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环刺螠亲体运输及暂养技术研究

2017-04-25 02:46王力勇胡丽萍赵强刘燕英
中国水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单环底质盐度

文/王力勇 胡丽萍 赵强 刘燕英

单环刺螠亲体运输及暂养技术研究

文/王力勇 胡丽萍 赵强 刘燕英

本文对单环刺螠(海肠)的生活习性、在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亲体在培育过程中最适宜环境因子和室内暂养条件等做了详细研究,为接下来单环刺螠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苗种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通过比较试验获得的单环刺螠相关生活习性、运输技术及暂养条件数据做出总结。

单环刺螠(Urechisunicinctus)俗称海肠、海肠子,属螠门(Echiura)、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neusta)、刺螠科(Urechidae)、刺螠属(Urechis)。山东的烟台、潍坊、青岛、威海,辽宁的大连、营口,河北的秦皇岛等地产量较多,其中烟台海域产量最大,以盛产海肠而闻名全国。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将烟台海域出产的单环刺螠统一定名为“烟台海肠”,并于2013年4月正式获批中华人民能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单环刺螠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其肉味鲜美,食用价值极高。近年来,由于对单环刺螠的过度捕捞,导致其产量急剧下降。然而,消费者对其需求却有增无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针对当前的情况,开展单环刺螠的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而开展人工繁育的第一步便是对单环刺螠野生亲体的采捕、运输和暂养,本课题组对单环刺螠的生活习性、在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亲体在培育过程中最适宜环境因子和室内暂养条件等做了详细研究,为接下来单环刺螠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苗种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通过比较试验获得的单环刺螠相关生活习性、运输技术及暂养条件数据总结如下:

一、亲体采捕与运输

1.亲体选择

2015年4月12日~6月9日,从“烟台海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烟台海域,捕获单环刺螠后立即挑选个体。单环刺螠亲体挑选原则:体长大于20 cm,体色为肉红色或桃红色,体表完整无损伤,活力较好,伸缩能力强,繁殖季节时肾管清晰可见,肾管指数10%以上。

2.运输方式

采取水运、干运两种方式,水运时将挑选后的亲体装入容积20L的塑料袋中,每袋加水8L,装亲体5kg,每个泡沫箱装2袋;干运时将挑选后的亲体直接装入泡沫箱中,每箱装亲体10 kg;气温较高时箱内加冰降温,以汽车为运输工具,经0.5h~3h后到达目的地。

3.干露试验

挑选单环刺螠健康个体,单层摆放于60cm×40cm×12cm的塑料箱中,箱底有许多小孔,可使水漏出。设置不淋水、每间隔1h淋水1次、每间隔2h淋水1次共3个试验组;每箱放置成体12头,观察在不同干露时间与干露方式下,亲体对外来刺激的反应。

二、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

从“烟台海肠”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烟台市牟平区海域购进亲体。挑选形态完整,活力好,无损伤的健康个体,个体体重67g~115g,开展单环刺螠对环境因子耐受性的比较试验。

本试验在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牟平分公司进行,使用底面积为0.38m2的白色圆形玻璃钢桶(直径70cm,高度70cm)。桶底装粒径≤0.5mm的海沙30cm,桶内设散气石1个。温度试验通过电加热棒调温,盐度、PH试验通过换水方式调节。

1.温度耐受试验

使用电加热棒为试验海水升温,在原暂养水温15℃的基础上,每间隔24h升高水温1℃~2℃,观察亲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每桶投放亲体8头。本试验设对照组。

2.盐度耐受试验

分别进行盐度升、降试验。每桶投放亲体8头,通过添加食盐或淡水来调配盐度,在原暂养盐度29的基础上,每24h上升或下降2个盐度,观察亲体对盐度变化的反应状况。

3.PH耐受试验

用NaOH或HCL调节PH值,在原暂养PH值7.8基础上,每间隔24h上升或下降0.5个单位,观察亲体对PH变化的反应。

4.低氧耐受试验

使用容积20L的双层塑料袋,每袋装入数量不等的亲体,充氧或不充氧后将塑料袋封闭。试验设计见表1。连续观察个体活动情况,在出现虫体扭动频繁等不适反应时,用RSS-5100型测氧仪测定溶解氧。

表1 低氧耐受性试验设计

三、亲体室内暂养

从“烟台海肠”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烟台市牟平区海域购进亲体。挑选体色正常、完整无损伤的健康成体,个体体重67g~115g。

设施与管理:亲体室内暂养设施为5m×1.2m×1m(长×宽×高)的长方形水泥池,每平方米放置散气石1个。在亲体放养前,用高锰酸钾对暂养池、底质进行严格的消毒。培育用水为砂滤海水,水深0.8 m;光照控制在1000 Lux以下。每日记录水温、盐度、溶氧、饵料、摄饵量等基本状况。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1/2,每间隔3天排干池水1次,将底质表面的残饵及粪便等污物冲出池外。

1.底质厚度试验

试验池铺设粒径≤1.5mm的海沙作为穴居底质,设置0cm、20cm、30cm、40cm、50cm 共5个底质厚度,每池投放成体6kg。

2.暂养密度试验

设置1kg/m2、2kg/m2、3kg/m2、4kg/ m2共4个暂养密度。试验池铺设厚度30cm~40cm的海沙底质,投饵量为试验开始时体重的3%。

3.饵料品种试验

饵料品种有三种:单胞藻浓缩液(小球藻、金藻)、海洋红酵母、海草粉。每个试验池投放成体6kg。不同试验组饵料组成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试验组饵料品种组成情况

四、结果与讨论

1.亲体运输技术

亲体适宜运输方式:一是干运,气温20℃条件下,时间不超过28h,最好在运输过程中经常淋水;二是水运,采用塑料袋充氧,每袋装1.5kg,最长运输时间可达22h。

单环刺螠耐干露能力较强,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干露28h左右仍能存活。如经常淋水,保持湿润可长达50h。单环刺螠在干露状态时,虫体不活动,只是在有直接的接触刺激时,虫体才会出现伸缩,因而干露时其自身能量消耗极小;另外,单环刺螠体表包被粘液,有利于机体水分的保持,这些因素很可能与单环刺螠较强的耐干露能力有关。

有关单环刺螠亲体的运输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根据我们的实验观察和生产经验,进行单环刺螠亲体运输,尤其是短途运输,干运法具有操作简单、亲体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且对运输工具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干运法是单环刺螠亲体比较好的运输方式。

2.适宜环境因子

单环刺螠成体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但暂养水温不宜过高,以16℃~22℃为最适;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成体的盐度适应范围为17~37,适宜范围19~35;PH值适应范围5.0~9.5,最适6.5~8.5。

单环刺螠耐低氧能力较强,溶氧量低于0.71mg/L时,个体会有不适反应,至0.53mg/L时,半数以上个体死亡。亲体在暂养期间应连续充氧,能保证水质环境的稳定。

3.室内暂养条件

单环刺螠亲体室内暂养期间,除应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还应做好以下几点:(1)池底铺设粒径≤1.5mm的海沙沙床作为栖息基质,沙床厚度不少于30cm,最好达到40cm以上。(2)暂养密度越低越好,考虑设施利用率与管理成本等因素,密度保持在1kg/m2~2kg/m2为宜。(3)单环刺螠为滤食性生物,饵料品种以单胞藻、海洋酵母等效果最佳;投喂海草粉等代用饵料时,最好搭配投喂活体饵料,以单胞藻、海洋酵母、海草粉混合投喂效果最好。

有关单环刺螠亲体的室内暂养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根据单环刺螠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摄食习性,尝试性地进行了亲体暂养的底质厚度、暂养密度与饵料品种试验,为今后开展单环刺螠的规模化苗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猜你喜欢
单环底质盐度
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性研究
一种ReliefF和随机森林模型组合的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方法
响应面法优化开发单环刺螠罐头食品
pH、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单环刺螠稚螠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用于海底目标识别与底质分类的多波束水体波形预处理
开放,活化英语资源应有“底质”
千里岩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性研究
适用于高盐度和致密岩层驱油的表面活性剂
盐度调节的简易计算方法
胶州湾夏季盐度长期输运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