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7-04-26 19:48徐大伟林学艳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小麦病虫害

徐大伟+林学艳

[摘 要] 小麦是中国最主要农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小麦产量不仅于自然气候息息相关,还受到病虫害影响。本文对小麦常见病虫害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我国小麦产量及品质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90-01

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其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小麦病虫害类型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防治措施降低 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升小麦生效效率及品质的同时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

1 小麦常见病虫害

1.1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常见的小麦病患之一,感染该病后小麦根芽逐渐发生腐烂现象,并逐渐枯死。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幼芽受到小麦纹枯病菌影响,其芽鞘部分逐渐变为褐色,并开始逐渐向枯萎方向发展。秋季后期小麦感染小麦纹枯病菌后其叶鞘逐渐呈现灰色,边缘颜色逐渐变为褐色。叶片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在此过程中幼芽逐渐失水直至枯死。若小麦植株于拔节后感染小麦纹枯病菌,其底部叶鞘会逐渐出现椭圆形水渍状斑纹,并逐渐发展为中部灰色四周褐色的纹状病斑,此病名称也由此而来。小麦植株感染小麦纹枯病菌后其病菌会不断扩散至枝干即植株茎部分。小麦感染小麦纹枯病主要原因是播种时期过早,小麦播种密度较大,感染病菌后程度较重,面积较大。

1.2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蚀另一种较为常见病患之一,感染该病后小麦植株绿色部分会逐渐褪色并生出黄色病斑,之后逐渐发展为粉色菌堆,随着病情不断加重逐渐形成黑色孢子堆。从外表上看小麦条锈病会在植株表面形成黄色锈状病斑,由此得名。小麦条锈病主要对小麦叶片顶端部分以及茎杆、结穗部分,造成局部病变影响植株整体。

1.3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是常见的小麦虫害病,该虫害主要影响小麦茎部、结穗部位、叶片等部位。小麦植株感染小麦蚜虫后,其受侵害部位逐渐变黄形成黄色小班,随之间推移逐渐形成条斑及枯死纹路。最终小麦植株枯死。小麦蚜虫会破坏植株光合作用器官导致植株无法有效进行光合作用,植株无法及时吸收营养,影响小麦结穗过程,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小麦蚜虫病源为依附于小麦种子上的小麦芽虫卵,蚜虫卵随着小麦播种会与其同步成长,并依靠食用小麦植株吸收营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在小麦植株上大量繁殖,进一步扩大危害。

1.4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当前最常见虫害,每年转冷之际害虫会将卵产于土壤中,保护虫卵平安过冬。待到来年转暖之际,虫卵孵化成为幼虫,并靠播种在土地中的小麦植株成活。其次土壤中的虫卵还可借助小麦种子萌发造成的土壤升温进行孵化。初期幼虫主要吸食小麦根部组织营养成长,等到小麦返青时节害虫开始由小麦植株根部向其茎部转移,对小麦植株造成严重危害。

2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2.1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指不施加化学药物等方式,采用物理方法对小麦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物理防治需要注重对病虫害滋生环境的破坏。例如将小麦同其他农作物按照一定比例种植在一起,常见于小麦种植于一起的植物有花生、大豆、油菜等,根据种植时节不同进行轮流耕作,从而降低田间病菌数量。播种作物过程中需控制种植密度,切忌密度不可过高,将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有效提升农田通透性,降低病菌扩散几率。在种植过程中应及时对作物进行施加有机肥处理,为小麦植株提供足够营养,提高小麦植株抵抗力,改变土壤环境降低害虫成活率。其次需定期对麦田进行除草,控制田间水量在合理范围,改善麥田生态环境,让小麦植株在最佳环境中成长,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同时提高小麦抗病性。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原理是引进新的物种,该物种为害虫天敌,且不会对农田造成较大生态危害。该种防治手段不仅方便快捷,还十分环保。例如针对小麦蚜虫防治时,可引进瓢虫。瓢虫以小麦蚜虫作为食物,当小麦蚜虫数量下降时瓢虫数量也会下降。瓢虫对应蚜虫投放比例为1:150便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投放害虫天地不仅要进行生态考虑,还要考虑投放时期,将生物防治效果控制到最佳状态。

2.3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就是利用化学药物控制病虫害对小麦植株造成的影响。进行化学防治时需注意对小麦种子进行必要处理。一些致病菌如纹枯病菌主要通过种子进行感染,因此在播种前对其适当进行化学处理,常用方式是利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搅拌处理。播种前结合往年常发病虫害针对性进行处理,提高种子成活率。

针对某些顽固性害虫还可选用适当农药药剂进行喷雾,喷雾需把握时机,提高药剂使用效果。例如针对小麦蚜虫防治过程中可选择一些毒性较低的农药。喷洒时根据小麦蚜虫在麦田中的分布情况,结合小麦蚜虫在不同成长时期对小麦植株不同部位进行喷洒。例如对小麦蚜虫防治最好在小麦成长早起,此时小麦仍旧未长到正常植株高度,因此防治更加便捷。

化学防治过程中可结合物理防治同时展开,例如在进行地下害虫防治过程中,可使用药物掺杂稀土撒在麦田田垄中。之后对土壤进行翻锄,确保药物被均匀分布到土壤中,从而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幼虫。通过化学防治及物理防治科有效降低害虫危害,为小麦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这些防治手法需要结合科学有效的养护手段,随时了解麦田动态,结合麦田病虫害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或综合防治措施,针对不同时期病虫害采用合适防治措施,为小麦生长奠定坚实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

结束语

小麦生长过程中常受到病虫害影响,导致产量及品质下降,影响农民经济效益。小麦种植过程中应该结合其生长周期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小麦生长实际状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将病虫害消除在初期,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确保小麦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吴秀莲.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7):45-49

[2]李 苹.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林科技.2012(4):48-52

[3]钟莉梅. 浅谈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5(8):56-59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小麦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