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的探讨

2017-04-27 01:49陈晓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1期

陈晓晶

摘 要:为了适应现阶段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要求,进行节能工程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实现建筑物规划环节、工艺应用环节、设备环节等的协调,进行节能型方案的使用,提升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增强建筑物用能系统、节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证建筑物拥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实现建筑物整体环境质量的提升,降低给水排水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问题。

关键词:节能模块;给水应用;排水措施;发展效益

1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常见途径

(1)为了提升建筑给水排水的整体节能效率,必须进行用水量的合理性确定,进行冷水、热水及其他用水模块定额的分析,按照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做好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确定工作。在建筑给水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市政管网压力的有效性利用,满足直接供水工作的要求,进行竖向分区的设立,实现用水点水压的平衡。这也需要进行并联给水泵分区模块的优化,实现减压阀设置的减少,通过对支管减压模式的应用,提示建筑物的整体节能节水效益,降低用水点的出水压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进行生活水池位置的合理化设置,进行设置深度的减小,实现水泵提升高度的减少,在该模块中,需要实现水池供水模块、水泵供水模块、水箱供水模块的协调,实现节能、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进行卫生器具流出水头的限制,避免进行长流水小便槽模式的应用。实现对变频调速泵组供水模式的优化,在变频泵供水模块,需要进行变频变压变流量给水模式的应用,这种模式具备良好的节能效益。

(2)当处于市政制度的允许范围时,可以进行叠压供水设备的应用,选择其中一种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物热水供应的要求,这种能源可以是水能、风能、太阳能。通过对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水源热泵技术等的利用,可以有效增强热水水源的整体利用率,在地源热泵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对土壤及水体的污染。

在太阳能利用环节,可以进行太阳能蓄热技术的应用,这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环境,进行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设计工作,需要实现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等的应用,做好设定热水温度的控制工作,满足热水供应预加热模块的工作要求,实现热水供应系统的良好设计,实现余热的有效性回收及利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城市热网作为热源,为了满足经济适用性原则,需要进行不同热源比例关系的优化配置及组合。

(3)通过对不同热源模式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场合给水、排水节能工作的要求。热水供应管网需要进行同程回水给水方式的应用。在电热源应用模块,需要进行储热式电热水器的使用,实现耗电功率的降低。在热水供应系统工作模块,需要进行热水给水时间的缩短,满足机械循环的要求,实现冷热水水压的有效性平衡。

在排水过程中,需要进行重力排水模式的应用,在污废水管道敷设模块需要遵循就近排放的原则,避免压力的提升,实现对中水的有效性利用。利用空调进行凝结水排水,做好蒸汽凝結水的回收及利用工作。做好雨水的收集及综合性利用,实现冷热水的循环利用,增强水的重复利用率。在一定的水源环境下,可以将湖泊水、江水、河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塔的合理性选择。进行冷却塔距离的良好控制,使其具备良好的气流组织条件,实现冷却塔散热效果的提升。在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模块,需要进行物理过滤方法、化学杀菌方法等的协调,降低管道及机组的结垢率、腐蚀率,进行消防水箱的合理性设置。

(4)建筑物需要进行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置。通过对管网末端压力表的利用,实现水泵转速的控制。通过对不同建筑场所及使用条件的分析,实现给水用水量计量的强化。建筑物住宅需要进行分户水表计量用水模式的开展。在建筑物节能改造模块,需要进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的设置。公共建筑需要进行各种操控系统及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的设计及安装应用。无论是游泳池补充水、水景补充水等都可以进行水表计量模式的开展,至于一些独立计量的管道系统可以进行水表计量方式的开展。在建筑设备及材料的选用模块,可以进行节能、节水型产品的选用,进行优质建筑配件的选择。

2 建筑给排水节能模块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关系

(1)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是建筑物工程综合技术应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现阶段建筑住宅建设工作的要求,必须强化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遵循节约能源、节约用水等的施工理念,进行节能价值观的调整,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循环经济价值观念的设立,实现系统各个设计模块的协调,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实现建筑物整体节能性的增强。

节能技术系统实现了多种技术的结合,为了达到最大的节能效益,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各类节能方式的组合,比如实现生态污水处理模块、雨水收集模块、砂基渗水砖应用模块的协调,实现建筑给排水节能型的增强,有效应对因节能功能而出现的设计功能变化状况。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并不能实现对建筑电能的有效性节约,反而会导致一些电器损坏状况,这背离了建筑物节能的实际工作要求。

(2)建筑物给水排水节能技术属于综合性节水技术,建筑物的给排水节能模块与节水模块是密切联系的,在建筑物节水的同时,实现建筑物节能性的增强。通过对给水排水节能方案的优化,可以降低建筑物长期的总能耗。节水的关键是实现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实现其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节材的关键在于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发,进行新型产品发展道路的开团。从节水层面上来说,可以进行生活用水池不锈钢材料的应用,确保用水的健康性、卫生性,降低水箱的污染性,实现换水次数的减少,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浪费状况,实现建筑物整体节能性的提示,在生活水池设计模块,需要遵循经济型原则、节能型原则、节地型原则等。通过对新型给水管道的使用,可以实现用水的有效性节约,实现了材料及能源的节约,主要的新型给水管道包括不锈钢管、塑料管等。在居住区排水模块,需要进行塑料检查井技术等的应用,满足节地工作的需求。

(3)通过对稳定性经济的投入,可以实现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环节的有效性开展。在工程建设初期,节能方案的设计需要遵循建筑整体效益的增强原则,节能体系具备一定的相对性,经济环节也是节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的经济性在于通过一个周期或者几个周期节能工作的开展,获得经济上的回报、收益。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给排水模块需要进行节能效果的增强,实现投资额、节能模块等的协调,做好投资回收期经济技术分析工作,实现建筑物给水排水节能先进性的增强。

(4)为了适应现阶段建筑给水排水工作的节能要求,进行运行管理及节能管理环节的协调是必要的,需要实现建筑物整体节能理念的应用,建筑物给水排水节能设计并不局限于工程的设计模块,其应该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通过对用能系统的定期性维护及管理,可以实现建筑物给水排水节能型的增强,这需要引起相关运行管理人员的重视,做好建筑物用能系统的维护工作,实现检修模块、监测模块、保养模块等的协调,做好建筑物系统故障的及时解决,确保用能系统处于健康的节能状态中,这需要按照分级配置的要求做好给水计量表具的应用工作,实现对项目投运后能源消耗总量的统计及管理,满足建筑物给水排水节能工作的要求。

3 结束语

为了满足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建筑给水排水节能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进行建筑物系统内部各个程序运行方式及其时间的合理性安排,进行多样化给水排水节能方案的应用,实现建筑外墙工作模块、照明模块、给水排水模块等的协调,满足建筑物实际节能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GB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