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我的”生活 叙写抢眼之文(下)

2017-04-27 22:50沈泾渭姜有荣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王叔单手电子秤

沈泾渭+姜有荣

三、理——生发“我的”感悟。

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一事,明一理,苏轼游石钟山方悟“事须目见耳闻”之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始得“事成于志、力、物”之理。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大千世界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经过不同的世事历练,人就会对事理、情理也有着不同的感悟。高中生涉世未深,生活经验、社会经验还很有限,就这样在生活之路、人生之路上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地走着,但谁的青春没有被风吹过?如果人人都是老姜,这将是一个何等辛辣的社会。也许广大考生的感悟还很青涩,但有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它更像一枚橄榄,比“三国(王国维、汪国真、周国平)”的睿思更真切可感,比“三泰(列夫·托尔斯泰、伏尔泰、泰戈尔)”的彻悟更耐嚼有味。阅卷教师想读的也正是这初生牛犊身上特有的“乳臭味”,而不是一个个装扮“成熟”的“小老头”、“小老太”身上散发出来的“老人味”。请看下面两个作文片段:

【片段一】

前一阵子,学校搞“一对一”的学习大比拼,我在目标栏里写了年级第一!为此,我挑三更灯,熬五更夜,可谁曾想,成绩单发下来,我不但不是年级第一,就连班级第一也丢了!

一时间,我感到无所适从。老爸看着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提议到王叔那儿去买个瓜解解渴。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到了王叔的瓜摊前,我挑了一个瓜递给王叔,王叔单手一托:“六斤七两!”我还是习惯性地将瓜放在电子秤上验一验:“哇,王叔,你真厉害!”

这时,老爸从怀里掏出两张“老人头”摆在摊前:“王叔,你要是把我手中的这个瓜估准了,这二百块就是你的了,你敢不敢?”王叔被众人一激,就应下了!老爸递过瓜,王叔先用单手托托,好像为了保险,又用双手托托,脸逼得通红,最后硬着头皮说:“七斤半!”我把瓜放到电子秤上一验,整整相差了一斤!

回家的路上,老爸语重心长地说:“王叔是被自己打败了。面对着二百块钱,他有了欲念,正是这精神上的负担导致了他的失败。”老爸望着一脸惊讶的我说,“小子,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突然间,我醍醐灌顶!(刘文生《神手王叔》)

【片段二】

我不知如何向老父开口去要资料费。父亲每年仅凭着几亩南瓜地供我上学。父亲张罗钱那会儿,想破了脑子,后来他把目光投向了屋后的南瓜地。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摘了一车还未完全长成的南瓜到乡下小镇上去卖。

整整一天,父亲守着车叫卖,水米未进,可南瓜几乎未见少。此后几天,父亲的南瓜依然无人问津。这天,父亲无意中听人说“城里人特爱吃南瓜”,不觉眼前一亮:对啊!镇上人不买的南瓜何不卖给城里人尝尝鲜呢!这次,他备了两天的干粮,拉着满满一车南瓜上路了。尽管城里人很会讨价还价,但他依然卖了好价钱。

看着满手的角票,我禁不住泪流满面。父亲安慰我说:“孩子,你看我卖南瓜,开始在乡下小镇上卖,根本就卖不动。我细一想,原来小镇上的人都是吃着南瓜长大的,他们对南瓜早已失去了胃口。寻思几天,我终于摸着了门道,只有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才会花几个小钱买点南瓜尝尝鲜。所以,你在学习上也要学着经常回头望望,兴许你走的岔路能帮你大忙哩。”

父亲的这一席话不是高深的哲理,而是生活的启示。(黄悦《父亲和他的南瓜》)

同是借“卖瓜”昭理,但因“事”殊,故而“理”异。在《神手王叔》中,老爸编导了一出“打赌”戏:神手王叔心无挂碍,单手一托一个准;有钱系心,双手轮托差一斤。它让“我”从中感悟出“要用好生活中的减法,只有减去了缠绕在心头的杂念,才能心无旁骛、一身轻松地做好真正应该做的事”的生活之理,从而排解了“我”学习上拼命用功却不进反退的烦恼。在《父亲和他的南瓜》中,父亲则现身说法,总结经验,最后得出了正确的判断。它让“我”从真切的生活中感悟出了一条成功法则——成功来自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自经验,经验来自错误的判断。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这就是学生们从生活这本大书中获得的感悟。

高考记叙文只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汲取綠色的养分,根深叶茂。考生要想使自己的记叙文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夺取高分,必须从“我的”生活开始叙写,下踏踏实实之功。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王叔单手电子秤
电子秤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军令状
关于电子秤的设计
单手采药器
压死电子秤
基于STM32的高精度电子秤设计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村里有个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