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背景下安徽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2017-04-27 23:20张达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安徽省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重点关心的问题,在实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安徽省农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服务体系得到了加强和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安徽的农村金融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不能够与人们的需求与实际相匹配从而一定程度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基于此本文立足安徽的农村金融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安徽省 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

一、前言

“農村、农业、农民”即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领域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家都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并下发目标制定措施不断解决三农问题。在这积极热烈的倡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农业大省安徽省在当前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战略性目标。然而,对于新农村建设,不管是生产生活设施如水、电力、道路的改善和建设,还是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与银行等一系列金融制度的支持。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撑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基于这一现实发展需要,对安徽的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结论,以助于相关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理论研究。

本文以研究目的为导向,以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为主要方法,结合文献及数据分析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优势与风险,合理提出发展农村金融的新体系。

金融是任何现代化国家都离不开的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十分重要正是基于这个立足点本文对安徽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以有助于为新农村背景下安徽省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动、深化提供相关的总体性、概念性和全局性的理论参考。

本文按照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首先通过数据分析对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总体的现状,其次,通过对现状的观察以及一些出现问题的背后形成的原因进行总结来发现安徽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从最后针对不足的地方给予针对性建议的提出。最后,得出关于现今安徽金融制度改革影响的积极结论。

二、安徽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安徽省都是我国的农村大省也是我国农村在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安徽省的农村经过了长期发展效果明显农村金融制度具有市场广需求大发展潜力足等特点,笔者经过整理和分析现就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农村信贷供给流出严重

安徽基层农村的信贷机构,以银行体系中的县支行为例,其农村信贷业务存在信贷供给流出县外的严重问题。其流出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商业银行的县支行往往将资金存往向上层分行如省级分行,以获得稳定、无风险的收益,使资金流出。第二,作为服务“三农”的邮政储蓄机构长期实行“只存不贷”的机制,资金以转存中央人民银行的方式流出县域外。第三,农村信用社吸收的资金往往投入信用联社等。

可以看出,安徽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规避风险、追求利润的心理虽然是市场竞争主体的正常表现,但是其亦是农村信贷供给流出严重问题的源头。农村的金融组织相对城镇来说本来数量上就占据劣势,往往只有分散的数个网点,而在农村所吸收之存款大量流出,除了在银行体系内向上流动,更流入县级以上的城镇等的信贷机构,导致资金紧张,更使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使用新的农业科技等的对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不仅制约了农村金融组织信贷业务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农村金融服务弱化

根据(日期)安徽日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末,受通信等条件限制,全省尚有13.42%的行政村完全没有基础金融服务。在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各种渠道中,仅有8.85%的行政村实现了银行网点,这是在通过安徽省银监局对省内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的网点延伸引导的结果,相比而言已有较大变化和改善。除此之外,全省能够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的行政村仅占整体比例5.36%,可实现小额贷款申请受理等的金融服务的行政村占全省29.09%。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安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较少从而就会导致农户得到的金融服务欠缺;第二,即使在已经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农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往往只提供存贷款等传统、单一的金融服务。以贷款的传统业务为例,对农民建房、购买大型农机用具、生产设备的资金需要,传统的贷款金额、期限等也并不能满足其需求。除此之外,事实上,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单一的金融服务产品根本不能适应农村现货与期货、零售与批发等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多元化需求。

(三)农村地区金融环境欠佳

农业作为一种受到自然条件变化影响极大的产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安徽农村地区有关农业保险的品种较少、吸引力不大,农民购买保险的意识不强,总体上保险业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农业保险体系和担保系统的缺失,使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难以分散,农民的损失难以得到补偿。此外,对于由于宅基地、耕地等的抵押和流转还存在制度上的困难使其主要财产难以发挥流通价值,加上有资质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机构的缺乏,所以农民缺乏抵押物,难以找到担保机构,无法从金融机构贷得生产所需资金。由于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缺失,民间借贷成为借款的主要途径,而民间借贷蕴含自主、自发特征使其具有不稳定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甚至可能产生高利贷等逾越法律界限现象,使农村金融秩序混乱。

三、安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虽然安徽省在农村金融方面有一定的成果然而金融服务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和整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缺陷

虽然电子银行业务正在不断拓宽,然而现阶段安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仍然以以下几个部分为主: 国家政策性银行主要指农发行国有商业银行如农行以及作为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和民间借贷,对于其他融资金融服务体系欠缺。然而该体系中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主要办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由于财政拨款基于各年度总体预算浮动,拨款的时间也不确定,而常常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借款筹集资金,因而筹资成本上升,对于提供优惠贷款的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收支显然难以平衡,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而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业务的单一性,也使其资金发放后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不利于贷款资金的回笼。

其次,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性的业务在市场定位上由服务农业扩大至工商业的转变使其将目光从农村投向城镇和市,而且所集资本也逐利投往风险低收益率高的领域。

第三,农业保险虽然在农村进行了普遍推广的政策设计,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其收入,但是具体到农民的需求来看,其最需要的农作物、养殖保险往往是空白一片;最后,基层金融机构的缺失使民间借贷快速发展,借钱无门的农民通过“地下钱庄”等满足了一定的需求,然而由于其具有自发性、缺乏规制等的特点,也容易逾越法律界限,扰乱金融秩序。

(二)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农村的网点一度被撤并、减少的现象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然而农村网点所吸收的资金通过银行体系和其他途径大量地外流,逐利地投向风险低、收益高的行业,导致农村信贷供给严重流出,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再者,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有信贷供给流出的问题,同样地基于利益的追求大量投向城镇信用社、相关非农领域等。总体而言,基于农业贷款回收周期长、低收益、风险较大而且农民往往没有抵押物或担保机构,加上出于对农民贷款还款能力的怀疑,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使农村金融的发展从制度上即产生疲软态势。最后,邮政储蓄长期实施的“只存不贷”政策使其资金百分百向农村外流,用于高收益产业如黄金等,形成了庞大的资金漏斗,也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的一大途径。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存在较大风险

由于设立在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环境差、薪酬低,使金融机构难以吸引高质量的金融人才到农村地区提供服务,因此只能降低相关要求,由此必然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平均水平相对于城市发达地区来说较低。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员工较少、竞争较小,专业素质、法律意识、工作能力的培养和监督机制的确失,使其管理上难以整体把握风险控制的重点、业务操作上严谨性不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金融机构运行的风险增加。此外,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这类对象往往没有相关的信用记录、银行资料以及其他经营方面的历史信息,一片空白的资料使银行难以评估相关风险,加上农业作为特殊的手自然变化影响极大的产业,具有较高风险性和脆弱性以及个別农民信用意识的淡薄,因此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所面对的对象具有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大大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风险。

四、安徽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政策建议

基于上文分析出来的问题针对安徽省在农村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体系建设关乎全局要完善丰富金融服务体系要利用农村的金融财政收入建立农村金融发展制度,设立金融制度运营的机构、岗位,健全政府补偿等措施让体系更加完善金融服务的渠道更加多元。

(二)打造合格的农村资金需求主体

农村金融事业由于经济、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远远落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要利用竞争手段加快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因此打造合格的资金需求主体是必要的。在市场手段的激励下,合格的金融参与主体可以满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市场的竞争水平与运转效率。在现今的形势下,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更为筛选合格的竞争选手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三)政府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新强态的快速发展,为了使农村金融发展跟上节奏,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找准政策研究的重心。把握好农村扶贫的度,树立农村扶贫的目标和专业力量,利用政府的财政力量,引领农村经济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政府各部门首先应该明确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在农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城市能发展新的有活力的后备力量。所以,引入社会资金及民营资金,创造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调整农村金融的死角,利用好每一个地方的环境、资源和历史优势,营造一个新兴的农村金融环境。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要注意密切结合农村当地的特色个性,学习针对性强的金融知识,了解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新政策,深入地了解农村,并应用到实际的扶贫建设中去。

(四)规范民间金融,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新生力量

在发展农村金融的道路上,要警记不要走歪路的劝告,避免为了经济发展的违规操作。具体要做到,在建设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时,在发挥创新建立新机制的同时,要切实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强化监控机制,落实风险管理,时刻牢记“诚信”意识,加强农村金融发展的信用体系的建立,严防欠贷、骗贷等行为,同时要落实各项事宜的责任人,工作考核,把握好每一层的工作,做好风险防控,以达到一个多层审核、多重保护的效果。除此之外,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在农村地区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放宽条件,允许民间资本的进入。

五、结语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发展生产力无疑是第一要务,而良好农村金融制度是农业生产资金来源、风险保障等的有利支持,因此针对现有的问题,新农村背景下的安徽农村金融制度的继续改革,目前来说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20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三农”和县域经济在改革中的发展呈稳定态势,然而仍存在风险的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中,以农村土地产权的重要改革创新——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权可作为抵押物贷款的顶层设计出台为例,表明该项改革正不断带动其他相关产权制度等的活化,促进生产要素的全面激发和活跃,从而解放生产力。

作者简介:张达(1994-),男,汉族,贵州兴义人,毕业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安徽省
成长相册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