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扁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2017-04-26 19:57施占涛杨立国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防治

施占涛+杨立国

[摘 要] 黑胸扁叶甲是核桃楸的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在吉林地区1a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树皮缝内越冬。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6月中旬为新1代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中旬成虫开始越冬。采用树干注药防治效果为78~83%;叶面喷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杀虫效果达到100%;苦参烟碱烟剂防治效果达85%。

[关键词] 黑胸扁叶甲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02-01

黑胸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thoracica Baly)又名核桃叶甲、核桃金花虫,是核桃楸扁叶甲的黑胸亚种,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分布于东北、北京、河北、甘肃、四川、湖北等地。黑胸扁叶甲成蟲和幼虫均为害核桃揪树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由于连年受害,严重地影响和威胁着核桃楸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树木死亡,是核桃楸主要害虫之一。而近年来,东北地区林业部门将核桃楸天然林分和人工林分的培育作为经济林培育的重要树种,保护和发展核桃楸林分成为森保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吉林地区黑胸扁叶甲数量较大,对核桃楸危害较重,2010~2011年笔者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为防治此虫提供科学依据,为核桃楸经济林分的生长提供支撑。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黑胸扁叶甲体长6.5~8.3mm,长方形,背面扁平;头蓝黑色,前胸黑色,有金属光泽,仅两侧区褐黄或褐红色,鞘翅紫色、紫蓝或蓝黑色,触角足黑色。黑胸扁叶甲头小,深嵌入胸部,头顶平,额中央低凹,刻点粗密。触角短,向后稍过鞘翅肩瘤,第二节球形。第三节细长,约为前者的2倍,第四节短于第三节长于第五节,其余各节向端部加粗。黑胸扁叶甲前胸背板宽为中长的2.5倍,基部狭于鞘翅,前缘凹入颇深,盘区两侧刻点粗密,中部显现细弱。黑胸扁叶甲小盾片光亮,刻点细微。鞘翅刻点粗深混乱,每个翅面有3条纵肋纹,彼此等距;肩外边缘显著隆起。各足跗节末端两侧呈齿状突出。

1.2 卵:黑胸扁叶甲卵长1.5~2.0mm,长椭圆形,橙黄色,顶端稍尖。

1.3 幼虫:黑胸扁叶甲老熟幼虫体长8~10mm。污白色,头和足黑色。胴部具暗斑和瘤起。

1.4 蛹:黑胸扁叶甲体长6.0~7.6mm,浅黑色,体有瘤起。

2 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黑胸扁叶甲第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6月中旬为新1代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中旬成虫开始越冬。

2.2 生活习性

黑胸扁叶甲在吉林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核桃楸林分的枯枝落叶层、核桃楸树皮缝内越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后,以刚萌出的核桃楸叶芽或嫩叶补充营养并交尾产卵。雌雄成虫有多次交尾和产卵的习性。黑胸扁叶甲卵产于叶背,卵排列成块,每块有卵10~50粒,每雌一生产卵约100粒。黑胸扁叶甲幼虫孵出后即食去卵壳。幼虫群集于叶背,啮食叶肉。黑胸扁叶甲幼虫3龄,约经10d左右老熟。黑胸扁叶甲初孵幼虫有群集性,食量较小,仅食叶肉。幼虫进入3龄食量大增并开始分散危害核桃楸树木,此时不仅取食核桃楸树叶肉,当食料缺乏时也取食核桃楸树叶脉,甚至叶柄。被为害的核桃楸树残存的叶脉、叶柄变成黑色,逐渐枯死。幼虫老熟后末端多群集粘于核桃楸树叶背呈悬蛹状化蛹。6月中旬新成虫出现,6月下旬成虫开始下树休眠,至8月下旬又上树取食。成虫不善飞翔,有假死性,无趋光性。雌雄性比近1:1。

3 防治措施

黑胸扁叶甲主要的防治措施为人工扑杀、天敌控制和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

3.1 人工捕杀

每年4月下旬~6月上旬,根据黑胸扁叶甲产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呈聚集性分布的特性,采取人工摘除核桃楸幼树上的虫叶,集中烧毁;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采取人工晃树方法,将黑胸扁叶甲震落树下,集中捕杀黑胸扁叶甲成虫,集中销毁,从而达到减少虫孔密度的效果。

3.2 天敌控制

调查发现黑胸扁叶甲幼虫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科(Coccinellidae)的奇变瓢虫(Aiolocaria mirabilis Motsch)、异色变瓢虫(Lexis axyridis Dallas)、十五星裸瓢虫(Calvia quinquedecimgutlata Fabricius)等;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蠋蝽(Arma chinensis)、猎蝽、蜘蛛等。在核桃楸土壤林分和人工林分中,充分利用林间的天敌资源或人工助迁方法控制此虫对核桃楸林分的危害。也可采取人工培育天敌方式,适当增加核桃楸林分中天敌的数量,为天敌防治奠定基础。

3.3 化学防治

3.3.1树干注药防治

5月下旬~6月上旬选择核桃楸幼树,分别用5%的吡虫啉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进行树干注药防治,按核桃楸胸径大小,用药量1ml/cm。5%的吡虫啉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效果分别为83%和78%。

3.3.2叶面喷药

5月下旬~6月上旬在林间核桃楸幼树,每株幼树上有此虫30~80头不等,分别用窗纱套住每株树的树冠,在窗纱套内用手持高压喷雾器分别喷施0.9%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1000倍液和1500倍液,喷施2.5 %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8000倍液和10000倍液,2h后调查防治结果。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和1000倍液,喷施2.5 %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和8000倍液杀虫效果达到100%;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杀虫效果为90%;2.5 %溴氰菊酯乳油10000倍液杀虫效果为95%。

3.3.3烟剂防治

烟剂防治是大面积化学防治常用的措施,具有防治面积大,效果显著的特点。每年6月中旬,在黑胸扁叶甲危害严重的核桃楸林,采用苦参烟碱烟剂防治黑胸扁叶甲成虫,施药量为2kg/亩,防治效果可达85%。

参考文献

[1]肖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孙成明,等.中国长白山常见林业有害生物【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施占涛(1964-)男,吉林省桦甸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工作。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防治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