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24 01:34李慧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脑出血优质高血压

李慧霞

河南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室 漯河 462000

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李慧霞

河南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室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利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及预后成效。结果 护理前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2组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2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护理后2组间心理状态及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优质组预后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预后状况的改善作用均较为显著。

优质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年龄为50~7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差,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有可能出现死亡、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1]。此外,由于高血压状态一直存在,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手术处理后血压水平控制仍不理想,很有可能会出现再出血的情况。研究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均较为严重,且死亡和残疾的发生风险也较首次脑出血显著升高[2]。相较于首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对于精细化、优质化、全面化的护理需求也更高[3]。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中应用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预后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01—2016-01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存在高血压脑出血病史,并经手术治疗后再次发生脑出血,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首次高血压脑出血未接受手术治疗者,存在其他类型严重的可能导致脑出血的疾病类型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存在沟通障碍或严重精神疾病者。利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优质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58~87(72.4±5.6)岁;首次高血压脑出血距离再出血时间2~16(7.3±1.2)个月。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7~85(72.6±5.4)岁;首次高血压脑出血距离再出血时间2~15(7.2±1.3)个月。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及症状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遵医嘱定时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做好基础指导等。

优质组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首先由科室领导、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普通护士共同组建优质护理小组,通过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需求,并根据统计内容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主要内容:(1)心理优质护理:心理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亲切、热情的问候和交谈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然后利用心理学护理技巧消除病人对预后情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的担忧,具体方法为典型案例法、成因分析讲解法、侧面谈话法、注意力转移法等;(2)病情监护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做好定时病情观察和记录外,还应加强夜间巡回,尤其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出血量较多或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者,应将其作为重点监护对象;(3)护患沟通优质护理:护患沟通优质护理需护理人员多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和意见,可行者需坚决执行,不可行则需详细向患者解释原因并征得其理解,还可通过握手、微笑、轻拍肩膀等方式给予患者及时的鼓励和支持;(4)预后改善优质护理: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保持自身卫生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病痛和康复训练,尤其注意控制血压水平。

1.3 观察指标 2组护理观察终点均为1个月后,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变化及预后情况。其中心理状况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定(SDS/SAS),两个量表总分均为20~80分,评分降低表示抑郁/焦虑状态减轻[4-5];生活质量借助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维度,均按百分制进行换算并以高评分表示对应维度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6];预后状况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定,总分为1~5分,分别以1分、2分、3分、4分和5分表示死亡、持续植物状态、重度残疾、轻度残疾和恢复良好[7]。

2 结果

2.1 2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护理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优质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心理状况变化比较 (±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2.2 2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优质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预后比较 优质组预后评分(3.5±0.4)分,对照组为(2.6±0.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5,P=0.000)。

表2 2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护理前比较,b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由于高血压病情加重导致脑底部小动脉逐渐发生病理性变化,最终导致小动脉管壁上逐渐出现纤维样或玻璃样病变,导致局灶性出血、坏死或缺血性病理改变。此类疾病不仅会影响血管壁的强度和弹性,甚至可能形成微小的动脉瘤,导致严重的后果。手术治疗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次发生出血的风险仍较高,由于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不仅对患者机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持续植物状态和死亡,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8]。由此可知,及时实施理想的护理手段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改善至关重要。

常规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应用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此种护理模式重点强调对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整体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作用并不理想,且预后改善作用也难以令人满意[9]。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不仅重视到病情发展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及不良影响,同时还注意对其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照护,通过不同内容和方向的优质护理操作能够达到多方面显著作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实施心理优质护理、病情监护优质护理、护患沟通优质护理、预后改善优质护理等具有多方面的作用[10]。心理优质护理的实施是改善此类病例心理状态、保证睡眠质量的重要举措;病情监护优质护理是避免出现紧急情况导致猝死或其他不良预后情况的重要保证;护患沟通优质护理是二者沟通的桥梁,也是医护人员向患者传递力量和勇气的基本手段;预后改善优质护理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多陪康复期患者晒太阳、走动等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由此可知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具有理想的应用成效。

相关研究指出[11],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日常行为能力的改善效果也较理想。本研究优质组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和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显著改善,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更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优质组预后评分远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情况,其优质较常规护理模式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在改善心理状态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且对于预后的改善作用也比较理想,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均较高。

[1] 林发牧,许小兵.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4): 2 224-2 226.

[2] 潘珏恒,郑颖锋,韦玺,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多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2):1 811-1 813.

[3] 张伟.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治疗策略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4] 黄雪梅,江柳,季少聪,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37-38.

[5] 孙雪,宋立强,张林林,等.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预防再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 2 167-2 168.

[6] 张静.青年人脑再出血与老年人脑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 7 309-7 310.

[7] 王玉心.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6,30(11):873-874.

[8] 王瑞平.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4):2 031-2 031.

[9] 赵丽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7):1 325-1 326.

[10] 王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943-944.

[11] 曲秀梅.综合性护理在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7(22):110-111.

[12] 侯志敏,潘秀静,张奉丽,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13):320-320;321.

(收稿2016-09-20 修回2017-02-20)

R473.74

B

1673-5110(2017)08-0135-03

猜你喜欢
脑出血优质高血压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