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7-04-26 19:25梁兴格范俊珺赵大媛卢建霖张全财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梁兴格+范俊珺+赵大媛+卢建霖+张全财+唐桂清+卢家艳

[摘 要]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文山州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文山州小麦条锈病呈始见期早,发病重,传播速度快,发生面积广,北部县份发生程度重等特点。文山州加强小麦条锈的监测,重视综合防治工作,结合好“一喷三防”,提升防治技术。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62-02

文山州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东邻广西百色,西连红河州,北接曲靖地区,南部的麻栗坡、马关县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平均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自然生态条件复杂,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的立体气候特征,小麦种植多种多样,有地麦、田麦、旱地麦、山地麦,有利于小麦条锈的越冬和越夏,能再本地完成侵染循环,主要危害症状是:初期在麦叶表面出现褪绿渍点,后长出鲜黄色的粉孢——夏孢子堆,到小麦生长后期感病部位长出合适的疤斑——冬孢子堆,成行排列虚线状。小麦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80万亩,小麦条锈年均发生面积15万亩。特别是近几年小麦条锈病连续流行,发生程度越来越重,波及范围越来越广,成了我州小麦增产的严重阻碍,病害流行时,小麦减产20%-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1 发生特点

1.1 始见期提前

小麦条锈病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大,近年来,全州冬季气温较高,春季气温回升快,小麦条锈病始见期提前,2016年1月4日文山市监测发现小麦条锈病发病点,随后全州各县均在3月份前发现小麦锈病发病点。据调查,2012年-2016年全州各县市小麦条锈病的始见日期普遍提前了。

1.2 传播速度快,发生面积广

全州大面积开展谱查和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扩散速度快,从始见发病点到出现中心病团,再到流行成灾,仅仅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从五年调查数据可看出,3月中下旬,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重、发生面积大、病田率较高。2012年3月26日周报表统计条锈病发生2.05万亩,平均病叶率12.42%,平均病指4.97;2013年3月25日周报表统计条锈病发生4.34万亩,平均病株率69.15%、平均病叶率46.61%,平均病指14.86;2014年3月24日周报表统计条锈病发生2.13万亩,平均病田率23.1%、平均病株率20.9%,平均病指1.1;2015年3月23日周报表统计条锈病发生7.5万亩,平均病田率17.7%,平均病株率50.9%,平均病指16.2;2016年3月22日周报表统计条锈病发生3.797万亩,平均病田率12.4%,平均病株率22.1%,平均病指3.1。

1.3 北部县份发生程度重,南部县份发生程度轻

文山州北部外接红河州和曲靖市,由于外接州市均是小麦的主产区,且整过生育期与我州相近,进入3月份以后,由于本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盛行,大量病菌孢子随风飘移至我州麦区,尤其是北部县份,受外来菌源的影响,加之我州越冬菌源量大,外来菌源与本地越冬菌源交叉侵染,气象条件适宜,造成条锈病大面积发生流行。

2 发生原因

2.1 气候条件。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州属暖冬,冬季气温较高,春季气温回升快,2-4月平均每月上升4℃左右。小麦条锈病最适宜的温度是5-12℃,适于的温度,有利于小麦条锈的蔓延流行。

2.2 越冬菌源量大,范围广。我州冬季最冷的一月旬平均气温为6-8℃,因此条锈菌在我州可越冬。本州北部冷凉山区越夏菌源量大,传播广,早春低温寡日照,适逢降水,田间湿度大,气象条件适宜,易形成由点到片迅速循环侵染的扩散态势。冬前降水少,对条锈病越冬不利,但春季降水多,气温回升,可导致锈病的中度流行。在感锈品种大面积种植区,春季雨量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外来菌量也起推波助澜作用。

2.3 种植品种抗性差。全州种植品种大多是川麦107、文麦14、云麦42、云麦39系列、绵阳系列、农民自留种等,一个发病中心就足以传播整个田块。夏孢子繁殖快、量多; 已种多年的老品种,抗性已显著下降,这是造成条锈病流行重发的根本原因。

3 防治对策

3.1 加大抗病品种推广力度。选育和推广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经济而有效的办法。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在应用抗病品种时,避免品种单一化,防止抗性丧失。

3.2 播种前种子处理。选择比较晴朗的日子晒种2-3天,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受热均匀,利用自然光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然后进行筛种:晒种后过筛、风选,清除杂物、瘪粒、病虫粒,提高种子质量。再进行药剂处理:(1)、用三唑酮(粉锈灵)可湿性粉剂干拌种,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克拌小麦种子500克,但不可以用水兑拌,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2)、用戊唑醇湿拌剂拌种,2%戊唑醇拌种剂1克拌小麦种1000克,对防治小麦锈病有非常好的效果。

3.3 落实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植株抗病力。清除田块杂草和留生小麦,精耕细作,控制越夏菌源。一是适时播种,二是要合理施肥;调查发现凡是偏施氮肥的田块都比施肥水平差的田块重,因此小麦播种时,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加小麦专用复合肥30-35kg,效果最佳,早施提苗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小麦抽穗后停止施肥。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对小麦中期稳长、成穗和防止后期早衰也有良好作用;三要合理密植培育壮苗,低洼田块,及时排除积水,促进小麦生长发育。采取谱查与定点监测结合的办法,以风口、河沟、公路两旁和感病品种为重点,搞好田间小麦条锈病的实況调查,掌握病害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法(专业的防治队伍进行统防统治),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3.4 加强病情监测。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按照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密切监测发生情况,认真做好病害的定点监测观察和大田谱查,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很据病情发张变化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及时向政府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害发生情况,为病害防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5 防治药剂。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在1%-10%开始防治,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亩,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克-30克/亩,加水50公斤喷雾。

3.6 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 近3年来,我州及时有效开展“一喷三防”,积极组织开展统一喷防,发技术宣传册,举办培训班,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植保专家和农技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按要求配置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比例,混合喷施,做到防病、防虫、防倒,充分发挥农技工作人员的服务作用,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同时,大力宣传“一喷三防”对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夺取夏粮丰收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群众做好“一喷三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新疆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初探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