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7-04-22 14:43周华
医学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华法林

周华

摘要: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高危患者及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180例和瓣膜性房颤患者(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2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接受抗凝的170例(85%),接受华法林抗凝的30例(15%),无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而接受华法林抗凝的患者有近一半未定期监测INR值。对未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原因分析显示,医生未建议抗凝治疗占主要原因69例(40.59%),其次患者担心出血风险38例(22.35%),患者害怕反复检测33例(19.41%),患者对疾病风险重视程度不够25例(14.71%),由于经济原因5例(2.94%)。结论 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率低,医生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并应加强基层医生对房颤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普及抗凝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治疗;CHA2DS2-VASc评分;华法林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据统计,房颤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风险增加5倍[1]。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成为房颤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抗凝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诊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180例和瓣膜性房颤患者(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20例,其中男130例,女70例 ,年龄在40~80岁。CHA2DS2-VASc评分标准: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1分,高血压(H)1分,年龄≥75岁(A)1分,糖尿病(D)1分,脑卒中/TIA/血栓栓塞史(S)2分,血管疾病(V)1分,年龄65~75(A)1分,性别(女性Sc)1分。瓣膜性心脏病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及曾接受过机械/生物瓣膜或心脏瓣膜修补术,排除抗凝药物使用禁忌症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不能接受抗凝治疗患者。

1.2方法 调查了解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各年龄阶段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未使用药物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 根据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以及瓣膜性房颤患者(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20例,不接受抗凝的170例(85%),接受华法林抗凝的30例(15%),无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而接受华法林抗凝的患者有近一半未按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INR值,见表1。

2.2未使用抗凝药物原因分析 对170例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及原因分析,见表2。

3 讨论

心房颤动作为近两个世纪以来的重大疾病,引起了各个学会和专家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我国房颤总患病率约为0.77%[2],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在65~74岁房颤患病率约为0.77%,75~84岁患病率约为4.31%,8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2.6%。众所周知,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血栓脱落可进一步导致栓塞事件的发生。房颤对死亡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其增加卒中及体循环栓塞有关,同时,房颤相关卒中有着更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导致住院时间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房颤相关卒中的预防是房颤管理的重点,而抗栓治疗管理被证明可以降低房颤相关卒中的风险,其自然也成为了诸多指南中房颤管理的重点。阿司匹林对房颤卒中无预防作用已非常明确。对30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应用阿司匹林与不治疗相比,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相当。瑞典国家注册队列研究对11万例房颤患者随访1.5年,结果显示,应用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在缺血性卒中、栓塞事件、出血性卒中和大出血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故ESC2016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抗血小板药不推荐用于房颤卒中的预防。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华法林作为抗凝防栓代表药物,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它能够显著降低64%的卒中事件,并且能够降低26%的全因死亡率,获得各大指南的支持,但该药治疗窗窄,性质不稳定,受药物、食物等因素影响大,因而,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价格昂贵,基层医院使用率仍较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低,尤其中高危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胡大一等[3]研究显示,中国房颤患者的华法林应用率极低,仅为1.7%。本研究表明,近年来,基层医院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虽然和以前相比有所提高,但与指南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在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以及瓣膜性房顫患者(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20例,不接受抗凝的170例(85%),接受华法林抗凝的30例(15%),无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且高龄患者接受抗凝率低。而接受华法林抗凝的患者有近一半未按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INR值。本研究对170例不接受抗凝的患者调查发现,华法林抗凝不足的原因,除一些患者确实存在抗凝禁忌证外,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对房颤抗凝适应症掌握不够熟悉及担心出血等并发症,未向患者建议抗凝治疗69例(40.59%),其次为患者的因素,如患者担心出血风险38例(22.35%)、害怕反复检测33例(19.41%)、对疾病风险重视程度不够25例(14.71%)、经济条件差5例(2.94%)等原因。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加强自身教育,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房颤卒中预防方面的意识及对患者的正确决策力,另外,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积极宣传房颤卒中带来的危害,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抗凝治疗的益处,让患者了解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消除患者过度恐惧华法林可能造成出血的风险,并告知患者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定期复查INR,让患者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总之,房颤抗凝规范化的普及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15[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87-391.

[2]周维东.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现状分析与探索[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9):42-44.

[3]胡大一,孙艺红,周自强,等.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157-161.

编辑/钱洪飞

猜你喜欢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华法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探讨
浅析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