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政课三课堂”综合教育模式

2017-04-27 14:30李晓明张静
智富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师生理论

李晓明+张静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对意识形态阵地,包括课堂、校园、网络等的运行情况需要进行有效监督。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做出最大贡献。

一、深化课程建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把握课堂教育主渠道,引领意识形态主流文化方向。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积极倡导教师运用底线思维思考问题,守好政治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做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一是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央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当今世界的形势、国内发展的趋势、社会思想变化的态势,努力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日常学习工作中。二是教育实际需求。高校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要做到宣传政策、弘扬精神,深刻理解和自觉运用党的科学理论,着眼师生需求讲道理,把握师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师生的所忧所乐,找准理论和教育的“共鸣点”,政策入脑入心,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三是校园政策反响。紧紧围绕重大理论、重大问题、重大部署、重大节点开展宣传报道,发出权威声音,确立思想主导,为教育改革发展和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教学新模式。

注重思政课程的特色化建设。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教材选用均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加快实现由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從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思政测评标准的特色化建设。综合课堂教学、学生综合量化评价等因素。思政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实行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学校领导每学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听课,及时了解课堂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脱口秀”、演讲、情境创设、故事等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达到师生喜闻乐见的实际教学目的的良好效果。

(三)强化服务意识,精准开展大学生专项分类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精细化”建设。一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实施金心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疏导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结合特殊群体档案开展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活动。把经济帮助与资助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资助、暖心、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针对性开展诚信和感恩教育,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三是结合就业形势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把职业指导与就业帮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堂讲解开展就业政策解读活动,强化就业观念引导。

二、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在陶冶情操、培育人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以大学精神为引领、优秀文化为支撑,强化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强化优秀文化的支撑作用,加强“中国梦”、法制意识、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廉政文化扎根校园、让创新文化风行校园,增强了优秀文化的渗透力;实施文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风养成计划,弘扬新风正气。

(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良好激励机制。要紧紧围绕高校的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宣传好新思路、新举措和取得的新成效。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以有助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努力提高监督实效,凝聚师生,激励师生,达成共识,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凝练学校资源,提升形象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内在要求,我们党在方针策略上也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创设学校环境文化,凝练学校历史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着力点,取决于两者一致的价值诉求,在理论上有着内在机理式的关联。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领师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结合,共同作用于大学生个体,与当代大学生对待意识形态问题的心理反应特点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复杂的合力体,从而产生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增强与确保学校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话语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依托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夯实基础,强化定位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接收方式的更新,创新我校政治理论学习新方式,延伸学习时间和空间,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面向广大师生贯彻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加强网络宣传平台的设计推广。依托现有网络平台板块设计,创新思路,加强推广。通过板块设计、色彩搭配,导航链接等方式优化宣传手段,图文并茂,适时更新。注重全校师生互动平台建设,层层深入,形成环势。

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聚焦热点难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通过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恰当解读相关政策理论,关照社会发展全局,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置于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进行阐释,大局意识、全局视野贯穿始终,帮助人们看到解决问题的前景和希望,引导人们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

(二)呼应师生需求,强化宗旨意识和人文关怀。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要做好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论解读,当好宣传员,站在教育的视角,尊重师生的实际需求,增进全校师生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三)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宣传和实践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党政干部树立理论思维、科学精神和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科学决策,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心,运用通俗理论文章加强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在充分运用和创新运用上下功夫,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价值。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结合各专业和学科特点,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体系,促进现有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切实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努力探索职业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课堂、校园、网络一体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综合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0期

[2]邓先奇;段喜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3期

[4]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2期

猜你喜欢
理论课师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麻辣师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