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1例

2017-04-25 03:50徐毓王朋陶海王菲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泪道泪管泪囊

徐毓,王朋,陶海,王菲

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1例

徐毓,王朋,陶海,王菲

副泪点;副泪小管;泪囊炎

先天性副泪点并副泪小管是先天性泪道异常的一种,单眼下睑缘副泪点并副泪小管临床较为常见,双眼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临床罕见,至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近期我科收治一例双眼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患者,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流泪偶伴粘性分泌物,1个月前患者自感流泪、流脓症状加重,影响生活,于2015年7月24日收入我科。眼部检查:双眼远视力1.0。右眼:泪囊区无红肿和皮下包块,按压泪囊区可见大量粘脓性分泌物流出;上睑泪乳头处可见两个泪点,近鼻侧上泪点呈线形,大小约0.2 mm×0.1 mm,远鼻侧上泪点形圆,直径约0.2 mm,两泪点相距约0.5 mm(图1A)。泪道冲洗:自远鼻侧上泪点进针约8 mm遇软性抵抗,可突破达骨壁,冲洗液部分原返,部分自近鼻侧上泪点返流,大量粘脓性分泌物返流,冲洗液不入咽,自近鼻侧上泪点进针7 mm可达骨壁,冲洗液部分原返,部分自远鼻侧上泪点返流,伴少量脓性分泌物返流,冲洗液不入咽。自下泪点进针5 mm遇软性抵抗,不可突破达骨壁,冲洗液大量原返,少量分泌物返流,冲洗液不入咽。左眼:泪囊区皮肤无红肿和皮下包块,按压泪囊区见大量粘脓性分泌物流出,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上下泪点位正,形圆,完全暴露内眦部见下睑缘近内眦侧及泪阜部分别各有一副泪点,形态与正常泪点相似,直径约0.1 mm(图1B)。冲洗泪道:自上泪点进针8 mm处遇软性抵抗,不可突破达骨壁,冲洗液自内眦侧副泪点返流,并伴有少量粘性分泌物返流,不可入咽;自下泪点进针5 mm遇软性抵抗,不可突破达骨壁,冲洗液全部原返,不可入咽。自内眦侧副泪点进针探查到独立的泪小管,管壁光滑,可达泪囊,冲洗液下冲上返,伴少量粘性分泌物返流;自泪阜部副泪点进针4 mm遇软性抵抗,加压不可突破,冲洗液部分原返,部分自上泪点、下副泪点返流。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图2A、图2B):右眼内眦部造影剂存留,双侧鼻泪管阻塞,泪囊窝造影剂存留。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入院诊断:⑴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⑵双眼慢性泪囊炎;⑶双眼鼻泪管阻塞;⑷双眼下泪小管阻塞;⑸左眼上泪小管阻塞(不全性);⑹右眼上泪小管狭窄。患者分别于2015年7月27日及30日在局麻下行“左眼微小切口改良泪囊鼻腔吻合+左眼下副泪点、副泪小管探查+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及“右眼泪道内窥镜下泪道激光成形+右眼上副泪点探查+人工鼻泪管并双泪小管置入式人工泪管置入术”。术中探查进一步明确了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的诊断,因其对患者病情无明显影响,未行处理。术后冲洗泪道通畅,术后3个月取管,流泪、流脓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

2 讨论

副泪点或多泪点是先天性泪道异常的一种,单眼常见,多位于正常泪点的鼻侧。与副泪点相连的管腔称为副泪小管,副泪小管可汇入泪总管或与泪囊直接相通,有时可终止于囊状盲端,与泪道系统可能不沟通[1]。复习相关文献,国内有过少量关于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的报道,所报道病例通常为单眼发病,且副泪点开口于正常泪点附近,本例患者为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较为罕见。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泪道系统胚胎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索芽突不完全分离,或上皮细胞索额外异常萌芽可能是副泪点和副泪小管形成的胚胎学发病机制[2]。先天性副泪点并副泪小管患者多数自觉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溢泪症状,若合并泪道狭窄、阻塞和炎症,可出现流脓现象,偶有干眼的症状[3]。先天性副泪点并副泪小管的检查方法与泪道其他疾病检查方法相似,通过病史询问、裂隙灯及显微镜检查、诊断性泪道探查和冲洗、荧光素、亚甲蓝染色检查及泪道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裂隙灯下可见下睑正常泪点附近睑缘出现额外的泪点,呈椭圆或裂隙状,探针可由此副泪点进入至泪囊,少数病例存在3个或4个副泪点,可同时伴有先天性泪点缺失、泪道皮肤瘘管等[4]。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与正常泪点、泪小管相近,需仔细鉴别。正常泪点位于上下睑缘内侧端一个圆形隆起,即泪乳头处,为泪道的起始部位,直径为0.2~0.3 mm,开口面向泪湖。正常泪小管为连接泪点和泪囊的小管,分为垂直部和水平部,垂直部长约2 mm,水平部长约8 mm,上下泪小管汇合成泪总管后再进入泪囊[5]。先天性副泪点并副泪小管同时还需与先天性泪道皮肤瘘管相鉴别,前者临床更为多见,整个管腔组织结构与正常泪小管一致,无皮肤组织结构,而瘘管管腔近皮肤侧表现为皮肤样组织结构[6]。泪阜部先天性副泪点并副泪小管患者我们曾有过报道[6],但同时合并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并副泪小管经查阅文献,至今未见报道。对于单纯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随访观察。若合并其他泪道异常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则主要针对合并症治疗,一般不行副泪小管切除术,因为可能增加正常泪小管破坏的风险[2],若副泪点、副泪小管导致炎症反应,干眼,则需行泪点烧灼术或副泪小管切除术,本例患者主要针对双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及泪小管阻塞行相关手术治疗。本例患者双眼先天性多发副泪点、副泪小管合并的双眼慢性泪囊炎其发病也可能与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有关,具体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图1A右眼上睑泪乳头处可见两个泪点,近心侧泪点呈线形,远心侧泪点形圆,直径约0.2 mm,两泪点间距约0.5 mm(↑);图1B正常泪点;左眼下睑近内眦侧圆形小孔,距下泪点约3 mm(↓);表示左眼泪阜部一线形小孔(→)。图2A双眼泪道CT+三维重建冠状位见:双侧鼻泪管阻塞,泪囊窝造影剂存留。图2B双眼泪道CT+三维重建水平位见:右眼内眦部、泪囊窝造影剂存留。

结合本病例,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⑴泪道阻塞性疾病属于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但双眼先天性多发性副泪点并副泪小管少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仔细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⑵有时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位置、形态与正常泪点、泪小管相似,需充分了解正常泪点、泪小管解剖位置,反复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还需注意与先天性泪道皮肤瘘管鉴别诊断。⑶泪道CT+三维重建对于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不具有特异性。⑷对于有症状的先天性副泪点、副泪小管需要结合患者情况,权衡利弊决定是否保留或行手术切除。

[1]Zoé L,Etty B.Supernumerary punctum:An unusual case of seeing double[J].Clinical&Experimental Optometry,2015,98(4):375-378.

[2]Satchi K,Mcnab A A.Double Lacrimal Puncta: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Epiphora[J].Ophthalmology,2010,117(1):180-183.

[3]王朋,陶海,吴海洋,等.先天性副泪小点和副泪小管导致干眼症1例[J].人民军医,2010,53(11):862.

[4]钟秀华,张社德,张丽环.先天性副泪小点及副泪小管2例[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43-2243.

[5]葛坚.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

[6]王婷婷,陶海,王朋,等.泪阜部先天性副泪小管合并慢性泪囊炎和泪道结石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12,35(4):358-359.

R777.2+2

B

1002-4379(2017)01-0051-02

10.13444/j.cnki.zgzyykzz.2017.01.014

中国武警总医院眼科眼眶病研究所泪器病中心,北京100039

陶海,E-mail:taohaiwj@sina.com

猜你喜欢
泪道泪管泪囊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鼻泪管下口纤维瘤致鼻泪管阻塞继发慢性泪囊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