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令:雅俗共赏的花样文化

2017-04-25 23:23李显涛
求学·素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赋诗酒席草根

李显涛

酒令,从助兴到文化

酒令是一种在酒宴上众多饮者按照一定规则和次序所进行的饮酒游戏。

我国有着悠久的酒史,又有着悠久的游戏史,而中华传统文化的齐合性特征把酒和游戏二者结合为一,从而形成了酒令。酒令由春秋战国“当筵歌诗”“即席作歌”演变成秦汉“即席唱和”。经过唐宋时代的助推以及明清时代的发展,酒令变得多种多样。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会饮游戏,酒令的出现既活跃了酒席气氛,又让宾主交流情感,尽欢而散。

古人的行酒令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常常用到典故。文人雅士行酒令时,常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文化内容化入酒令中;普通人则一般是在行射覆、拇战、猜枚、掷骰子、击鼓传花等酒令输了后,被罚说一个古代笑话和文学典故以佐兴助酒。可见,酒令带来的不仅仅是谈笑凑趣,更是一种文化。

//短评//酒令,看似简单,却将酒与游戏融合起来,注入了文化的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酒令的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融合/文化元素/智慧)

文字类酒令——雅令

雅令,即主要以语言文字技巧作为形式的游戏。因其内容风雅、难度较高,成为酒令中极具特色的令种,后人提及酒令往往联想到雅令。

这类酒令一般在士大夫酒会或文人雅集中流行,它需要行令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古代文人雅士利用中国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运用分拆、组合、谐音、对句、续句等方式创造出变化无穷、充满雅趣与智慧的酒令游戏。

【一】流觞曲水·儒士风流

流觞曲水,亦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众人围坐在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水流漂浮,酒杯漂到谁跟前,谁就要取杯饮酒。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宴集于浙江山阴之兰亭,作流觞曲水之戏,并吟咏赋诗。据史载,此次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有十五人各成诗一篇,有十六人没有成诗,各饮罚酒三觥。事后,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成册,并挥毫作序,此序即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此次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揭开了千余年会稽儒风,后世上巳赋诗之俗、酒席赋诗之俗亦俱由此起。

微评:这种即席赋诗、以诗文高下判罚饮酒的游戏尽显魏晋名士风流自赏的美学追求,并在盘盏杯碟之间,创造出令今人赞叹的诗酒韵事。(以酒会友/彰显雅致/文学传奇/美学追求)

【二】板桥巧令·彰显智慧

相传某日郑板桥家里来了三位客人。酒席上,主宾相约拣字行吟。清客吟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添鸟就成鸡。得意猫儿强似虎,脱毛凤凰不如鸡!”大有挖苦离任道台潦倒之意。离任道台回击:“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掉淇边水,添欠便成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长者只捋须吟道:“有水便是湘,无水还是相;去掉湘边水,添雨则成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最后,郑板桥吟道:“有水也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掉清边水,添心变成情。不看君面看壶面,不看人情看酒情!”于是清客和离任道台的火气便被浇灭了。

微评:酒令中的拆字和合字,别有雅趣。通过调整位置,拆合文字,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郑板桥凭着过人的智慧,以巧令化解矛盾,彰显出其坦荡、包容的天然秉性。(雅趣/智慧/包容胸怀/处世之道)

游戏类酒令——俗令

游戏类酒令,即以语言为辅助或脱离语言的游戏形式的酒令。用作行酒令的这些游戏,大部分是专门为行酒令而设计创造的,也有一些是把民间其他方面的游戏形式用于行酒令。这些对游戏酒令的设计以动作和声响使酒席变得非常热闹、活跃。

【一】击鼓传花·道法自然

击鼓传花也是我国古老的一种酒令游戏,唐人诗有“城头击鼓传花枝”。根据有关记载和描写,击鼓传花酒令游戏的玩法是专门设置一个击鼓,采取一枝花,酒席上随着鼓声和节奏速度,人们依次循环相传这枝花,鼓声停后,花枝落到谁手里,谁喝罚酒一杯,有的还说些令语。

击鼓传花酒令的特点是场面大、声响大、随机性强、住鼓灵活、罚酒偶然,因此令参与之人多有提心吊胆之感,促动花枝急急相传,易于活跃场面气氛。试想,鼓声连响,花枝频传,语笑喧哗,杯盏交错,场面何等壮观有趣。

微评:击鼓传花的酒令游戏暗合了中国人道法自然的行事意味,它以“击鼓”创时间,以“传花”造空间,在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后再加之酒令点缀,则乐趣便生。(游戏乐趣/道法自然)

【二】划拳猜码·草根之乐

划拳,又叫猜码、拇战,是两人之间的对战,人们常用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可说是“民间酒令”。划拳讲技术,有规则,两人出手报数,报数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出现黄拳和诈拳要罚酒。划拳时的喊法一般都是吉利话。

划拳作为一种草根酒令,参与性强,活跃气氛,让人兴奋。但成也草根,败也草根。因划拳大多是在酒酣耳热之际才开始,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此外,划拳往往划到后来,不少人都会喝高,也会得不偿失。其实“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何必要喝高呢!

微评:酒令之“雅”,令人遐想,而“俗”,同样摇曳多姿。无论是草根之划拳猜码还是虎棒鸡虫令,都刻上了民族的烙印。而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酒令文化才会成为品牌,不断发扬光大。

酒令文化的衰微

粗鄙酒令大行其道,传统雅令归西矣?

酒令由来已久,却形式各异,成为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它无具体规定格式,有点像顺口溜,故如今酒席上衍生出了各类低俗粗鄙的劝酒词、黄段子、顺口溜。例如什么“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宁可误工作,不可误酒桌”“工作可在酒桌上说”“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算多少”“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男人喝了酒,豪爽又风流”……凡此种种,都是酒令中的糟粕。作为传统文化精粹的雅令似乎早已魂歸天外,无人问津。

【素材运用】

今天我们仍然能在乡野小馆中看到猜枚划拳,也能在KTV包厢里听到掷骰子的声响,或许在饭店包间里人们偶尔还怀旧地玩着“老虎”“杠子”“鸡”,这些已然是酒令王国的“遗老遗少”。令人尤为惋惜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精粹的雅令早已魂归天外,无人问津。

如今的消费社会提供了海量的娱乐方式,而酒宴更多地变为功利性的应酬,毫无乐趣可言。至此,酒令已失去了其活跃宴席的功能,和它所在的时代一起逐渐远离我们而去。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进行着另一套新的游戏规则。只是为什么这套规则是站在雅令的对立面,以一种粗鄙的形式呈现?我们是否应该进行反思?这里面的历史深意与现实意味是否值得我们去追寻?

猜你喜欢
赋诗酒席草根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又遇二月二
初雪
春秋时期女性赋诗、引诗析论
重阳席上赋白菊
15 Seconds to Stardom
醉菊
草根艺术家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