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疗效分析

2017-04-24 01:34张延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白蛋白机体

张延蕊

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ICU 郑州 450000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疗效分析

张延蕊

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ICU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05—2016-06我科收治的 96 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脑保护、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早期(24~48 h)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2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染、腹泻或腹胀便秘、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好改善重症脑卒中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并发症

重症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由于患者多合并意识障碍或伴吞咽困难,且其病程较长,机体消耗较大,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压疮、便秘、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影响疾病预后。因此及早营养支持对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文献报道,早期肠内营养具有安全、简便、廉价、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接近机体正常生理、促进肠蠕动及胆汁分泌、减少细菌易位、防治肠源性感染、肠衰竭等并发症[1]。本文选取我科收治的9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5—2016-06我科收治的9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CT或MRI确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卒中类型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所有患者发病早期均合并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6~72(64.73±10.02)岁。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52~75(62.38±11.78)岁。2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2组均参照最新《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监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颅压、脑保护、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感染、抗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治疗,并积极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于发病24~48 h内给予鼻饲管注食,患者床头抬高30°,普通患者给予瑞高肠内乳剂(国药准字H20056603),糖尿病患者给予瑞代肠内营养乳剂(国药准字J20140078),剂量20~30 mL(30~40 kcal)/(kg·d),经鼻饲管持续泵入,第1天速度约20 mL/h,若无反流、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以后逐日增加20 mL/h,直至达全量,最大滴速125 mL/h或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泵入速度。对照组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待意识清醒吞咽功能恢复后经口添加营养餐。

1.3 观察指标 (1)营养状况评估:通过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对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其中血红蛋白采用血常规五分类法血液分析仪检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并发症评估: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感染、腹泻或腹胀便秘、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营养指标均较入院时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s)

2.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2周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15,△P=0.042

3 讨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损而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甚至出现应激性溃疡,不能经口进食,且机体处于应激高消耗状态,可迅速出现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器官功能下降、病程延长、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增高[2]。已有研究证实,营养不良已成为影响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若营养不良长期得不到改善,不仅会影响病情恢复,还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出现多器官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或死亡。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是临床营养供给的两种主要方法,但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有优势,因为胃肠道不仅是人体的消化吸收器官,更是阻挡细菌及肠腔内毒素的有效屏障,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腔内营养物质减少或血流量减少均会使该肠道屏障功能受损[4]。而肠内营养不仅更接近机体生理,而且通过食物与肠壁接触,为肠上皮细胞氧化提供了氧化底物,刺激肠道细胞新陈代谢,增加内脏及黏膜血流量,改善肠道血流及氧输送,从而更好的保持胃肠道免疫功能[4]。此外,肠内营养还能刺激肠道蠕动及胆汁分泌,而胆汁中富含的分泌性 IgA 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黏附,提高机体免疫力[5]。有研究证实,危重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胃肠道功能可耐受情况下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不仅能减少危重症患者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6],还能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7]。目前,临床常用营养状况评估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等,持续上述营养指标低下不仅提示预后不良,且其下降水平与并病情严重密切相关[8]。有临床研究通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外营养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总蛋白、血糖、谷丙氨酸转移酶等营养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但血糖、谷丙氨酸转移酶受药物及基础病影响较大,而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半衰期短、更新速度快,是反应营养支持患者早期内脏合成蛋白的有效指标,且较血清白蛋白更为敏感,而白蛋白及血红蛋白临床检测方便、快速、价廉,常被临床用来作为衡量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否有效最佳指标[9],因此,本文以临床常用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为营养评估指标,以临床常见感染、胃肠道功能紊乱及电解质紊乱为营养相关并发症评估项目。宋士萍[7]等通过对10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4 d及21 d时各项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感染发生率情况,结合显示早期EN显著改善了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同时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并且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与本文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表明早期肠内营 养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腹泻、腹胀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而且临床应用简单、价廉、患者耐受性好。但鉴于本院条件限制,没有相关营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合理配餐,以后随着医院不断发展完善,可继续进行相关重症的个体化研究。

[1] 杜红妍,王丽,刘小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75-76.

[2] Seron-Arbeloa C,Zamora-Elson M,Labarta-Monzon L,et al.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 Care [J].J Clin Med Red Res,2013,5(1):1-11.

[3] Food Trial Collaboration.Poor nutritional status on admission predicts poor outcomes after stroke: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FOOD trial[J].Stroke,2003,34(6):1 450-1 456.

[4] 王翠婷,董晨明.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158-161.

[5] 陈德艳,陈捷.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2):79-81

[6] 陈征.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杂志,2014,33(11):93-95.

[7] 宋士萍,李莉莉,吕莹,等.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2):70-80.

[8] Ravesco P,Camilo ME,Gouveia-oliveira A,et al.A cri-tical approach to nuritional assess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Clin Nutr,2002,21(1):73-77.

[9] Bauer P,Charpentier C,Bouchet C.Parenteral with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J].Intensive care Med,2000,26(7):893-900.

(收稿2016-11-23)

R743.3

B

1673-5110(2017)08-0089-03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白蛋白机体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