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生代农民工称谓语使用调查分析

2017-04-25 23:11莫红霞
文教资料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莫红霞

摘 要: 对新生代农民工称谓语使用的抽样调查表明,他们在配偶称谓和陌生人称谓的使用上与城市居民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他们的称谓语使用在打工后呈现城市趋同化趋向,一些乡土称谓词开始淡出语库,时尚且具生活气息的都市类称谓语介入迅速而广泛;在称谓语的使用场合上具有家庭内外有别,城乡分存共用的特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亲属称谓 工作称谓 陌生人称谓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年龄原因逐渐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规模与比重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对农村和城市的认知认同及工作生活期望,都明显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城的第一代农民工,这导致他们新的个人行为倾向。语言行为是个人行为中最敏感、最开放的部分,会随着社会转型、生活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而变化。鉴于此,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称谓语使用的调查,希望从一个侧面了解由农村到城市的迁徙对这一群体的影响。

二、调查范围与基础数据

研究以杭州市城北农民工聚居地——拱墅区祥符街道花园岗小区为调查点,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结合的方式,历时月余,共调查新生代农民工200人,其中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样本情况见表1:

为了对比的需要,我们选取了44位杭州本地居民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为95.5%,见表2。

本次调查从两个维度设计:(1)历时维度:将新生代农民工打工前后的称谓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2)共时维度:将新生代农民工与杭州本地居民的称谓语使用进行比较。由于称谓语一般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设定了三个调查项目:亲属称谓、工作称谓和陌生人称谓,并对每个调查项目分别设定了“打工前”、“打工后”和“杭州居民”三个小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是用以称呼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词语。汉语亲属称谓系统非常复杂,本次调查只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常见的父母称谓和配偶称谓的使用情况,不涉及其他亲属称谓语。

(1)父母称谓

我们设定的题目是:(1)“你打工前在家乡时,怎么称呼你的父亲/母亲?(可多选)(2)你现在在这里,向别人介绍你的父亲/母亲时怎么称呼他/她?”①

据调查,“爹/娘”基本上是农村父母称谓的传统叫法,“爸爸/妈妈”则是杭州居民父母称谓的基本形式(“阿爸/姆妈”是杭州方言对父母的称谓语)。打工后,新生代农民工对父母的称谓表现出向普通话“爸爸/妈妈”转变的明显趋势,且这种转变体现出一定的年龄和地域特征:(1)80年代出生的人中还有部分保持着传统父母称谓,90年代出生的人用传统称谓语的极少;与父母同在杭州居住者对父母的称呼已普遍改为“爸爸/妈妈”,父母留在老家者则回乡时仍习惯于称呼“爹/娘”。究其原因,由于部分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近中年,思想相对保守,保留传统习俗较多,而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接触较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心理上充满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所以很自然地放弃传统称谓词,模仿和接受城市人的现代称谓形式。访谈中问一个1996年出生的江苏籍姑娘:“以后你要你的孩子叫你‘娘还是‘妈妈?”她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妈妈,现在哪儿还有人叫‘娘?”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爹”改称“爸爸”和“娘”改称“妈妈”并不同步。打工前,有22.8%的人称呼父亲为“爸爸”,打工后,这个比例上升到64.1%;打工前在家乡就称“妈妈”的仅5.4%,打工后这个比例只有40.2%,无论打工前后,“娘”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母亲最普遍的称呼。由此可见,父亲称谓的转变发生较早且转变较快,母亲称谓的转变相对较晚且缓慢。为何存在这种不同步发展现象?我们分析应当跟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关。男性在农村地位高,受教育水平较高,外出打工机会多于女性,因此,他们较早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和讯息,较早受城里人称谓的影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去过城市的农村女性越来越多,她们逐渐接受城市文化熏陶,见识增加,受到城里人称谓的影响。不过,新生代农民工在父母称谓上没有受到杭州方言中父母称谓语的影响,详见表3。

(2)配偶称谓

问卷调查了配偶称谓②的面称,题目是:“(1)你打工前在家乡时,向别人介绍你的妻子/丈夫时怎么称呼她/他?(可多选)(2)你现在在这里,当着妻子/丈夫的面,向别人介绍她/他时,如何称呼她/他?(可多选)”③,数据见表4、表5。

统计显示,男性的配偶称谓词“老婆”和女性的配偶称谓词“老公”这组略具世俗化气息的称谓词使用者最多,分布于各年龄段且城乡通用;称呼配偶姓名也较常用。相反,普通话配偶称谓语“丈夫/妻子”和“爱人”使用率却很低。另外,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称谓词如“我家那口子/我屋里的/我女人”只有极少数人在农村使用,杭州居民沒有使用者④。

“丈夫/妻子”是传统夫妻关系的称谓语,不带感情色彩,面称时有冰冷疏远之感。当调查员问及一位王姓杭州中年女性为何不选用“我丈夫”称呼配偶时,她有点惊讶地说:“叫‘我丈夫‘?一本正经的,背死了(杭州方言)!”“爱人”这个称谓语尽管可以为夫妻双方所通用,在特定历史时期曾风靡一时,但由于缺乏年龄、性别等特征也为现代人所弃用。独霸江湖的“老公/老婆”则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略带亲昵,不过于雅,也不过于俗,不过于庄重,也不过于做作,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人们越来越注重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和真切亲密的情感关系。

从打工前后的变化看,进入城市后在对外夫妻称谓上,新生代农民工受杭州本地称谓的影响很大,“老婆/老公”的使用率都有大幅增加。32岁河南籍的张某告诉我们:“我在杭州打工时听到大家在外面都管自己家那口子叫老婆。我在杭州也这么叫,不过,回老家我可不敢这么叫,会被人笑。”他打工前选用“我家那口子”,打工后选用“我老婆”。另一位25岁山东籍的李某打工前用“我女人”称呼妻子,打工后选用“我老婆”,他说:“杭州男人都叫‘我老婆的,很亲热,我老婆喜欢我这么叫她!”

2.工作称谓

工作称谓主要涉及如何当面称呼雇主和雇主的妻子。由于打工前不存在此问题,因此此题只有打工后一组数据与杭州居民的数据进行对比⑤。从数据看,两类人群在称呼雇主时大多选择“老板”,少数人使用“经理”,称呼雇主妻子基本选用“老板娘”,差异不大。称谓语选用的些许不同可能跟工作单位性质和规模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在服装店、市场、饭店酒吧、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就业者居多,多为个体单位,故称“老板/老板娘”的居多。由此可见,在工作称谓上新生代农民工完全受到了杭州当地称谓习惯的影响,见表6。

3.陌生人称谓

(1)陌生女性称谓

问卷题目为:“当您向陌生的年轻/中年女性问路时,怎样称呼她?”选项中的“零称呼”是指不称呼对方,直接以“你好”、“对不起”、“打扰一下”等礼貌用语开头的交际方式。

从选用人数看,打工前在家乡时,新生代农民工对陌生年轻女性的称谓语选择排序为:大姐/小妹>小姐/美女>姑娘/零称呼>同志/师傅;打工后称谓语选用则转变为:小姐/美女>大姐/小妹>姑娘/零称呼>同志/师傅,这与杭州居民的使用状况基本一致。打工前后的一大变化是农村常用的表亲近关系的女性泛称“姐”和“妹”大幅度减少,泛尊称“小姐”和时尚称谓“美女”的使用大大增加。另外,杭州居民无人使用“同志/同学”的称谓称呼陌生年轻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中还有个别人在使用,反映出少数人对城市社交礼仪认识的不足。

在对陌生中年女性的称谓上,新生代农民工打工前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大妈/大婶/大嫂”类乡村色彩较浓的称谓语减少了,“阿姨/老板娘”等富有城市色彩的称谓语使用增多,呈现明显的城市趋同倾向。杭州居民在此选项上以称呼“阿姨”、“大姐”和“大妈”为主,“老板娘”使用很少,见表7和表8。

(2)陌生男性称谓

问卷题目是:“当您向陌生的年轻/中年男性问路时,怎样称呼他?”

数据显示,打工前新生代农民工称呼陌生年轻男性使用最多的是泛亲属称谓“大哥/小弟”,其次是表亲近的“小伙子/哥们”,其他词使用甚少。打工后,“大哥/小弟”的使用仍居第一,但表尊敬的“先生”和中性词“朋友”及时髦的“帅哥”使用大大增加,“同志/师傅”仅个别人用。从打工前后的对比看,文雅的城市尊称逐渐进入越来越多新生代农民工的词汇库。从杭州居民的选择看,“大哥”是首选称谓词。其次,受过高等教育者基本选择使用“先生”这个复古文雅的尊称,还有个别老年人选择称呼“小伙子”。

由于被调查者年龄多为二三十岁,因此在选择称呼陌生中年男性时,“大叔/大伯/大爷”等用于长者的敬语使用最多,其次是“大哥”,“师傅/同志”也有人使用。打工后,除了保留原本大量使用的长者敬语外,还学习使用了“老板/先生”等称呼,使用情况总体与杭州居民基本一致,见表9、表10。

四、结语

从本次抽样调查看,新生代农民工称谓语的使用具有以下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在配偶称谓和陌生人称谓的使用上与城市居民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方面,少数人回农村时仍使用带有明显男尊女卑色彩的配偶称谓语,城市居民完全不用这类词;城市配偶称谓语显得活泼亲昵,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普遍接受。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对陌生人多使用传统拟亲属称谓语表示亲近,而城市居民则多用时尚文雅的称谓语等指称非亲属关系。从称谓语的差异可以看出,进入城市后,新生代农民工需要面临和适应由亲缘社会到业缘社会的巨大转变。

2.从打工前后的对比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词库得到明显扩容,称谓语的掌握数量既大于传统农民,又大于城市居民,使用上具有明显的城市趋同化倾向。乡土称谓语开始逐渐淡出语库,都市类称谓介入迅速而广泛。在三类称谓语调查中,打工后对具有城市风格和当地特色的称谓词使用都大大增加,其中工作称谓基本上完全吸收了城市普遍通行的称谓语。

3.通过本次调查数据与刘玉屏《义乌市农民工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中部分数据的比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跟一般概念上的农民工相比,在称谓语使用上呈现出一定的年龄段特征,表现为:(1)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偏好模仿和接受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本地称谓语,如“老公/老婆”、“老板/老板娘”,对比较正式文雅的尊称接受度较小,使用较少,如“先生”、“经理”等。(2)新生代农民工称谓词的选择呈现出家庭内外有别,城乡分存共用的倾向。即在家庭内部称呼父母时,仍保留了很多农村习惯的父母称谓语;在外的夫妻称谓、工作称谓和陌生人称谓则更多地模仿和接受了城市人的用法。在城市工作生活时,各类称谓语使用总体上向城市靠拢,当返回家乡时,则仍保留部分农村称谓语。这表明,大多数人进入城市后,对城市社区的语言使用习惯和交际规约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努力地对自身语言行为做出调整,以适应城市社区的话语环境,但是,他们在城市习得的城市称谓语,不一定都能随着返乡而被带入乡土社会。

注释:

①称谓语使用的各调查项目为多选。下同。因为是多选题,所以各项称谓语选用人数相加可能超过调查样本总人数。

②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对象中130名已婚者回答了这類问题,其中74名男性圈选了“男性配偶称谓语”,56名女性圈选了“女性配偶称谓语”。杭州居民中34名已婚者回答了这类问题,其中22名男性圈选了“男性配偶称谓语”,12名女性圈选了“女性配偶称谓语”。各种配偶称谓语的选用率以上述数字为基准计算。

③问卷中这类问题是针对男性配偶称谓语和女性配偶称谓语分别提问,文中为了简洁,合二为一表达。

④杭州居民仅调查现阶段称谓,没有打工前后对比之说。

⑤杭州居民中38名已工作者回答了这类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洁.城市化中农村亲属称谓的演变[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社会版),2003,19(2):77-84.

[2]刘洋.南宁社会称谓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65-268.

[3]刘玉屏.义乌市农民工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120-125.

本文是浙江省社科联年度课题《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话语的社会文化分析——以杭州市城北农民工聚居点为例》(项目批准号:2011N178)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提升的困境与突围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