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际政治学的几点思考

2017-04-26 23:17顾瑞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理论方法

顾瑞

摘 要: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各类国际行为体互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学习这门学科,离不开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方法论等知识的学习。本文分析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和对待理论应有的态度,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国际政治;理论;方法

一、理论的学习和对待理论应有的态度

人们常常谈理论。不同的人对理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理论很高深,学起来很枯燥;有的人认为理论是理解问题的“金钥匙”;还有的人认为理论要联系实际,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认为,“理论只是对现象系统的反映,只在说明这些现象,并显示它们是如何相互紧密联系的”。 挪威学者托布约尔·克努成认为,国际关系专业学生与其他人的第一个区别在于“方法”,第二个区别在于“理论”,即“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能自觉地沿着一条前人已经走过几个世纪的道路来探讨战争、财富、和平和权力问题”。 就我的理解,理论是对一些知识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学好国际关系离不开扎扎实实的掌握本学科的重要理论,这是一个前提。

1.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理论。既然理论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以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它。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除去时代的背景,还有学科的知识谱系。我们学习一种理论,除了要了解它是什么外,还要注重求其本源,即要思考这一理论从何而来,它发展到今时今日经过了哪些学者的努力,它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在这其中,我们要尤其注意,深刻的、反复的研读一些理论大家的经典之作,比如,摩根索的《 国家间政治》,基欧汉的《霸权之后》等等,这是其一;其二,在没有打牢基础的情况下不要凭自己的偏好略过一些理论的学习,尤其是一些非美国学者的。读书之道,先博后渊。就像古人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同时要注意好以下的三个问题:

(1)不要过分的迷信理论。理论固然有其重要的价值,但我们不能过分的迷信理论。什么叫迷信理论?就是一切以理论唯马首是瞻。有人不是以理论来分析问题,而是以问题来生搬硬套某种理论,这是不可取的。对待理论,我们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要辩证的看待。把理论当成一种工具,而不要让理论成为我们的束缚。

(2)学习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唯美国论。毫无疑问,在当今社会,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走在前列,其众多的高校学术机构、智囊机构等等推动这一学科的繁荣。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的所有国际关系理论都是对的,都是好的,都是能够很好的解释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并不代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好的国际关系理论。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土壤。美国的关系理论必然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诸如霸权稳定论,民主和平论等,莫不如是。作为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应该打开我们的视野,除了学习一些主流理论之外,还应该关注一些美国学者之外的理论,如欧洲学派的理论等等。这样全面的掌握知识,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有学术争鸣才可能有学术的创新。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去研究美国,就不利于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

(3)理论的功能在于解释现实。理论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也不是束之高楼让人欣赏把玩的,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解释现实。一种理论,如果不能很好地去解释现实,是不会有其长久弥新的生命力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仅仅要知道这个理论是什么,它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更为关键的是,如何用它来分析问题,如何把理论用活。这样理论才能够成为我们的好工具。

2.关于构建中国学派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这些年国际关系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比较热闹。以我之见,现今的学术界有如下问题:

(1)缺少一流的理论大师。为什么美国的国际关系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出现了一些学术宗师,他们是真正对某个问题有着非常深刻思考的大师,他们的一些著作堪称里程碑。包括英国学派,也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学者,并且注重学问的传承。而这点,中国做的还不够。我们往往很注重评介,而创新的意识不强,原创性的观点不够。

(2)学习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色彩太浓。

(3)我们应该做什么。一种好的理论一个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要想真正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学派,就要扎根我们的国情和社会现实。这并不是说,不去关注外面的世界,而是说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应当是去考虑怎么样在维护好我国的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去跟国际社会互动,一言以蔽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做对中国最有利。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可以学习美国学者、英国学派及其他学者的国际关系的理论、观点,但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评介他们的观点之中,我们应该“走进去,走出来”,利用理论来为我所用。其次,我们不要忽视了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我们要去揣摩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而西方之所以为西方的原因。用一种比较的和更加宏观的视野去审视和学习中华文化,这样才有可能推陈出新。

二、对于学习方法的思考

传统的方法,就是一种历史—哲理的思考方法。历史,尤其是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对于学好国际关系学来说意义很大。因为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学史可以鉴今。并且很多的国际关系的光辉思想都是在一些史学著作中闪现。所以,学好历史是一个基本要求。

除此以外,哲学的思考不可少。如果光有历史的知识,而不能上升到哲理的层面,那么还是做的不够。我认为,像卢梭,霍布斯,洛克,摩根索,沃尔兹等人,他们都是思想大师。他们的著作充满了思想的火花。就这两点而言,前者,即历史知识的学习,要下苦功夫,学的扎实。后者,除了要记忆,更多的是思考,深刻的思考,这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我们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此外,除去傳统方法之外,学界还流行科学主义方法,这肇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那场影响深远的行为主义革命。科学主义强调实证,主张国际关系学科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强调学者在研究中保持价值中立。正如秦亚青教授所说,这两种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讲,是本体论认识的分歧。实证主义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主客体的可分离性和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性, 而解释学方法则注重社会事实的主观性、主客体的不可分性和社会科学的价值有涉性。

我的看法是,不应该把这两种研究方法割裂,其实不同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看问题、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和方法,这两者都有其价值。传统方法对思维的要求可能更高一点,科学的方法可以在操作上比较有方法而已。

以上就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归结起来,好好读经典,夯实理论基础,此其一;其二,要以一种老实严谨的态度来学习国际关系史,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素材;第三,要重视方法论的学习,这一点是能否顺利深入学习的一个关键;第四,要关注社会现实,不可仅仅关在书斋里做学问,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美] 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第18页.

[2][挪]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秦亚青,阎学通等:《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笔谈》,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理论方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