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2017-04-25 05:13王慧琳韩红朱慧瑛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皮疹靶向口服

王慧琳 韩红 朱慧瑛

(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 20043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王慧琳 韩红 朱慧瑛

(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 200433)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1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超过8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对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肝功能异常、胃肠功能异常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总体缓解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74.4%;同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较低。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副作用较少;靶向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减轻服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护理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Nursing

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发布的数据[2]显示:我国2010年新发肺癌病人60.59万,高居各类肿瘤首位(男性第一位,女性第二位),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负担。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等诊断明确时往往已经到中晚期,其中在几种病理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到所有肺癌的80%左右[3],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组织类型,其中鳞癌及腺癌最常见[4],因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下,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取以早期手术为主,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Ⅰ期到ⅢA期的NSCLC患者,在排除手术禁忌后,可行根治性切除术。然而由于NSCLC患者极易远处转移,单纯的Ⅰ期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60%~70%,总体术后5年生存率仅仅为30%~40%[5]。目前药物治疗中化疗的主要地位虽没有动摇,但是其疗效已经达到一个平台很难有突破,其毒性及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对NSCLC患者术后行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对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首选靶向治疗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分子靶向药物(EGFR-TKI及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利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表达受体的生物学差异,通过阻断信号传导通路、封闭受体减少肿瘤血管生成等方式减缓肺癌的进展。本研究通过观察我科收治的125例已经进行手术治疗和化疗失败及不适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一步行分子靶向治疗,旨在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并通过合理的护理,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5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62例;年龄37~80岁,<65岁者53例,≥62岁者72例,平均年龄(57.1±10.3)岁。患者均为接受过手术治疗后行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且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鳞癌53例,腺癌49例,其他类型23例,ⅢB期患者85例,IV期患者40例。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125例患者分别给予易瑞沙(吉非替尼片),特罗凯(厄洛替尼片)治疗,其中63例给予易瑞沙口服,62例给予特罗凯口服。口服方案具体剂量按NCCN指南给药,易瑞沙250 mg/d,每日一次,早餐后30 min服用,服药前后禁止服用其他药物,尽量不再进食;特罗凯150 mg/d,每日一次,清晨空腹150 mL清水口服,口服1 h后方可进食服用及其他药物。两组口服药物均达到或超过8周。

1.3 疗效评价和随访 每位患者在服药前及规律8周治疗后分别行CT扫描病灶评估。按照RECIST标准,结果评估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缓解率=CR+PR,无进展率或者基本控制率=CR+PR+SD。疗效评估需排除服药未达到8周及同时合并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患者。

1.4 不良反应的评价 按照NCI-CTC的第3版评价其毒性反应。

2 结果

125例患者均满足服药达到8周,无患者退出研究,其中有6例患者服药达到1年以上。

2.1 疗效评价 125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的患者,部分缓解的达到30例,稳定的有63例,32例患者出现了进展。总体缓解率为24%,无疾病进展率或疾病控制率为74.4%。

2.2 不良反应的观察 本研究中患者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过敏性休克及化疗相关性死亡。其他见表1。

表1 1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肺癌作为一种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很多病人都有悲观、失望的心情,缺乏对治疗的信心;加之恶性肿瘤治疗费用昂贵,巨大的经济负担更是加深了患者的悲观情绪。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往往都是化疗失败及手术后转移的患者,这种悲观情况更加严重。另外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一种全新治疗手段,患者对此都比较陌生,甚至有些患者会拒绝进一步治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其疏导心理,重点向患者介绍易瑞沙及特罗凯的优秀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使其有一定的预见性,对靶向治疗的后果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坚定的表情以及不容置疑的语言都能增强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改善的病情事实来增强患者进一步治疗的信心。此外,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加强沟通,关心患者平素的生活,良好的互动能帮助患者改善忧虑、悲观、苦闷的心情,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2 皮疹的护理 分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皮疹,本研究中总共出现皮疹108例,不良反应率为86.4%。按照NCI-CTCAE美国公立癌症研究所毒性时间标本3.0版皮疹严重程度分级:Ⅰ度为无症状的局限性皮疹,病变范围主要局限于上肢躯干部和头部,不伴有感染,不影响正常生活。Ⅱ度主要表现为体表及范围面积较大的皮疹,主要以瘙痒,斑疹或局部脱屑症状为主,主观感觉较轻,不伴有感染,对正常生活无影响。Ⅲ度:广泛的严重的丘疹、红色斑点、水泡,可伴有感染,患者自觉症状明显,严重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Ⅳ度:广泛严重的表皮剥脱、溃疡性或大泡性皮炎,常伴有严重的感染。V度:因剥脱性皮炎后续伴有感染继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本研究中87例为Ⅰ度和Ⅱ度皮疹,Ⅲ度14例,Ⅳ度7例。对于出现皮疹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予以心理辅导:告知患者皮疹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疗效呈正相关,出现皮疹的患者有效生存期相对较长,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取得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促进进一步治疗。护理知识教育:经常询问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皮疹出现、瘙痒、干燥、龟裂等情况;建议患者自查,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告知患者保持卫生习惯,皮疹部位尽量清洁,减少感染可能,患者如出现瘙痒等情况禁止挠抓,不能用碱性肥皂及粗糙的毛巾处理,避免光照环境,嘱咐患者穿着柔软的衣物以减少皮疹部位的摩擦。药物指导:轻度的Ⅰ度和Ⅱ度皮疹,皮肤予以炉甘石洗剂以及喜辽妥软膏外敷治疗即可,伴有症状的可加用红霉素软膏。Ⅲ度皮疹患者有瘙痒及触痛,有感染可能,局部予以尤卓尔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疼痛予以镇痛药物对症处理,症状严重的予以甲强龙冲击剂量退疹,感染严重的予以抗感染治疗。Ⅳ度患者治疗如Ⅲ度皮疹患者,但若效果不佳,需及时停止分子靶向治疗,待皮疹消退。

3.3 腹泻及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分子靶向治疗常有腹泻、恶心呕吐及厌食及胃部灼烧感觉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最早出现腹泻的患者为服药第二天,可予以思密达、黄连素对症处理,严重者可口服易蒙停2粒,以后每隔2 h口服1粒,直到停止腹泻12 h后停止服用,积极补充水电解质,预防酸碱平衡紊乱。每次腹泻后清洗肛门并予鞣酸软膏外敷;鼓励患者尽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服药前予以胃复安口服。若患者恶心呕吐反应严重,可使用阿扎司琼静滴加强镇吐,胃部灼热感明显的患者可予以口服奥美拉唑、达喜等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在治疗同时积极抚慰患者,减轻其顾虑并告知胃部不适及腹泻为药物的正常副作用。

3.4 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定期复查肝功能,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延缓服用靶向治疗的药物,本组研究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ALT及AST的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对症予以保肝药物治疗,主要以异甘草磷酸镁注射液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为主,规律治疗三周后患者AST及ALT均恢复至正常,同时予以患者每两周定期复查肝功能。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发现如有患者疲劳、厌食、乏力、黄疸等情况需及时汇报并积极处理。

3.5 口腔溃疡的护理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出现的4例口腔溃疡的患者均为Ⅰ度。日常口腔护理当中首先观察口腔溃疡的部位、大小、颜色、有无伴发出血等异常,定期性口腔护理;嘱患者多饮水,少吃辛辣、灼热及刺激性食物,用软性毛刷刷牙减少对溃疡的摩擦,多吃蛋白类、鲜艳蔬菜及清淡食物,促进溃疡愈合,预防进一步复发;对于溃疡创面,可用云南白药或者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敷在创面处,一般短期内可愈合。

3.6 甲沟炎的护理 甲沟炎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轻度患者口服抗生素以及局部予抗生素软膏处理即可恢复。嘱患者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扩散。为预防甲沟炎发生,应注意预防甲下血肿的形成,可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预防红斑扩大。如有甲沟旁肉芽肿形成,予以硝酸银杀菌剂使用每周一次并予包扎敷料,控制感染扩散。如有感染扩散需予抗感染治疗。本组患者中只出现1例甲沟炎,且症状较轻,予以局部抗感染处理后5 d即恢复正常。

4 讨论

肺癌是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极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对于肺癌根治术后化疗失败及不适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进一步行分子靶向治疗;多项研究[6-7]结果表明: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绝大部分能缓解,毒副作用较少,口服方便,患者耐受性较好,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其机制在于阻断EGFR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减少肿瘤血管的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凋亡。有研究[8]提示吉非替尼(易瑞沙)对亚裔、女性及腺癌、不吸烟的患者,其临床效果更佳。通过对125例NSCLC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可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甚至部分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合理的护理有利于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帮助患者树立进一步治疗的信心,增加依从性,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营养,密切观察患者分子靶向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对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69-90.

[2] Chen WQ,Zhang SW,Zeng HM,et al.Report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0[J].China Cancer,2014,23(1):1-10.

[3] Travis WD,Brambilla E,Noguchi M,et a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J].J Thorac Oncol,2011,6(2): 244-285.

[4] 李金瀚.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40年回眸与七个进展点[J].癌症进展,2006,4 (6):480-488.

[5] 郑远达,杜向慧.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现状和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 (5):296-300.

[6] 庄莉,毕清,任宏轩.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2):139-140.

[7] 刘尧,汪华,闫晓红,等.特罗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3 (7):4-6.

[8] Thatcher N,Chang A.Gefitinib plu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refyactory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placebo controlled,multicentre study(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J].Lancet,2005(366):1527-1537.

王慧琳(1982-),女,上海,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韩红,E-mail:992791817@qq.com

R473.73,R734.2

B

10.16821/j.cnki.hsjx.2017.08.025

2016-11-01)

猜你喜欢
皮疹靶向口服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