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

2017-04-24 00:07何玉娥余珊珊林红钟新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妊娠结局

何玉娥  余珊珊  林红  钟新娥  罗发进  黄敏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纳入60例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前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4月后入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硫酸镁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利尿传统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Apgar、脐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等。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胎儿脐动脉S/D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脐动脉S/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无差異(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TT水平仍无差异,但观察组Fg以及D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无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延长天数、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理性高凝状态,促进脐动脉血流灌注,改善新生儿结局,不增加产后出血危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2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5-0055-03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严重并发症,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指孕周未满34周的重度度子痫前期,其特点是发病早、病情重、母体并发症多,围产儿病死率高[1]。目前临床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不能对症治疗,因此常规内科治疗效果不佳[2]。近年来随着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深入研究,有学者发现患者存在过度高凝状态,凝血功能亢进,导致纤溶活性降低,形成血栓,容易导致微循环淤积,组织缺血缺氧加重,引起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4]。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抗凝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可有效改善循环、保护孕妇全身器官及胎盘血流灌注情况[5,6]。因此本文对我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60例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2)尿蛋白≥2.0 g/24 h或随机尿蛋白≥(++);(3)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脑神经症状;(4)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等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5)肝酶异常:血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6)肾功能异常:少尿(24 h 尿量<400 mL或每小时尿量<17 mL)或血肌酐>106 μmol/L;(7)低蛋白血症伴腹水或胸水;(8)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计数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l09/L;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9)心力衰竭、肺水肿;(10)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11)孕34周前发病。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2)近段时间内服用过影响凝血系统药物的患者;(3)有明显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4)预期24 h 内进行分娩或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2015年4月前入院为对照组30例,之后入院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8.4±4.3)岁。孕周30~33周,平均(32.7±0.6)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28.6±4.5)岁。孕周30-33周,平均(32.5±0.8)周。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年龄、孕周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解痉、镇静、降压等,积极对症处理,必要时扩容利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由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 mL:4100 IU,国药准字H20063910,用法:每次4100 IU 皮下注射,1次/d,5~7 d 为1个疗程,剖宫产术前12 h、阴道分娩6 h 停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脐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改变,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D-二聚体(DD)水平;(3)观察两组治疗后产后出血量及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评分,采用阿普加(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情况[6],分数越高,新生儿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脐动脉S/D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胎儿脐动脉S/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脐动脉S/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TT水平仍无差异,但观察组Fg以及D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指发生于妊娠34 周之前的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是危害严重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属于多系统损害疾病,常伴有严重的母体并发症(脑血管意外、DIC、肝肾功衰竭等),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及胎儿生长受限),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7-10]。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因发病早、病情发展快,病情重、易发生并发症,早产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更高[11]。目前研究认为妊娠期血液处于生理性的高凝状态,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存在病理性的过度高凝状态,其凝血功能亢进,纤溶活性降低,凝血-纤溶动态平衡被打破,易形成血栓[12,13]。血栓形成后微循环淤积严重,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重要脏器心肝肾等受损,导致母体并发症;胎盘微血栓形成使胎盘阻力增加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14]。因此广大学者认为,抗凝治疗可能对患者具有明显效果[15,16]。

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抑制微血栓的形成,改善肾小球循环,保护肾脏。本文对我院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TT水平仍无差异,但观察组Fg以及D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DD是体现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Fg则可有效反映纤溶活性,在观察组中DD、F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高凝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且纤溶活性较低,降低了血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妊娠安全性。在观察两组患者胎儿脐血流情况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胎儿脐动脉S/D、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胎儿脐动脉S/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运用低分子肝素后高凝状态明显改善,血流灌注量增加,减少了组织缺血缺氧情况,脐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而在妊娠情况中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无差异。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围生儿预后优于对照组,进一步体现了低分子肝素对高凝状态的改善,从而促进胎盘等器官血流灌注,供血供氧充足,减少胎儿窒息的发生,与目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理性高凝状态功能,促进脐动脉血流灌注,改善新生儿结局,不增加产后出血危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萍,余祯秀,谭晓燕,等.低分子肝素和丹参溶液联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5):629-631.

[2] 温秋赞,陈海意,肖洁,等.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5,37(6):860-862.

[3] 张娜娜,吕英璞,郭清,等.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18-4121.

[4] 潘雪华,江婷.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4):807-809.

[5] 童重新,邢小芬,乔书花,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2):193-198.

[6] 马立苹,陈媛媛,张西艺,等.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1943-1945.

[7] 蒋玉蓉,肖俏.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9):1127-1129.

[8] 麦玉玲,江燕萍,易艳琨,等.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43例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8):1251-1252.

[9] 夏艳梅,张雷,周辉,等.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症状和VEGF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5):573-575,578.

[10] 羅穗豫,王瑜.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资料回顾[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3.

[11] 陈乃珍.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514-5516.

[12] 胡奕芳.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16):3-5.

[13] 袁冰.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应用疗效对比[J].北方药学,2014,11(12):81-81.

[14] 陈艳芳.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5,35(3):109-110.

[15] 乔海英.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J].临床医学,2015,35(7):63-64.

[16] 董海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1):44-46.

(收稿日期:2016-12-10)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妊娠结局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