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探析

2017-04-27 05:15齐宏远
陕西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文/齐宏远

新时期农村档案文化建设探析

文/齐宏远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进展的不甚理想。从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农村民主选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各种纠纷解决的角度来看,搞好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很有必要。通过完善农村档案管理体系,编制农村档案制度的办法做好顶层设计,并结合当地特色,做好档案文化遗产的开发,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档案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作为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样,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也是我国档案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保存好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留下的文件资料,做好农村历史文化传承,让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成为档案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搞好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

中国人都有寻祖问根的传统,人老了之后讲究"落叶归根"。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拆迁后,作为农村文化记忆载体的村落、古宅、历史建筑等将不复存在,生活在这里的人未来面临着无根可寻的困境。试想一下,例如毛泽东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如果他的韶山老家在其成为名人前被拆迁,并且没有留存其农村老家的历史档案,那将是伟人研究工作多么大的损失。所以说,只有将农村历史档案收集、保管好,才能使农村文化记忆得以长久留存,让后人有档可查。

2.文化传承的内在需求

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只有把广大农村的档案文化建设做好,才能将乡村文化得以更完整保留,从而确保中华文化传承不断代,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国的广袤农村留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古建筑、方言、家谱、村史、典籍、民间故事、村规民约、地方戏剧等,这些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保护起来,农村档案文化建设起到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

3.规范农村民主选举的保证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让农民充分享有自己的民主权力。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农村选民对选举程序、参选资格等政策法规并不十分了解,为选举舞弊者提供了操作空间。基层档案工作者如能为农村选民提供相关政策法规的查询和利用,将会有效提高选举程序的正义性。其次,农民没有个人档案,选举人对参选人是否胜任无从判断,往往选不出称心如意的村干部。再次,选举过程中产生的选举记录没被归档保存,事后想要对选举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难度很大。以上问题的存在,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档案文化建设去帮助其解决。

4.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农民在日常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施肥、除草、灌溉等一些农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经验都真实记录在农业科技档案上,想要搞好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指导农业生产。

一些人文历史厚重,或是红色档案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留有许多珍贵的档案文化遗产。想要发展好这些地区的人文旅游产业,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做好档案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将档案文化融入地方人文旅游产业链。

5.解决农村各种纠纷的重要凭证

在农村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因为土地承包、移民拆迁、宅基地边界和社会救济发放等问题产生一些纠纷。这个时候,农村承包合同、财会文件、村庄平面图、救济物资发放记录等档案资料,就会为解决纠纷发挥重要的凭证作用。

二、做好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方法

1.做好顶层设计

从档案文化建设体系上来说,要建立县、乡、村三级档案管理体系,做到层层管理、层层推进。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和考核体系,领导干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从档案文化制度建设上来说,要以《档案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档案法规为依据,结合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实际,尽快出台一步能全面涵盖农村档案工作的档案法规;从档案意识培育上来说,要将农村档案知识宣传工作制度化,定期深入农村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推广宣传工作。让农民意识到从档案中能得到实惠,从而增强大家参与农村档案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拓宽农村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

农村档案文化建设,不仅要做好村史、家谱、名人事迹、古迹资料、村容村貌照片等传统档案的收集,还要注重孝子事迹、致富经验、高考状元、好人好事等资料的收集和宣传工作,这样会让“档案”摆脱在农民印象中神秘莫测、遥不可及的形象,更接地气,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

3.因地制宜,做出特色

农村档案文化建设要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比如有的农村历史文化厚重,文化名人辈出,就以名人故里为依托开发人文旅游,打造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有的农村是革命老区,存留着许多红色文化遗迹,就开发红色旅游,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有的农村能工巧匠特别多,农民在闲暇之余搞了很多发明创造,就把这些发明的实物收集起来,搞实物档案展览,鼓励大家创新。

4.建立农民的个人档案

九亿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70%,这个群体没有个人档案不得不说是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缺失。当今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很多农民到城市务工、生活甚至定居,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不给农民建立个人档案,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口管理的要求。而且上文中提到,农村基层选举时,有时候选举人对参选人的个人情况并不了解,如果农民有个人档案,此状况将会得到极大地改善。

5.做好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

农村档案文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可以借着当前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弯道超车,做好农村档案的信息化工作。农村档案文化建设要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主线,以网络共享为主要档案利用手段,以大数据技术为牵引,让农民在家里就能方便地查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源,让农民得到实惠。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计算所)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