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会有时

2017-04-26 17:40董晓鸣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污染同学老师

这学期我任教的课程是植物组织培养,教的是园林高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所谓的“学困生”和“后进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我找了不少麻烦。除了备课、上课,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这群学生“斗智斗勇”,而且“越战越勇”,乐此不疲。

杨同学,课桌永远“三无”——没书没笔没本子,上课除了睡觉就是玩手机。不管你怎么和他谈,当面好好好,转身就乱来。我曾经甚至一度想过要放弃他,真的是没办法了。一次值晚班的时候,我颈椎病发作,疼得受不了,我就想去试试他。我问他,你会不会按摩?他说会。我说太好了,老师实在疼得不行,你能给老师按两下吗?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很认真的给我按起来,大概按了有5分钟,我说可以了,舒服多了,太谢谢你了,要不然老师会很痛苦。他没说什么,只是很认真地笑了一下,带着这个年纪本该有的天真和青涩。第二天,他的桌上多了一本教科书。

后来在上实验课的时候,我发现他有了点进步。其他同学在配母液、培养基时,他会在一旁看;别人清洗组培瓶时,他也会帮着一起洗瓶子。当然,转变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他虽然不再沉迷于手机游戏,还是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他会把实验台上的花盆转来转去,把一次性口罩撕的一片一片,吹炸橡胶手套引起一阵骚动,甚至还把黑手伸向了投影仪的遥控器。只有我不停提醒他的时候,他才会暂时放下手里的东西。有同学拿这个打趣他,我说不对,大家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杨同学已经有很大改变了,这就是好事。大家都笑了,他也笑了,一臉得意地扫视同学们。我忽然明白,这样的孩子,最缺的其实是来自外界的认可。一旦你真心地接纳和关心他,他一定会有所察觉,有所改变。

王同学,班里的小话痨、小炮仗,上课从来不参与,永远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有一次上课讲到培养基配制计算的时候,突然看见他在玩手机,我一下就火了,冲过去夺下了他的手机。他很生气,狠狠把书一摔,说:我没玩!我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手机屏幕,发现他原来是用手机在计算。我连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歉,我说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也许从没料到我是这样的反应,他怒火瞬间停滞,愣了一下,还是乖乖坐了下来。

也许是老师的道歉给了他信心和勇气,他从“事不关己”一下子变成了“找茬狂魔”。有一次上课我把几瓶污染的组培苗带到教室,他在下面嘟囔,为什么会污染呢?我让他又大声重复了一遍,然后夸他:王同学非常棒!能提出问题来,说明你在思考,其他同学都要向他学习。他听我这么一说,可来劲了,全程和我互动,并且还不断发问:污染了要怎么处理?怎样才能不污染?他这几个问题提出来,我顺着这几个问题分析,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讲的顺畅自然,一堂课就这么完美地结束了。从这以后,王同学总是能抬头听课,他问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耐心予以解答,不管这个问题是多么基础、多么幼稚。一学期下来,他从“吊车尾”成功逆袭班级中游,再也不是那个暴躁冲动的坏小子了。

蒋同学,小时候生过病,身材矮小,扮相幼稚,但说话行事都是一脸老气横秋。可能家长和老师怕他自卑,就纵容他、给他特权,不管是办公室还是课堂,他都目中无人,来去自如,说话从来都是祈使句,对同学还有点霸道强势,连很多老师都对他避之不及,我也不太了解。周末,我突然接到电话,那边没头没脑地劈头就问:我要用组培长青菜,你说怎么弄?我听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是谁,我说你是蒋同学吗?老师很开心接到你的电话,你是第一个来请教我这个问题的。于是我就耐心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告诉我:买的青菜有农药,吃了不放心;自己种在学校大棚的有的没出芽,有的死了,所以就想用刚学的组培来生产。我说老师知道了,其实不需要组培,这样,星期一你把菜种带来,老师教你怎么弄。

星期一,我一进课堂,他就急吼吼拿着一小袋种子来找我。我问他,你会做发芽试验吗?不会!那好,等下课老师先教你做个发芽试验,然后再教你如何种菜。下课后,我和他来到实验室,把发芽步骤、要求通通讲了一遍,一起把装有种子的培养皿放进培养箱,调好温度,并告诉他每天要来实验室观察发芽情况。结果中午,我刚从食堂吃完饭回来,他扒在实验室门口望眼欲穿,说来看发芽情况。我请他坐下,告诉他发芽是有过程的,种子先要吸足水分……发现他一知半解,我索性把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给他讲了一遍,一直等他略有所悟地点点头才罢休。我问他,学校大棚有师傅,你怎么不问问人家?他说:“他们不理我!”对了,这就是老师要和你讲的。知道别人为什么不理你吗?因为你不懂礼貌,不知道尊重别人。老师可以原谅你,不熟悉的人可不会原谅。他红着脸点点头。我一看时间,快一点半了,让他先回去休息。走到门口,他回头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随着我对他的了解渐渐深入,发现他本性不坏,只是被宠坏了。以后每次看到他,我都主动喊他,和他问好。耳濡目染,我相信这些事情,他都会慢慢明白。

其实,这都是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些小事,有些甚至和学习没多大关系,但我想这是必要的,是一个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作用和责任。作为老师,我不仅满足于教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更要教会他们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看到窗外的树上结满果子,我会问他们这是什么树,引导他们回忆春天看到的一树繁花,教他们辨认树叶、枝干特征。看到走廊里新送来一批盆花,我会教他们认识这些花,然后让他们了解花的生长习性,再选择合适的摆放位置,最后考虑寓意、美观、对称等因素,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

对待学生我们要耐心启发、教会他们做人,让他们从主动问候老师同学开始,获得认同感;让他们从发现身边的美开始,找到学习的兴趣。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是闪光的,只是这些璞玉在后天的成长中经受不同的挫折,等来到我们面前时,他们看上去变成了一块块顽石,桀骜驽钝,尘灰满面。我们要做的,不是粗暴的抨击,而是化作一股清流,去浸润、去打磨。相信你的学生,是前提;让学生相信自己,才是我们的目的。即使听上去很天真,短时间内也很难看到成效,但人与人、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碰撞,只要你有一颗真诚的心去盼望、去期待,总有一天,能看到花的盛开。

作者简介:董晓鸣(1972-),女,江苏盐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教育与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污染同学老师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