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17-04-24 01:34祁家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

祁家祥

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2科 平顶山 467000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祁家祥

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2科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47例。单一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组于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统计对比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血清心肌酶[LDH(血清乳酸脱氢酶)、CK-MB(血清肌酸激酶)]、血脂相关指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45/47),显著优于单一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LDH、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LDL-C、TC较低,HDL-C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2/47),显著低于单一组的21.28%(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血清心肌酶水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冠心病合并脑梗死;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与冠心病具有相同病理基础,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中脑梗死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供血障碍,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所致;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缺血性心脏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异常(狭窄、阻塞),引发心肌缺氧缺血所致[1-2]。因此,临床上脑梗死与冠心病常合并出现。该病为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较为复杂,以高血压、局部瘫痪及突然失声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全身瘫痪甚至死亡,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3]。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较为显著,二者联合可强化降脂,促进心脑功能恢复[4]。本研究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11—2016-01收治的94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47例。联合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0~76(65.37±10.12)岁。单一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51~78(66.15±10.89)岁。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通过头颅CT、MRI确诊,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脏主干动脉血管狭窄在50%以上;年龄50~78岁,患者或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排除2周内接受降压、降血脂治疗,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影响者;排除合并肾、心、肝功能不全者;排除近3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者;排除无法定时复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排除合并重大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疾病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单一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60)治疗,5 mg/次,1次/d,于脑梗死急性期过后晨起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9)治疗,10 mg/次,1次/d,晚餐后口服。2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保持稳定情绪,饮食清淡,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4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血清心肌酶、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心肌酶包括LDH(血清乳酸脱氢酶)、CK-MB(血清肌酸激酶);血脂指标包括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2组均于治疗前后抽取晨血,应用血脂自动检测仪对LDL-C、TC、HDL-C进行分析,LDH、CK-MB活性分别通过速率法与免疫抑制法检测。

1.5 判定标准 (1)应用NIHSS(卒中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越严重[5];(2)疗效判定:发病次数降低80%以上,脑梗死面积缩小50%以上,且静息时心电图正常为显效;发病次数均降低50%~80%,脑梗死面积缩小30%以上,且静息时心电图趋于正常为有效;发病次数均降低不足50%,脑梗死面积无明显缩小,且静息时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6]。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45/47),优于单一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单一组比较,χ2=7.231,△P<0.05

2.2 2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比较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比较 (±s,分)

2.3 2组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LDL-C、TC较低,HDL-C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LDH、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DH、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s,mmol/L)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比较 (±s,U/L)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单一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比较 [n(%)]

注:与单一组比较,χ2=6.114,△P<0.05

3 讨论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血供突发性停止或减少导致的脑部病变,包括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等,占全部脑卒中的70%左右,主要表现为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缺失症候。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具有极高发病率,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隐匿型、心肌梗死型、心绞痛型、心力衰竭型及猝死型,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二者均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近年来,由于人们逐渐转变的饮食习惯及不断增加的生活压力,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不断攀升,冠心病合并脑梗死越来越常见。因此,选择有效、可行方案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已成为临床学者关注的热点。

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因此治疗该病关键在于稳定斑块、降脂及缓解血管内皮损伤等。阿托伐他汀为临床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属于HMG-CoA(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可通过对HMG-CoA在肝脏内的生物合成的有效抑制,对血脂进行调节,还可促进肝细胞表面LDL-C受体合成,加快其分解代谢;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防止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保护血管内皮及抗氧化应激作用。但有研究[7]指出,阿托伐他汀应用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胃肠道不适及肝肾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LDL-C、TC较低,HDL-C较高(P<0.05)。提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治疗中,可显著降低LDL-C、TC水平,提高HDL-C水平。血液中LDL-C、TC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可沉积于血管内皮,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HDL-C为心脑血管病保护性因素,可有效促进胆固醇清除。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通过阻碍脂类合成代谢,抑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预防患者出现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研究[8]指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较单一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血脂及血清心肌酶的影响更为显著,原因可能在于二者联合应用对胆固醇合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LDH、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说明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治疗中,可减轻心肌损伤,一定程度保护心肌功能。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有力佐证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这可能是由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的抗炎及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对神经细胞同样具有效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优于单一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单一组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血清心肌酶水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1] 向恢利.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291-293.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7.

[3] 李玉林.病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7.

[4] 孟庆玲,张丽萍.文拉法辛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35(14):4 038-4 039.

[5] 陈慧敏,许逸飞.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2):1 072-1 074.

[6] 吴威.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 459-4 460.

[7] 余广兰.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 21(1):29-31.

[8] 李晓莉,李飞.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8-10.

(收稿2016-12-26)

R743.33

A

1673-5110(2017)08-0035-04

猜你喜欢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苯磺贝他斯汀片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乙酯与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