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的探索

2017-04-27 09:14吴小兰
兰台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古籍广东省全省

吴小兰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 510000)

提升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的探索

吴小兰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 510000)

以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策划实施的“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为例,论述该计划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对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古籍修复室建设和古籍修复能力的提升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人才培养 古籍修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8〕6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广东省古籍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提高全省古籍修复的整体能力,2013年7月,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图书馆界率先启动“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计划用四年时间,通过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建立一支以基层图书馆为主体的古籍修复专业人才队伍,并在全省建立约20家专业古籍修复室。截至2016年11月,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已先后在全省基层图书馆培训组建了24人的专业修复队伍,建立了16家古籍修复室,初步形成以省馆为中心,覆盖全省的古籍修复网络,有效地提升了全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的整体水平。

一、“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实施背景

1. 国家古籍保护宏观战略的要求。2007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指出:“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这些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古籍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古籍保护工作。”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也颁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8〕66号),强调“各古籍收藏单位要建立古籍修复档案,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修复技术和经验,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有计划地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古籍修复是对中华传统文献实施原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是古籍保护工作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新时期政府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要求之一。

2. 基层图书馆古籍存藏状况。据目前普查统计,广东全省收藏古籍约140万册,其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暨南大学图书馆四家国家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藏有约100万册;基层图书馆共藏有古籍约40万册,其中不乏珍贵善本。据统计,来自基层图书馆入选第一至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22种,入选第一至第二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有398种。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基层图书馆存藏的古籍存在比较严重的破损情况。其一,气候因素。广东地处亚热带,常年高温高湿,为书虫和霉菌等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其二,存藏环境。长期缺乏恒温恒湿的古籍库房、规范的古籍装具和专业的灭虫措施。尽管近年来随着许多新馆的落成,古籍库房多有改善,但库房达到恒温恒湿要求的,仅汕头图书馆一家。一些图书馆连基本的空调设备都没有,处于非常原始的存藏状况。

3. 基层图书馆古籍破损调查。由于气候、历史和存藏环境等原因,广东省古籍破损主要类型为虫蛀、霉变、鼠噬、水浸、酸化。根据我们对全省16家基层图书馆古籍破损情况的初步调查,各馆破损比例都占馆藏量的一半以上,严重的甚至高达八至九成,古籍保护形势不容乐观(见下图)。

4. 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及培训。近年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积极面向全国,为地方馆培养古籍修复保护人员。每年举办多场次古籍修复技术培训初级、高级、研修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培养了一大批古籍修复人才。但是由于培训名额有限,并不能保证需要古籍保护专业培训的地方市县馆都能够争取到培训名额。即使个别基层图书馆获得难得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但由于其缺乏相应的修复场所、设备、工具和材料,学习回来后,也难以开展相关工作,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基层图书馆普遍存在传统基础业务量大,工作人员少,一人身兼多职的问题。在应付常规业务尚且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专业小众的古籍修复岗位、人员几乎全部空缺。

二、“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内容

1. 总体规划。针对广东全省基层图书馆古籍藏量众多、破损严重、修复人员和设备缺乏的问题,2013年7月,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正式启动了“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计划用四年时间,通过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现场指导,建立一支以基层图书馆为主,包含博物馆、档案馆等的古籍文献修复专业人才队伍;根据各基层单位实际情况,以每年建立4至5家修复室的速度,在全省建立16至20家专业古籍文献修复室。同时,以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为辐射点,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其他市县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

2. 实施流程。面向全省基层图书馆接受报名→对提交申请的基层馆进行人员资质和馆藏资源的审核→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考察小组实地调研,确定修复室场地→签订合作协议→由省中心配发修复设备、工具和材料,指导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修复档案→省中心考察小组实地验收修复室建立情况→对地方馆修复人员培训→验收修复成果。

3. 人员培训。针对基层图书馆的具体实际,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设计了多元化的人员培训形式。

(1)集中培训。自2014年至2016年,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每年均举办两期面向全省基层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文献修复培训班,每期人数约20名,共培训120多人次。由提升计划对口单位委派专职修复人员前往省中心进行古籍文献修复技术的集中培训,传授基础的古籍修复知识和技术。培训结束后学员能够独立解决一般的古籍破损问题,回到岗位上能够胜任古籍保护工作。同时,推荐优秀学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广东传习中心举办的古籍修复、碑帖传拓和修复、西文文献修复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古籍修复工作能力。

(2)基层实地辅导。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省中心积极跟进学员回到岗位后的工作情况,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员修复的进展和操作中碰到的难题。针对有修复难题的基层馆,采取“问题集中汇总,专人现场指导”的方法,由基层馆选取代表性问题,集中提交给省中心,省中心再选派专业人员下基层,进行“手把手”式的修复辅导和示范,帮助基层馆解决“不敢动手”的难题。仅2016年,省中心就先后派出专业人员赴深圳、惠州、梅州、湛江、汕头等图书馆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当地修复人员自己动手解决相关修复问题。

(3)“一对一”培训。针对省内古籍藏量大、破损情况复杂、修复需求强烈,且负责修复的人员时间比较充裕的基层图书馆,省中心则实行“专人专管,长期学习”的“一对一”培训模式,由省中心提供场地、设备、工具、材料和专门指导老师,辅导学员在二至六个月中掌握修复技术,逐步提高动手能力。目前,辛亥革命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广东方志馆的学员已通过这一模式,熟练掌握了日常修复技能,修复了一批文献,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4)网络在线咨询培训。省中心建立了24小时网络在线咨询平台,利用网络通信工具,为基层馆答疑解惑,提供即时咨询服务。学员在修复实践中碰到问题,可上传图片或文字资料,由省中心专业人员及时研究讨论并回复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因为距离远、时间长等因素造成的对古籍保护的疏漏或不必要的损坏。

4. 建立古籍文献修复室。按照基层图书馆申请,省中心专家现场考察审核的方式,对拥有一定古籍藏量和专门修复工作人员,能提供一间不低于十平方米的工作空间的单位,由省中心资助建立专门的古籍文献修复室,除配备专业设备、工具和材料外(见表1),还指导制定古籍修复档案、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表1 设备及材料清单

5. 联络机制。为加强省古籍保护中心与各基层古籍文献修复室的紧密联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省中心设立专门联络员制度,专门负责与基层单位的沟通联系,并利用QQ群、微信等,建立专门的群体沟通平台,实现全天候的业务联系和指导。

6. 宣传推广。为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古籍修复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重视古籍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各基层图书馆的古籍文献修复室,在全省范围策划组织了“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古籍修复技艺演示和读者体验项目,内容包括古籍修复技艺展示,碑刻传拓、雕版印刷和线装书装订演示与体验,以及古籍珍本展览、古籍鉴定、古籍知识讲座和古籍知识有奖问答等。自2013年至2016年10月,在全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中小学,共举办活动近30场次,参加对象有图书馆读者、大中小学生、外国留学生等,多达两万多人次,对宣传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7. 检查监督。为确保各基层图书馆古籍文献修复室的顺利运作,省古籍中心不定期检查已经设立的基层古籍文献修复室的工作情况,对运作正常、工作效果显著者,则继续提供专业指导及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对运作不正常、未能开展基本的修复工作者,将进行督促整改;对未能如期进行整改者,将停止相关设备、材料等的支持,并取消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文献修复室”的挂牌资格。

三、“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

1. 基本构建覆盖全省的古籍修复网络。截至2016年11月,省古籍保护中心已先后在汕头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新会景堂图书馆、四会图书馆、惠州慈云图书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剑英图书馆、高要市图书馆、金山中学图书馆、莞城图书馆、罗定市图书馆、五华县图书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建立了16家基层古籍修复室,初步形成以省馆为中心,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和博物馆在内的,覆盖全省的古籍修复网络,有效地提升了全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的整体水平。

2. 初步建立一支略具规模的基层古籍修复专业人才队伍。三年来,经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广东传习中心各种形式的培训,各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专业人员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掌握了多种古籍修复技术,不断提高古籍修复能力。其中有的学员已胜任中高难度古籍的修复工作,成为基层古籍修复工作的骨干力量。目前,16家基层古籍修复室共拥有24名专业古籍修复人员。

3. 完成一批古籍修复任务。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各基层古籍文献修复室共修复《明诗综》《伊洛渊源录》《惠州府志》《长乐县志》《醉经楼集》等古籍355册26277页,上传修复档案252份,古籍修复保护取得可喜成效。

4. 推动地方政府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提升计划实施三年多来,各基层图书馆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在赢得社会公众关注的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设立古籍专项经费用于古籍保护。汕头、新会、罗定和深圳当地政府,先后分别划拨给汕头市图书馆(30万)、新会景堂图书馆(49万)、罗定市图书馆(50万)、深圳图书馆(20万)专项古籍保护经费,用于古籍库房的整改以及修复室的改造,大大改善馆藏古籍的存藏环境和古籍保护的工作环境。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做好古籍保护工作是古籍保护中心的重要职责。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策划实施的“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以人才培训,资助建立修复室,提供修复设备、工具和材料,跟踪指导和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出一条提升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的有效途径。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wgk/2007-01/29/content-511825.htm. [2015-08-20]

[2]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帧技术图解[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林明,周旖,张靖.文献保护与修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255

A

2016-12-12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8.25

吴小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保护与修复。

猜你喜欢
古籍广东省全省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全省已建成水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