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

2017-04-27 08:57谢金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歌舞少数民族舞蹈

谢金玲

摘要:本文论述了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将本土歌舞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其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同时,从感性上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地方传统音乐的认识,促进地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本土歌舞民族自豪感兴趣表现力与创造力活态传承

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少自信心,有的甚至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自卑。笔者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民族的学生之所以感到不自信,缺少了民族自豪感,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民族的璀璨文化缺少了解。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加强对本土歌舞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对本民族的自豪感,任重道远。

一、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自豪感

随着我校的扩招,少数民族的学生越来越来多。在教学中,我发现少数民族的学生觉得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所以比汉族的学生低人一等,感到很自卑,不敢讲黎苗话,甚至刻意去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很心痛,为什么我的学生会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卑,觉得低人一等呢?通过与学生们的沟通,我找到了他们自卑的答案。少数民族的学生们看到的是自己家境以及是黎苗地区比较贫穷,对自己民族的璀璨文化不了解,也就缺少了民族自豪感。作为一名中职生因为贫困就不爱自己的民族,不爱自己的家乡,还怎么谈爱国?从另一个角度看,从小就在自卑中成长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那么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然脱离不了音乐舞蹈。我认为大力弘扬本土歌舞文化,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本土歌舞文化教育,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舞蹈课上我有意的引入本土的歌舞。为了能让学生亲眼目睹各市县本土歌舞文化的多姿多彩,了解不同地方民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舞蹈风格,我播放一些与本堂课相关的民族歌舞录相让学生欣赏,例如:在形体训练课《黎苗族舞蹈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先欣赏贵州的黎苗族和我省少数民族自治县黎苗族歌舞的录象,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让学生了解本地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使学生产生了浓烈的想学本土黎苗歌舞,再即兴编排一些本地的民族舞蹈给学生欣赏学习,再让少数民族的学生用方言简单的演唱本地的民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其他学生在惊叹少数民族的学生能歌善舞的同时,增加了对本土民族歌舞的好奇心及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了解本土歌舞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歌舞文化自觉意识,产生对本土歌舞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本土文化成为自身人格的根基。

二、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学生大有人在,喜欢舞蹈却不喜欢民族舞蹈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要让学生喜欢上民族舞,首先要让学生对民族舞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民族舞音乐产生兴趣加上老师的指引,学生才会喜欢上舞蹈课。要使学生对民族舞本体产生体验,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多看,因为熟悉的东西才贴近生活,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产生兴趣。“舞蹈就是生活”,学习舞蹈要贴近学生,我在上舞蹈课的时候,我会将课本舞蹈和本地歌舞适当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形体训练《健美操》、《拉拉操》教学中,我引入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吉它通俗歌曲《我要去找她》,还有琼中本土摇滚歌曲李金龙乐队演唱的《放开喉咙唱山歌》等,让学生了解原来身边的歌曲也那么好听,舞蹈也那么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土歌舞的积极性。

三、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它至今仍存在于世界各国音乐教育之中并继续发展的生命所在。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现力并不是高不可攀、望塵莫及的事,可以让学生用心在倾听音乐、感知音乐,去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知相应的舞蹈形象,并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动作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表现和创造力的目的。而如何让学生去感知音乐,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我认为最有效方法就是结合本土的歌舞进行引导。

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结合本土歌舞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本土音乐、舞蹈动作,而是让他们在学习本土歌舞的同时逐步了解本土的音乐舞蹈世界。一个优美的本土舞蹈动作示范能激起学生们对本土舞蹈乃至舞蹈课的极大兴趣,而歌曲中的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因为那是他们祖辈通过生产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舞蹈和音乐通过课堂在他们面前进行了理论的印证,是课堂让他们了解了他们掌握的本土歌舞的理论解释。我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引入本土舞蹈教学时,先教会学生几组白沙县本土苗族舞蹈动作,然后让他们先安静地坐下来聆听整首白沙县本土苗族歌曲《门啥乖》,听后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们对歌曲的基本旋律、速度、情绪等到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合着音乐,边歌边舞,最后按排学生课后的作业:给儋州本土歌曲《调声》,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本土音乐、舞蹈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体验、学习音乐律动、节奏、舞蹈的动作、情绪等内容,而且音乐伴随着舞蹈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愉快感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舞蹈素养,有效促进了对学生学习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激发。

四、引入本土歌舞,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近年来,海南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在少数民族村寨,唱民歌、跳黎苗舞蹈、懂织锦的人越来越少,在临高懂唱《人偶戏》懂唱渔歌《哩哩美》的人也越来越少,海南人懂唱琼剧的人也越来越少。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严重危机。文化的最高形态是生活方式与精神价值。要培养人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爱讲民族语言、传承生活中的民族、风尚习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需要政府加以指导和扶持,也需要更多的人来传递接力棒,只有把原生态文化的接力赛好好地跑下去,才能使更多的人为发展海南的民族文化而努力。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教育和引导本地学生学习、传承本土歌舞文化责无旁贷。

人们有一种心态,就是对自己的身边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容易忽略它的价值。我家乡临高县的《人偶戏》、民间渔歌《哩哩美》以及本土民间舞蹈都是群众喜闻乐见,屡演不衰的经典,但对我个人而言,不是很喜欢看的,总觉得太俗,太土。现在知道它已是国家级文化遗产,我就想我多少要学习一、两个经典的唱段,一、两个舞蹈,不然,我怎么能说自己是临高音乐之乡的人呢?经过学习家乡民族歌舞,我发现原来我所忽视的乡土文化,是一种优美的歌舞。原来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有意注意培养出来的,我认为我们的教育部门就要给学生一定的熏陶,因为我们的前人创造的这些灿烂的文化,需要有后人的传承。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传承本土歌舞文化,我加大了民族歌舞赏析课的比重,强化各市县本土歌舞的教育。我有目的的播放本土的歌舞,并教学生唱跳本土的歌舞。例如,上到《民族民间舞》时会播放有“海南刘三姐”之称的琼中本土黎族歌后王妚大本人演唱的录象,然后再播放琼中本土黎族舞蹈《咚铃伽》最后的传人王中信的舞蹈录象,随后分析本土歌舞所描绘的意境,并教学生唱跳录象里简单的歌舞等,有时也会有意识地把儋州的调声、临高的哩哩美播放给学生听,增加他们学习本土歌蹈的兴趣,教同学们跳白沙县的《打柴舞》等,有系统地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本土歌舞经典作品的认识,留下完整的印象。此外,我重视培养有本土歌舞特长学生的典型。在课堂,我有意要求各市县有本土歌舞特长的学生在班上进行歌舞表演,并进行表扬,鼓励有本土歌舞特长的学生,将其树立为学习的榜样,带动身边的同学、伙伴学习本土歌舞文化,形成人人学本土歌舞,人人以学会本土歌舞为荣的一种良好氛围。只有积极将本土歌舞引入课堂,才能让学生有系统地去接触,去学习,去传承,去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本土文化藝术的传承不出现断裂。

总之,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将本土歌舞引入舞蹈课堂,有利于突破现在枯燥的舞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了解本土的民族文化,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活态传承本土歌舞文化起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海南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形态结构及生存状况》,黄河之声,卢君、黄英连,2004.

[3]《海南黎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艺术教育,范莹,2014.

[4]《三亚黎族民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苏庆兴,2011年2月.

[5]《海南汉族音乐舞蹈》,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王梅、王安潮,2008年4月.

猜你喜欢
歌舞少数民族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舞蹈课
歌舞欢庆“三月三”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歌舞爷爷
一起歌舞吧
我和舞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