程。虞洽卿潜往重庆,与王晓籁、朱联馥等组织三民运输公司。后又到昆明,跟龙云接洽,与西南财阀缪云台合资开办三北运输公司,购买300辆美国道奇牌卡车,把国内亟需的汽车零配件、五金器材等从缅甸仰光贩运到四川。他设法搞到一张蒋介石的“手谕”,写明此即“抢运物资”,沿途军警不得加以留难。在為国奔忙的同时,虞洽卿自己又获大利。

直到病重弥留之际,这位爱国民族资本家还留下遗嘱:拿出千两黄金,支持国民政府抗战。

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展览一隅,有个温暖的细节属于虞洽卿:面对前途未知的犹太人难民,各国同行只肯卖出双程船票的时候,他与泰米那齐合资的中意轮船公司不趁人之危,就卖单程船票。

外交档案中的神秘人物

对虞洽卿其人,我们以前只知道他是上海滩大亨,直到近些年才慢慢获悉他是白手起家的银行家、房地产商、航运巨子。在最近举行的一次纪念活动中,又听说虞洽卿还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位神秘人物。

复旦大学有学者去德国汉堡大学访问,在当地的文书档案中发现,虞洽卿的名字与1911年光复上海联系在一起——曾任沪军都督府顾问官、上海次长(相当于外交部商务部副部长)。而在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国,虞洽卿的名字一直活跃在中国外交的档案中。研究者说,虞洽卿的社会活动,主要就在晚清到民国这段时期,很可惜当时的外交资料很多还没找回来,这一段过往于是成了谜。

好在复旦已正式成立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虞洽卿资料与研究中心。让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的史料,来解开虞洽卿之谜。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三北租界宁波
我的三北
一图读懂宁波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