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7-04-25 03:58黎畅
文教资料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局限性可行性

黎畅

摘 要: 本文结合产出导向法理论,构想了基于这一理论即将运用在西部贵州某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讨了该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强化西部贵州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局限性 可行性 教学效果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近年来,贵州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每年的贵阳生态国际论坛、东盟教育周及贵州酒博会、茶博会等活动的开展,给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对外语经贸人才及具有国际视野、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人才需求日益紧迫,这一切都会给贵州省高校外语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由于贵州地域环境所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贵州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局限性。高校教育存在人才流水线生产、“一刀切”、外语拔尖人才少等状况,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弱,而且很难适应目前的岗位。这或多或少与高校外语“狭隘的工具观”(郝平,2009:32)及外语教学课堂“重输入,轻输出”(文秋芳,2008)有关。

2.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局限性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过多注重形式上的课堂氛围,以课堂氛围评价教学效果,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设计活动并没有以“学生学习发生”为最终目标,设计任务不能很好地为知识的输出服务,设计的产出任务不具有潜在交际价值。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仍然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课堂仅限于教师灌输和学生成果展示,忽视学生产出任务如说、写、译的训练,因而无法满足将来职场中对外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要求的标准。同时,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无法使输入与输出实现无缝对接。

当前大学英语课堂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虽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但缺乏评价科学性和过程性。

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课堂讲解和被动接受,不会选择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缺乏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

针对这些现象,外语届专家、学者都在孜孜探求外语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2008年文秋芳教授就英语技能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针对的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并且从心理语言学、职场英语需要和外语教学角度进行了论述。2013年拓展到大学英语教学,2014年年初修订为“输出驱动一输入促成假设”,同年10月在“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命名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

3.理论基础

作为“本土化”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汲取了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输出假说”(Swain 1985)和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Lantolf 2000)为理论基础,提倡“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将产出活动作为驱动手段(0utput-driv en)和教学目标,将输入活动作为促成手段(input-enabled)。就教学目标而言,既以输出为起点,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以输出为目标,学以致用;就教学方法而言,强调产出活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并将输出与输入对接,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

POA不同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有效学习发生,每设计一个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关注的是学生通过此环节和任务用英语做事,而不是简单参与,真正体现POA的学用一体。

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适合中国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8所院校老师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曹巧珍、南京大学王天宇、天津医科大学夏效刚、中国政法大学张文娟等参与教学实验(文秋芳,2015)。同时,截止到2016年6月,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文章数量来看,探讨这一教学理论的论文40余篇,教学实践和应用文章只有几篇。因此,如何将这一全新的教学理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尤其是顺应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趋势,在具有财经背景知识的贵州财经大学2015级大学英语范式改革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与应用势在必行。

4.研究思路

产出导向法有三个核心环节:一是“驱动”环节(motivating),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二是“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听和读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内容、语篇结构等信息,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三是“評价”环节(assessing),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或类似的新任务,教师做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教学。这三个核心环节是笔者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基础。

4.1实验法

在2015级参与范式教学4名任课教师共13个班级中随机抽取8个英语水平相当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各为四个班。实验班采用产出导向法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即“布置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呈现交际场景)→考察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尝试产出)→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评估产出”。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文化导入→文章词、句、章结构分析→介绍阅读技巧→写作模式练习→核对、讲解练习”。每一组实验班和控制班任课教师都是同一人,以便控制其他无关变量。首先对每一组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班是否同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分别收集4组实验班与控制班期末学生学业成绩,对成绩进行SPSS统计分析,看最终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成绩,说明产出导向法有利于强化西部贵州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4.2问卷法

对实验班和控制班700余名学生和4名任课教师发放开放式问卷,收集学生英语学习遇到的困难情境、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阅读焦虑、期望价值,以及学生应掌握语言知识、应具备的交际能力、对传统教学法和产出导向法的态度等。首先各组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学期开始时针对问卷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问题进行前测问卷调查,看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各项指标均值有无明显差距,然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各组对照班级的显著性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产出导向法教学后,学期末对实验班针对同样相关问题做后测问卷调查。最后通过专业软件SPSS对各组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和结论。

4.3访谈法

从实验班和控制班中各随机抽取30名学生,在学期开始时针对使用传统教学法的课堂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访谈。学期末在实验班中对学生和任课教师使用产出导向法教学的情况进行访谈,作为产出导向法实施情况质的研究基础,也作为论文质化研究基础。以上主要运用半开放式访谈,即事先确定有关主题,访谈围绕主题进行,必要时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让教师和学生畅所欲言。

5.结语

本文只是对文秋芳教授提出的POA理论如何运用在笔者今后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个初步的构想,要取得预期的效果,仍需在后续教学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该理论及相关理论的了解,并且运用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教学试验,希望能为POA成为推进高校外语教学发展及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2]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外研之声,2014(2):10-12.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4]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

[5]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1-5.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局限性可行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