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座城

2017-04-25 20:58
中学生天地(B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帕特森海明威巴黎

我在天津长大。像其他很多在这座城市里长大的人一样,我从不觉得天津有什么特别。虽然离北京只有137千米,卻永远追不上首都的繁荣。提起美食,最出名的“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只能拿来唬唬外地人。提起方言,别人立刻条件反射道,说段相声来听听——好像每个天津人都该去当相声演员。

从来不觉得天津有什么特别,直到我离开天津。从不懂思乡为何物的我,慢慢开始想念这座生活了18年的城市。想念那些不好不坏的景色,也想念那些不声不响的人。我终于意识到,这座城市早已成为我的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从这里离开,总有一天,我还会再次回到这里。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一夜之间,赵雷和《成都》红遍了街头巷尾。在我去过的所有城市中,成都是最让我念念不忘的。高二那年,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第一次体会到了南方湿冷的冬天,第一次在宽窄巷子里吃了辣到流眼泪的成都火锅,第一次学会了用成都话说“要得”和“巴适”。那时候,我在班上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是成都人,每天都背一把木吉他来学校。从他那里,我开始了解到一些民谣歌手,像郝云,像宋东野,像赵雷。那时候的班会,老师常要我们谈理想,每个同学都说自己要考清华,考北大,要做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只有这个男生说他想回到成都上大学,毕业后开一家小酒馆,每天弹弹琴,养养猫。老师们都觉得他胸无大志,同学们也觉得他古怪,只有我觉得他自由而随性,一如成都这所城市。毕业之后,他果真回成都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我们之间的联系渐渐变少了。直到几个月前,他发了一张照片给我,照片里他坐在一个昏黄的小酒馆里,抱一把吉他唱着歌,在他的身后,还卧着两只黄色的大猫。我知道,他是在告诉我,他过上了他理想的生活。

“你是诗人吗?

不,我只是一名公交车司机”

高中班里,有个十分不起眼的女生,不迟到,不早退,成绩不好不坏,平凡到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记住她的名字。然而一次我偶然发现,在她的课桌里,在铺天盖地的试卷与教科书下边,悄悄藏了一本电影杂志。从那以后,我们便常在一起聊电影。那时候,我对文艺电影的认识少之又少,而她却已经在看贾木许。那时的贾木许还不太出名,即便在文艺青年的群体里也属于十分小众,在她的带动下,我才看了《破碎之花》与《神秘列车》。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京读书,而女生高考失利,进了复读班。再后来,我便失去了她的消息。

看这部《帕特森》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闪过这个女生的身影。电影里的男主角是一个公交车司机,工作之余喜欢写诗,虽然他的诗多数都很蹩脚。他住在新泽西州一个名叫帕特森的小城里,这是一座老牌的工业城市,随处可见电路老化的公车轨道,墙面斑驳的旧厂房,杂乱的电线杆以及老式的街心公园。车上的乘客来了又去,谈论的话题琐碎一如生活本身。然而在这座不太美丽的城市中,男主角就像我认识的那个女生一样,平凡而不平庸地坚持着,固守内心的那一点点诗意。“我在房子里,外面舒服、暖和,阳光照在冰冷的雪上。初春的第一天,或是晚冬的最后一天,我的双腿跑下楼,跑出门,而我的双手正在写诗。”

“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筵”

有一阵子,高中班里很流行“换书”的活动。若是有个人带来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那么这本书一定会在班里流传一整圈,才能再次回到主人手里。虽说最受喜爱的是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的那些书,但也会有人带来一本外国小说,一本诗集或散文集。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读到了《流动的盛筵》。

这是海明威有生之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一本对巴黎饱含深情的追忆之书。“每一个在巴黎住过的人的回忆和其他人都不相同。我们总会回到那里,不管我们是什么人,也不管我们到达那儿有多困难或者多容易。”在海明威的记忆里,巴黎是丁香咖啡馆,莎士比亚书店,塞纳河,画廊和赛马场,也是菲茨杰拉德,庞德,柑橘,樱桃酒,几本蓝色书脊的笔记簿,两支铅笔和一把卷笔刀,还有清晨沾染着薄雾的大理石桌面。那是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是文学的黄金年代,是贫穷、饥饿、疾病,也是才华、理想与日复一日的书写。去年冬天,我来到了丁香咖啡馆。刚下过一场雨,往来不息的人群散去了,灰色的石板路回归了平静,仿佛从一场缱绻的睡梦中醒来,我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巴黎,年轻的海明威坐在那把他常坐的“海明威之椅”上,一边喝着酒,一边闷头写着《太阳照常升起》。

猜你喜欢
帕特森海明威巴黎
巴黎之爱
海明威名言
短信感动“亡父”
海明威:《雨中的猫》
短信感动“亡父”
《巴黎私厨》
“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论威廉斯抒情史诗《帕特森》中城与人的隐喻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巴黎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