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4-27 15:48王正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实践操作逻辑思维能力

王正洁

(东港市前阳镇中心小学,辽宁东港,118301)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复杂、逻辑性强,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尚未开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逻辑思维对学生更长远地数学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本文简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引导 实践操作

一、问题引导,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是需要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总结归纳才能学好的,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提问教学活动,就是把问题作为驱动,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他们自己反复思考研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同学合作交流等各种形式活动来找到正确的答案。当然,教师在引入提问教学活动中,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运用严谨科学的数学语言。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提问中必须应用专业的数学语言,对于学生回答有不严谨之处,进行继续追问,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的语感,能够准确而简洁地描述问题,引导学生始终用严谨的思维去看思考问题,看生活、看世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周密。其次,提问必须意图明确,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薄弱,教师提问时应直接了当,目的性强,让学生直接关注问题的核心,进而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提问时要抓大放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在引入问题时,切忌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提出来,这样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依赖感,多提富有思考含量的“大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对于“小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己去理解,不必当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数学思考。通过这种渐进式的问题引导方式,循序渐进,就能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算计算1/3+1/4,教师如果提问: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种提问的方式就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因此,要加强提问的目的性,可以这样问:“这两个加数的分母相同吗?能不能直接计算?为什么?这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根据提问,快速地将关注点放在两个分数的分母上,直观地看到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不相同的,分数单位也不同,所以两个分数不可以直接相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意图明确,才能让學生的数学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在自主思考中不断积累,养成数学逻辑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纵使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很多学生还是无法彻底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更真实、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非常有必要,这也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当符合,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要求学生对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还要具有一定的独立自考能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交流来完成的,教师只是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辅导作用,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中开展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将会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从而更易于理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当学习完统计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集大量的资料,阅读一些有关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数据,创办了以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为主题的手抄报。由于这个手抄报的主题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每位学生都是兴趣浓厚,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的态度来设计每一个环节。当学生整理好关于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系列数据后,教师就提问“你还想了解什么”、“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等问题。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通过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完成调查项目的确定、调查过程的设计、报纸栏目的安排等整个过程,既让学生的数据统计能力得到提升,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易于学生理解到统计能服务于生活。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其思维更加活跃,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更强。

三、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来展开教学活动,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讲解新的知识点,所以数学教师必须将教学实践环节有效地利用起来,在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转变成数学思维。对于此,教师能够提前告诉学生一些数学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结论的演变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逆向推理,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就给学生耐心地、详细地做出讲解,最终给学生做好总结归纳。在此过程中,教师正确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就能慢慢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一套完整的思路。

例如,在讲解“认识物体”的过程中,在“正方体、长方体”基础之上,教师进行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球、圆锥体、圆柱体、三棱柱、三棱锥等几何体。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探讨,将各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并做好分类,找出各类几何体之间的异同点,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给这些几何体下定义。如球体只有一个面,圆锥体和圆柱同时有曲面和平面,棱柱和棱锥只有平面等。让学生自主求出各种几何体的相关参数,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进行推导。通过这种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就能很好的消除某些学生的心理胆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开放、更广阔。

四、结语

小学生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都相对较低,对一些数字、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尤其是一些稍复杂的数学运算或复杂的图形组合就显得很吃力,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难度,打消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本的教材中,很多内容的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务必要认真研读教材,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进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庄荣木.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5(57)

[2]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4(36)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实践操作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