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执政之殇

2017-04-27 11:29孙春云
智富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党政治合法性

孙春云

【摘 要】印度国大党创建于1885年,在领导印度独立之后长期处于单独连续执政的地位,对独立后的印度长期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巨大腾飞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而,在印度政坛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1991年拉吉夫·甘地被人暗害后,印度国大党内部人心涣散,溃不成军,支持率急剧下降,终于在1996年国会大选中失败,走下政坛。

【关键词】印度国大党;政党政治;合法性

一、印度国大党的执政历程

(一)国大党的兴起

首先,印度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发展,为建立印度的统一组织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个时期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深受英国殖民者的禁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压制。国大党的成立是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其次,农村受到大批低廉产品的涌进销售和英殖民者、封建统治阶级的搜刮导致许多农民最终破产。英国殖民者为了压制这个趋势残酷剥削印度劳动人民,加上当局政府腐败无能更加重了印度劳动人民的负担,使得农村大量农民因为苛税而导致破产。印度劳动人民的生活日益艰难,对当局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显露,民心动摇。

(二)国大党的执政体制

1、国大党体制的形成

为了阻止革命的全面展开,英国殖民者充当两面派,实行两手政策既加大力度的压制农民反抗运动又企图把农民抗争运动引导进非暴力、合法改良主义运动中去。首先,印度国大党的成立是深受英国殖民者的欢迎的,国大党的成立起到了缓和的作用。第二,区域自治是国大党成立之初的目标而非民族独立。它主张用改良政党代替暴力革命和改革。

2、国大党的两大时代

尼赫鲁时代的印度国大。由于印度国大党英国殖民时期领导着印度人民进行抗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再加上尼赫鲁自身在印度民众中的威望崇高使得印度国大党理所当然的在印度成为执政党。

英·甘地时代的印度国大党。英·甘地为扭转国大党的颓势, 采取以“消除贫穷”为核心的政治纲领来动员占印度人口大多数的穷人。英·甘地的民粹主义政策把其推上了政治权力的巅峰。

(三)国大党的衰落

首先,国大党从印度独立以后,其单独执政的局面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标志性的事件是1996年大选中,新生力量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取代了国大党第一大党的位置致使国大党落选惨败收场。

其次,内部矛盾加剧、分化严重。自尼赫鲁逝世以后,国大党领导力量的缺失,强大的领导者导致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1977年、1988年这三个时期出现了大分裂、倒戈、和流失。

再次,一系列国内外危机的爆发如第三次印巴战争、国内经济发展滞后、国大党内部严重贪腐以及英迪拉的专制,导致了当局政府形象受损,激起民愤。

再者,党的政治基础被其他政党蚕食。1989年大选中国大党失去了北方党和比哈尔邦的支持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最终让人民党和地方性政党吞并了这两大力量。

二、国大党衰落因素分析

(一)家族政治色彩浓厚

家族政治色彩浓厚,党内没有正常的民主机制和领袖更替机制,致使国大党内讧不断,直至出现几次大的分裂,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印度独立之后,家族政治发展后期的弊端日益凸显,印度整个社会内部气氛压抑,民主被压制,人民的政治权利和权力一而再的收到剥削。当时的印度就是一个由国内国大党长期控制的专制国家。

一个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百年大党长期以来把党的命运维系在一个家族、一个人的身上, 党内没有正常的民主氛围和领袖交替机制, 党最终走向蜕化和衰败的进程几乎是在所难免的。

(二)党内腐败之风兴盛

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 腐败之风兴盛, 致使民众怨声载道, 国大党的形象和声誉受损, 执政的合法性因此不断受到质疑。执政基础开始受到削弱,执政合法性开始出现危机,民心的倒戈以及其他党派的抨击令国大党不得不面临党派分裂,政治合法性非法化的局面。

在多党竞争的情况下,一个政党长久处于执政党的地位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资助。因此筹集党费也成了贪污腐败的一个借口。政党執政的历史一再证明,一个腐败的政党和政府,其寿命是不可能长久的,印度国大党也终究逃脱不了历史的法则。

(三)执政基础遭到削弱

经济发展过缓,社会矛盾尖锐,导致民众不满,削弱了国大党的执政基础。国大党在执政期间一直没有采取强有力的促措施和政策解决印度所面临的最棘手的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病急乱投医”的后果就是领导者的超前政策和印度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严重不符。

领导人急于将印度带离贫穷国家的行列,制定的一系列针对工业发展的政策反而会使广大农村农民不断以破产作为发展工业的代价,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不升反而下降。

执政党不适宜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模式导致民怨四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社会秩序不稳定,国大党的执政能力一度受到质疑,执政基础不断被削弱。

三、印度国大党执政的历史启示

(一)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的实质内涵和核心价值问题,指的是“民主”的原意是人民的权力,在政治实践中,需要诸多的中间环节来实现。民主就是通过社会制约权力的方式实现公民的参与与自治,民主的精神就体现在各种社会公共事务,以达到善治的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力量往往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执政党,同时这个党派也是国家经济秩序的推动和创建者,对于它的选择意义非凡。

印度国大党缺少了这样一份民主,导致国内一党独大现象严重,民众的政治参与度较低,只有将国内民主发展好才能够在建立民主国家的道路上急需前行。

(二)政党政治建设

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腐败需要防范抵制,但是“防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目标,可能无法做到立竿见影,但却会是一个日见成效的决策必须长抓不懈。

首要的是改善政党的执政方式, 强化权力制约机制, 树立政党良好的形象。对权力实行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防止腐败的蔓延以恐导致政党合法性危机。只有将领导阶层的权力进行相对的缩小才能达到制约的目的,此外权力的制约也是对民众和其他政党乃至整个社会的民主放权。

其次,反腐制度建设和反腐监督体系建设同时进行。加强反腐败制度的建设即执政党将决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反腐败监督体系建设就是对权力进行实时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三)执政党建设

政党必须依据党情、国情来发展和建设党,以保证整个政党和国家的生命力。法律的支持和人民的维护是维持一个政党稳固执政党地位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同样的,合法性的维护也靠这两大力量。

首先,一个政党要永远保持强大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制定合理的政策。从国大党成立到后来的印度独立,再到后来的印度国家建设,印度经历了好几个发展阶段。作为领导者的国大党应该从印度的现实状况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次,一个党要保持执政地位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和为民造福。长期以来, 印度经济发展落后, 广大民众生活水平低下。印度独立之后的前半期,国大党制定的发展战略好坏参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决策的负面影响渐渐扩大。

【参考文献】

[1]陈继东,冉杰.印度国大党胜选原因及新政府的政策走向[J].当代亚太,2004(5).

[2]韩华.从一党独大到联合执政:印度国大党的衰落[J].国际研究.2012(9).

[3]张力.印度国大党执政后的印美关系及其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5(3).

[4]王丽. 印度国大党兴衰的历史启示录[J].求索,2006(8).

[5]陈金英.社会结构与政党制度-印度独大型政党制度的演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高鲲. 试论印度大党的性质[J].南亚研究季刊.1981(ZI).

[7]王长江、姜跃主编.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8]郑永辉.印度的政治觉醒和政治衰败[J].南亚研究,1996(3).

[9]梅迪.印度国大党缘何由盛而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4).

[10]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梁洁筠.印度百年老党国大党的兴衰沉浮[J].当代亚太,2002(9).

[12]张国凤.印度的大国之路[J].和平与发展2006(8).

猜你喜欢
政党政治合法性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Westward Movement
合法性危机:百年新诗的挑战与应战
台湾政党政治中的“时代力量”
关于加强我国政党政治过程的研究和教学的思考
执政合法性视阈下的全面从严治党
英国政党政治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共识
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内涵探索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