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模式对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管理的影响

2017-04-25 05:13毛永香刘光维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监护室总数菌落

毛永香 刘光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16)

探视模式对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管理的影响

毛永香 刘光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16)

目的 探讨探视模式对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法,调查传统探视模式(对照组)与改进探视模式(按是否穿鞋套探视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重症监护室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每季度探视后,观察1组和2组与对照组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季度观察1组和2组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探视模式能改善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一次性鞋套在减少NICU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无实际意义。

探视模式;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细菌菌落数; 护理

Visitation patterns; Intensive care unit; Nosocomial infection; Number of bacterial colonies; Nursing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实现患者、员工、政府满意,减少医患、护患纠纷,成为全国医疗单位共同关注的问题。ICU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探视。家属作为ICU患者主要的支持系统,对患者身心康复起重要作用[1]。然而过多的探视者、过长的探视时间会影响病房的空气质量,导致交叉感染,同时不利于患者休息。有效预防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同时满足患者与家属的心理需求,成为近年来ICU管理者共同追寻的目标。为此,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2014年1-12月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法,探讨改进探视模式在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12月我院NICU床位16张,收治急性期脑血管疾病、癫痫持续状态、帕金森综合征合并感染、吉兰巴雷综合征呼吸费力、急性重症肌无力、重度颅内感染等患者。根据不同的探视模式以及是否穿鞋套,本研究分为:观察1组(改进探视模式1组,穿鞋套),观察2组(改进探视模式2组,不穿鞋套),对照组(传统探视模式组,穿鞋套)。各组探视期室内温度、湿度、室内人员数、留置导尿人数、气管插管或切开人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组别温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观察1组24.43±0.1224.41±0.1524.47±0.1624.48±0.17观察2组24.46±0.1624.43±0.1424.43±0.1624.43±0.19对照组24.48±0.1524.45±0.1524.43±0.1424.43±0.13

组别湿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观察1组47.50±1.0847.20±1.2347.10±0.9947.30±1.57观察2组46.80±1.1447.10±1.3747.00±1.3347.20±1.48对照组47.50±0.7147.00±1.0547.40±0.5247.30±1.25组别室内人员数/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观察1组20.00±0.8220.00±1.1520.30±1.1620.10±1.10观察2组20.20±1.3219.80±1.4820.00±1.0520.10±1.37对照组20.40±0.7020.1±1.1018.20±5.7720.40±0.70组别留置导尿人数/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观察1组14.60±0.9714.80±1.4815.2±0.9216.4±0.97观察2组15.40±1.3515.70±0.9514.7±2.2116.7±0.82对照组14.60±0.9714.70±1.3415.3±1.3316.7±1.16组别气管插管或切开人数/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观察1组6.50±0.976.00±0.676.20±0.426.20±0.42观察2组6.40±0.845.90±0.996.10±0.575.90±0.57对照组6.10±0.996.10±0.996.30±0.486.20±0.63

1.2 方法 研究前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样本采集和调查结果填写。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2002年版)中空气、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连续观察2014年春、夏、秋、冬四季各组探视下重症监护室的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探视结束后使用0.5%含氯制剂清洁地面,再进行空气消毒后采样;采样后立即送检,同时记录各组观察期间NICU室内人员数、温度、湿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考虑到患者与家属的探视心理需求,同时为研究能有效进行,结合NICU探视实际情况,本研究以10 d为一个组的观察周期。三组分别只观察2014年每季度每个月的前10 d,即每季度第1月1-10日为观察1组连续观察时间,每季度第2月1-10日为观察2组连续观察时间,每季度第3月1-10日为对照组连续观察时间。探视标准:每天上午11∶00探视,探视前10 min NIUC护士为探视人员穿鞋套(观察2组除外)、一次性隔离衣、戴口罩帽子。

1.2.1 观察1组 采用改进探视模式,穿鞋套。每床限探视人员1名,探视时间为30 min。

1.2.2 观察2组 采用改进探视模式,不穿鞋套,每床限探视人员1名,探视时间为30 min。

1.2.3 对照组 采用传统探视模式,穿鞋套。每床探视人员2名,2名探视人员一次性进入NICU探视,探视时间为30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种探视模式下我院NICU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经两人核对逻辑查错后,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探视后各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 见表2。

cfu/m3

注:每季度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季度观察1组与对照组、观察2组与对照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季度观察1组与观察2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探视后各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 见表3。

cfu/cm2

注:每季度观察1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0;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0,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P>0.05。

2.3 三组探视对IN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见表4。

表4 三组探视对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例

注:每季度观察1组、观察2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季度观察1组与观察2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U患者均是易感人群,空气质量要求高,我们不能做到ICU空气的绝对无菌,但根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ICU内空气需保持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3[4];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浮游菌数在700~1 800cfu/m3时,有发生经空气感染的危险[6]。

3.1 探视模式对NICU环境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表2~3):每季度观察1组与对照组、观察2组与对照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季度观察1组和2组探视后,NICU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均达到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对照组探视后NICU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均超过200cfu/m3;说明NICU探视人员增加会引起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增多。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1组和2组探视模式可以减少NICU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改善NICU环境质量。

3.2 探视模式对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表4):每季度观察1组、观察2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进探视模式可以降低N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每季度观察1组与观察2组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一次性鞋套在减少NICU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无实际意义(P>0.05),这与贾建侠等[6]人的研究一致。

总之,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患者及家属的需求,采取改进探视模式,可有效控制医院环境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有利于临床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本研究显示:一次性鞋套对ICU环境质量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无实际意义,因此该研究结果为取消一次性鞋套在ICU进出人员的管理中提供了依据,同时利于节约医疗成本和环境保护,为国家和地区规范重症监护室的科学管理提供循证医学的参考。

[1]MohrWK.Partneringwithfamilies[J].JournalofPsychosocialNursing,2000,30(1):15-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5] 李树贞,张先坤.实用医院感染学[M].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02:145.

[6] 贾建侠,贾会学,李六亿,等.一次性鞋套对控制ICU医院感染的作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4(19):406-408.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作者简介:毛永香(1984-),女,硕士,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危重症护理通信作者:刘光维,E-mail:363825855@qq.com

R472,R197.323.4

C

10.16821/j.cnki.hsjx.2017.08.012

2016-10-17)

猜你喜欢
监护室总数菌落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对比分析菌落总数检测片与国标法用于生鲜乳中菌落总数的检测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