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探讨

2017-04-27 07:23宾梓吟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中,存贷息差收入占了很高的比重,利率市场化势必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利率市场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分析了利率市场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冲击,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 改革措施

一、引言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指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即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其根据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和走向,自主决定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由市场供求决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先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然后再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整体上为先贷款,后存款;先外币,后本币;先长期、大额,再短期、小额。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996年,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2004年以前,分几步放开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实行下浮制度,实现了“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既定目标;2012年6月,人民银行下调了了存款基准利率;2013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被全面放开;2014年11月,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自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虽然目前央行已经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管制,但是我国现阶段并未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从体制方面看,央行的窗口指导依然使商业银行尤其是大行没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考虑当前金融市场的状况,四大行仍将存款利率固定在统一水平,其他银行受资本约束不可能立即开展大规模高息揽存,当前的存款市场处于寡头合谋垄断状态,竞争将是缓慢体现的过程。考虑前述情况以及当前经济增长下滑,投资萎靡、利率下行的国内经济现状,虽然当前我国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开,但商业银行离在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情形下自主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商业银行自身的微观层面去考量,其业务结构仍然存在缺陷,赚利差的主要盈利模式也未完全转变,所以并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利率市场化。基于笔者的研究,纵观国外发达金融市场体系,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而商业银行作为利率形成机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积极改变自身以往经营模式,积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冲击势在必行。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在2012年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中利差收入占了约80%,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2.7%。自2012年起,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收入和利润增长率逐年放缓。2015年一季度四大行的利润增速没有一家超过2%。2016年上半年整体来看,银行业上半年由于量价下行趋势未变,资产质量压力不减,净利润增速仍未见起色。银行规模增速回落导致息差下行,但收窄幅度趋缓。毫无疑问未来净息差收窄仍是大势所趋,银行靠利息存贷差坐收体制红利的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综合考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现状,利率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均上升。在我国传统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中,商业银行凭借广泛的网点布局、资金的绝对安全性等优势,吸纳了大量社会存款,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且由于存贷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低息吸纳存款,并选择以较高的利差进行放贷。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为了获取较高的利润,选择控制存、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的方式得到了广泛利用。但是现在的利率管制已经放开,一旦市场利率上行或金融牌照的放开导致金融机构之间存款与贷款的竞争加剧,银行利润就会因此而下降,对于传统业务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经验上往往以存贷款业务为核心,利息收入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并且在业务发展上依赖国有企业等大中型公司客户,这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信贷投向严重“同质化”。利率形成机制一旦市场化,各类金融机构必然通过不同的利率在市場上抢夺客户,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第三,银行管控风险的能力和自主议价定价能力亟待提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服务国有企业等大中型客户为主,国企由于其深厚的国有背景,往往不要求商业银行在风险掌控、项目收益判断等方面做太多的工作,但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化的定价要求收益与风险相匹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做出一定的风险判断,依据风险自主做出决策、自主定价,同时还加大了存贷款利差长短期波动幅度不一致的风险,因此,银行管控风险的能力和自主议价定价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策

以上的种种冲击迫使体量庞大的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转型,积极研究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针对以上的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商业银行客户结构力求均衡化,在保持原有客户群体的同时,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和高净值客户的业务比例,中小企业往往是风险与活力并存的,加大针对中小微企业和高附加值行业的信贷投放,一方面能促进业务转型提高净息差水平,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对客户资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在提供灵活多样服务、多元的金融产品的同时,一定要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专业服务,以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来吸引客户,促进客户忠诚度的提升,消除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第二,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扩大中间业务和产品创新范围。金融创新是通过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业务线条,提升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主要是大力开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充分发挥银行资产规模、营业网络、技术设施、社会声誉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收益水平较高的业务。同时,在政策允许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银行渠道优势,与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合作开发能够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面需求的金融产品,丰富商业银行的业务线条,拓宽利润来源。

第三,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经营能力。在资产业务方面,商业银行要逐步降低其批发信贷业务所占比例,大力发展个性化的零售贷款业务,以缓解贷款利率下行压力,即根据客户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完善零售贷款业务经营机制。提升资产负债的管理水平,依靠价值判断和市场判断获取超额市场收益,真正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风险和收益相匹配,提升非息收入并更好地应对利息收入下滑的现状。

第四,加强风险意识。任何市场化的加深无疑伴随着竞争程度的愈加激烈,利率市场化该更的推进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复杂性。银行不能再只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还应同时关注利率风险,完成利率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银行要客服信贷冲动和盲目,做好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考虑完备资金安排,力求收益能够覆盖风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一直以来渐进式改革的大背景下,任何一项改革都不能急于求成,我国商业银行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其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我國实体经济的各行各业,事关重大,因此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研究、谨慎推进,不可盲目照搬发达国家既有的经营模式,要真正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和社会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张伟芹.浅议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J]金融天地,2011(6).

[2]吴佳龙.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3]李俊燕.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河北金融,2013(12).

[4]杨伟刚.浅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视界,2014(1).

[5]李宏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2015(2)

作者简介:宾梓吟(2000-),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就读于长沙市南雅中学,高中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