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的形象建构和媒体传播

2017-04-27 13:43李博
智富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

李博

【摘 要】“中国大妈”在2013年华尔街抢购黄金,似乎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还有在广场上翩翩起舞的大妈们,地铁上、高速公路上,甚至跳出了国门。另一方面,“西城大妈”的英雄事迹再次彰显“中国大妈”的正能量,她们依然是善良、温暖的群体代表,这些鲜明的中年妇女形象更是“中国大妈”最典型的现实写照。然而大众媒介在构建中国大妈媒体形象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时代的有意引导。

【关键词】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媒介反思

一、“中国大妈”的定义与成因

(一)“中国大妈”的形象

中国传统女性的标准形象是显而易见。在传统观念当中,女性天生就应该是柔弱的,她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就是贤妻良母。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她们不会使用电脑、手机等大众传媒工具,更缺乏表达话语和意见的能力。对她们而言,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来自大众传媒的信息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然而,2013年,“中国大妈”从“抢黄金”,到“抢购海外房产”,中国大妈们打破了传统形象,进入了国内外的舆论场,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新闻登上《华尔街日报》之后, “Dama”更是以单词形式录入新版《牛津英语词典》。接着,近两年来对于“中国大妈”这一群体,媒体多是以批评、嘲弄的态度对待。

(二)“中国大妈”的成因

1.社会老龄化加速“中国大妈”时代的来临

2016年1月22日,由中国新闻网报道,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1]

2.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城市化的进程也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中国的大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来满足自己庞大的需求,这种需要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但是因为受到自身综素质的局限,她们往往很难找到一种途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大妈们学会了运用时代发展衍生出来的工具来达到目的。而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尤其是在各个产业中的比例都有增幅,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3.健康生活理念的提升

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中国中年大妈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的权利,她们逐渐开始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广场舞成为了她们的宠儿。生活观念的转变,使得时尚的浪潮也席卷了她们,在一段时间呈现出一种“奇观”,她们一改往日形象,变的更加自信和活力,她们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属于她们自己的风采。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大妈”形象的建构

(一)关于“中国大妈”议题的设置及影响

英国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的刻板印象下的西方偏见。在第二集《绝望的爱》当中,BBC把中国夫妻拍的结婚合影、办结婚酒席和所谓“中国妇女”问题都不留余地的与中国的社会体制挂起钩来,从而得出的结论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从众与顺从的国度里,如果你不服从大流,你就要吃大亏。”从镜头中负面素材的刻意选择与放大,到解说词中按照西方逻辑的“合理想象”,都显示出记录片所刻意营造的,只不过是一个刻板印象下的“西方的偏见”。

从新闻制作机制层面来看,大众媒介的商业属性使其具有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媒介必然会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制作他们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媒体似乎更乐意呈现中国大妈与华尔街大鳄交手、大妈卢浮宫前跳广场舞、大妈们被泼粪、驱赶等等这些具有奇观化的新闻来吸引受众,获取巨大的关注度。总之,媒体意图采用一种猎奇的、冲突的、争议的、戏剧的奇观逻辑,以此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

(二)“中国大妈”媒介形象的主要类型

1.热心助人型。2015年4月21日清晨,在四川省荥经县通往芦山县的公路出口处,大妈邹光芹正在给参加救援的消防战士送鸡蛋,她被战士们亲切的称为“爱心大妈”。类似这样的妈妈级群体遍布于全国各地,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彰显着“中国红”。

2.随潮拜金型。2013年,在国际金价急骤动荡中,中国大妈疯狂抢购黄金,热情之高。而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韩国现已成为全球最热衷于海外房市投资的国家之一。以“中国大妈”为首的投资者转战韩国,尤其是在济州岛购房获永居政策的吸引下,中国已成为韩国土地市场最大手笔的买主。

3.聚众扰民。近些年跟中国大妈的报道中,出现数量最高的议题是关于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报道因广场舞噪音激发的居民矛盾、政府及参与者等相关主体的对策。

4.时尚“审丑”型。2012年它出乎意料地入选了《时代》最令人吃惊照片,并在英文世界获得了一个专有名号——Facekini。之后接连震动美国纽约时尚界,盛誉连连,认为这是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方式:“看不到表情,只通过身体来读懂情绪。”不想,神头套国外镀金后2014年夏又杀了个回马枪,并且化身时尚界新宠,走入国际时尚圈。

三、对“中国大妈”媒介形象传播的反思

(一)“中国大妈”媒介形象建构的误区

当“老外撞倒大妈”的最初报道见诸网络时,几乎所有网民都把矛头指向这位“没有素质”的东北大妈身上。媒体在对老人群体的新闻报道中,刻意放大这一群体來迎合受众的心理,追求轰动效应,使得受众对摔倒老人群体形成刻板成见,最终促成“老外扶大妈反被讹诈”的乌龙剧发生。这也充分说明刻板印象不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不考虑个体差异,笼统而概括,不以事实材料为基础,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固定看法。

媒体的传播偏向是导致“中国大妈”形象失真和被标签化的主要动因。在如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成为媒体首要目标,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广告商赞助,尽量报道那些能为广告商带来经济效益并为消费群体注意的新闻。可以说,媒体主要经济动力的广告商的市场价值间接的决定了其传播偏向。所以,那些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弱势群体自然也不在媒體的目标受众的考虑范围之内。[3]刻板印象和污名化是两种简化认知的方式,在信息海量、信息发达的时代尤为明显和直接,会使得受众对认知对象产生刻板印象。

(二)媒介反思及解决之道

我们需要及时地审视当前媒介所建构出的形象危机。作为建构大妈形象最重要的通道和载体,大众传媒应该发挥出更为合适的作用,全方位反映广场舞活动的全貌,充分展示各个相关群体的诉求,为社会提供一个协商、讨论的平台,充分发挥媒体促进社会稳定、协调社会群体间矛盾的社会公器的职能。[4]同时,媒体在议程设置中要避免报道视角单一,要全面综合的观察广场舞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

作为新闻信息传播者,新闻记者应该加强新闻素养,坚持全面、平衡的报道原则,对“中国大妈”这一群体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怀,而不是将其边缘化、丑化。要引导正确的舆论观,同时要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避免不理性的围观。在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全面、及时、客观地展现事实真相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专题议程和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地引导舆论逐渐由二元对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促使公众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深入思考,在负面事件报道中起到积极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R].北京:国家统计局,2011.

[2](英)利萨.泰勒,安德鲁.成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

[3]郭于华.倾听底层[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78.

[4]凌燕.可见与不可见[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0-141.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
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人民科学家”的诞生
论城市管理的媒介形象宣传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网络体育新闻中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