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财经类院校女大学生独立人格对促进思想德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7-04-27 14:32郑婕菲
智富时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

郑婕菲

【摘 要】财经类院校的女大学生因专业导向和就业倾向决定了她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独立性培养。具备独立人格即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的女性可以做到思想独立、行动自主、知行合一,而这些优秀的品质,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德育的全面发展,从而帮助女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自身发展。本文通过引述独立人格的形成原因和具备独立人格的女性行为特点,从原生家庭和教育成长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当代女大学生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并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改變三个方面强调独立人格队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德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女大学生;独立人格;思想德育

独立人格指人作为独立个体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依赖于外在的精神权威。作为独立的女性,首先应该做到经济独立,可以不依赖于原生家庭,其次对自己的人生具备一定的规划能力,有话语权和决定权。与男生相比,财经类院校的绝大多数女生从小接受的正统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所强调的内容都在隐形中灌输了男尊女卑和女性相对依赖于男性的思想。然而在全球经济化的大环境下,高校女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面临的是和男生一样的巨大竞争压力,并且因为财经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她们的就业倾向于大小型公司的财会岗、投行的理财顾问等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足够理性的辨识度的岗位,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自信、自爱、自尊等独立的精神特质。

从家庭层面上来说,原生家庭来自于父辈条条框框的规范,这种精神控制涵盖了对年幼子女的过分保护和对成年子女的人生规划。在父母过度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女性,特别是独生子女,更容易养成骄纵、凡事没有主见,全权依赖于他人的性格,也就是非独立人格。在一个家庭当中,男性对女性的照顾和体贴是一种美德,也是绅士的行为,但更多的女性将之误解为一种义务,一种我弱所以你必须无条件迁就我的心理。因此不独立的人格表现为不珍惜、不尊重和不感恩。在精神不够独立的女生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种行为规律,即任何事情的实现和成功都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强烈的他人认同感可以刺激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更快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在普世价值中,人的成长和成功并非出于愉悦自身,而是实现他人眼中的自我价值。

部分高校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不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也熟练掌握了工作技巧,在毕业后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累积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迫于原生家庭对于传宗接代的压力,在事业的上升期离开了相对繁忙的工作岗位,违背内心意愿做起了家庭主妇。这也是前文中提到的迫于原生家庭导致的自我枷锁过重而出现的依赖性人格,在这类女大学生的潜意识里,学习和工作乃至结婚都不是自主决定的,应当听从于父辈的安排,是非常严重的独立性缺失的精神状态和表现,而这种表现又不完全产生于家庭因素,也脱离不了社会层面的深入影响和学校层面的不重视。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众所周知,女性历来被视为“感情动物”,相对依赖感官或直觉,较为缺乏抽象思维,因此主流社会学家均认为女性的感性远高于理性。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中对女性“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约束,不仅扼杀了女性的的个性思想和独立不羁的人格,而且通过政治强权和道德教化培养女性的奴性意识,使女性丧失自我也极大地助长了女性过分依赖于他人的性格特征。人一旦丧失自我,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剩下的就只有奴性意识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体制最终在历史的渐变与演化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伦理规范、思想体系和文化特征,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便成为规范和制约社会及个体思想与行为的准则。对于此,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有着最为清醒、最为彻底、最为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学术研究应当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然而到21世纪,部分主流宣传媒介仍然在鼓吹“一个男人的成功是征服世界,一个女人的成功是征服男人”这样的荒谬论调,而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受这些不当言论的影响,很容易过分低估自己的社会价值,以为凭借女性身份就可以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最近频频爆出的女大学生“裸贷”事件就是一个极端例子,经年不消的社会新闻“包养女大学生”也早已变得司空见惯,女性身份逐渐被物化,变成可以随时供人拿出来赏玩的花瓶。一旦被这些思想荼毒,一个个本该充满着青春朝气的女大学生,本就匮乏的独立人格就会被蚕食,变得不思进取,在其他同学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忙于规划今后人生的重要时刻,沉沦于纸醉金迷的幻想中,一步步与社会脱节,最终也将被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抛弃。

从学校层面来说,财经类高校的绝大数学生为女生,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观察到刚入校的女大学生呈现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女生在中学时期就有在校住读经验,可以妥善安排自己的寝室生活,表现得独立且善于处理同寝之间的关系;部分女生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父母身边,面对陌生的群居环境,表现得无所适从又害羞胆怯,在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需要父母帮忙收拾寝室,从床铺的整理到清洁卫生,从始至终袖手旁观,既不体谅父母的辛劳也意识不到今后数年的大学生活因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将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鉴于陈演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对高等院校在育人方面的指导意义,财经类院校应当做到不仅将目光局限于对学生专业课业的不断强化上,更应该开展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独立性的讲座,深刻认识到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毕业后适应职场的能力,真正帮助高校学生敢于面对自我、剖析自我、证实自己的优缺点,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完善自我,在毕业后成为不仅能够独立生存,更可以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出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三种“社会形态”并指出以所有物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基础存在的人的独立性,定性为第二形态,同理,在第二社会形态中,女性只有具有了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简而言之就是经济独立才能真正从所有物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人格独立的基础。而马克思辩证唯物论中关于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论述也决定了,从理论上来讲,有部分女性愿意作为贤妻良母的存在,也有部分女性愿意作为职场精英的存在,任何一种存在形式只要不是毫无尊严地依赖于他人,而是通过自身努力,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来实现,都是独立人格的体现。

因此,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独立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独立和独自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和人格中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一个也许不甚宽广的天地,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物资和能量,才能像得到妥善灌溉的植物一样茁壮成长起来。只有精神上的独立才能让一个女人真正做到心智成熟,而丰富的阅历则可以延展这种独立的格局,使之充盈丰满。培养财经类高校女大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仅有利于学生本人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能够独立自主、独当一面,更可以促进高校思想德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通过高校的教育机构,不断培养出更加优秀、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断改善妇女在家庭和工作中的生存环境,使社会更加进步、更加和谐、更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
新时期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